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带来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并购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和主流趋势。外资并购对我国国有企业既是机遇更是挑战。虽然外资并购这种国际上主要的外商投资方式在中国刚刚起步,但外商投资实践中带来的问题如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国有企业职工安置问题、品牌流失等问题不得不引起中国人的深思。  相似文献   

2.
我国利用外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同时,我国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为:优惠政策与国民待遇问题、利用外资与利用内资的问题、外商投资与产业结构问题、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问题、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外资并购中国企业问题。这些问题都应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允许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选择,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外资并购国有企业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可能会给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安全带来负面影响.为此,在鼓励外资并购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造的同时,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引导和规范外资的并购行为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4.
卞晓晖 《科技信息》2012,(4):152-153
我国国有企业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非常严重,为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国国有资产的流失渠道包括经营不善、破产保护、企业改制和外资并购四个主要渠道。大多数专家学者是从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角度分析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本文通过博弈论的方法对管理层收购导致的资产流失渠道进行模型分析,同时指出加大监管、降低监督成本和创建公开透明的资产环境是防范资产流失的外部方法。最后,通过资产流失渠道的模型分析和国企的制度分析,为我国的国有企业提出几点建议,国有企业要明确中央与地方的产权归属,建立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加大监管力度和透明度。  相似文献   

5.
外商投资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日益迅速,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在引进和发展外商投资企业过程中也暴露出外资实际利用水平偏低这一突出问题。我在分析这一问题内、外在因素产生的基础上,指出外资实际利用水平偏低不仅使外商投资企业发展受到限制,而且还伴随着诸如投资效益差、中方投资利益受损、国家财税收入减少、国有资产流失、外汇支出增加、外汇流失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有效地提高外资实际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6.
近期我国商务部表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例外资并购案威胁到中国的产业安全",这一结论再次引起我们对外资并购国家安全问题的重视。美国于2007年制定了《2007年外商投资与国家安全法案》(FINSA),2008年公布了实施细则草案,我国应该借鉴美国的相关立法经验,构建我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并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前,外资正悄无声息的进行新一轮并购国有、私营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浪潮,且步伐越来越快,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何科学、高效的规制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行为,保护民族产业,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已是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分析外资并购产生的原因及其负效应,针对我国外资并岣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如何规制外资并购、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外资对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不断增加.本文对外资并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外资并购的特点,并强调外资并购还没有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主要方式.进而提出了加强立法规制、利用竞争反垄断、组建战略联盟等外资并购对策.  相似文献   

9.
允许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外资的大量涌入与外资企业比例的不断上升,也会给国家经济和社会安全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估计,对外资并购行为加以规范和引导,尽可能将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0.
作为外商对华投资的一种新趋势,外资并购中国企业已开始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并为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契机。跨国并购在吸引外资、引进国外的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解决国有企业的现实困难、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出现跨国并购时间并不长,相关背景条件尚不完善,使得我国跨国并购领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可能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国内企业受到较大的冲击,对我国的产业和经济安全构成潜在的影响。因此,如何通过完善立法和利用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规范跨国并购行为是一个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