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散发性脑炎是一组多病因的脑部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或意识障碍为核心的脑实质弥漫性损害为主。其中以精神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散发脑炎,早期极易误诊为精神分裂症。我们近10余年来将散发性脑炎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共13例,现分析如下:13例患者中误诊为未分型8例。紧张型4例、复发型1例。全部误诊患者均接受过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发病特点:全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急性起病8例,亚急性起病5例。主要的精神症状为运动性兴奋和木僵,其次为妄想(被害妄想,内容片断,无固定目标,不持久)。早期有阵发性定向障碍9例,仅半数患者早期陈述有头疼。5例患者有轻度发烧(37.5~38.5℃),8例患者有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但是,均出现在精神症状之后的5~18天。主要体征为肌张力增强、抽搐、浅反射消失、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特点,为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分析6年来收治的48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生化、常规、及细胞学检查、脑电图、MRI等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精神症状、呕吐为主。脑电图异常率86.7%、脑脊液异常率75%,磁共振成像异常率40%。结论:资料显示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具有某些特征性,EEG、CSF、MRI辅助检查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脑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0年2月—2004年12月我院行脑脊液HSV-Ⅰ型Ig检测确定40例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0例均以急性及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以意识障碍,头痛、发热及精神症状为主。结论:临床表现、脑电图检查及脑脊液检查对诊断本病具有重要价值,无环鸟苷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徐平  姚能云  郭振元 《贵州科学》2007,25(Z1):395-399
目的:检测不明原因病毒性脑炎(V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博尔纳病病毒(Boma Disease Virus,BDV)p24基因,探讨BDV感染的病毒性脑炎患者临床特征.方法:用荧光定量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n RT-PCR)方法检测病毒性脑炎患者及正常体检者PBMCs中BDV p24基因片段,同时用β-肌动蛋白(β-actin)作为内参照,总结出临床特征.结果:52例病毒性脑炎PBMCs标本BDV p24基因片段FQ-nRT-PCR检出率13.46%(7/52),拷贝数>102kb/μl.对照组30例正常体检者均为阴性(0%,0/30),经比较两者间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BDV p24阳性脑炎患者主要以精神行为异常为临床特征.结论:贵州省遵义市部分病毒性脑炎的发生与BDV感染有关,主要以精神行为异常为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森林脑炎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变化,了解森林脑炎免疫反应情况.方法:选择94例确诊的森林脑炎患者作为实验组,选择3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根据病情轻重将实验组分为轻组和中重组.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补体C3、C4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补体C3水平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补体C4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2)轻组与中重组比较,补体C3水平变化有差异(P<0.05);补体C4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森林脑炎可导致补体C3水平降低,补体C3水平可以反映森林脑炎病情严重程度;森林脑炎对补体C4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分析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应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激光临床治疗效果。研究时间:2018年1月-2019年10月,研究对象为8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通过掷硬币分组法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每组40例,单一组:激光治疗,联合组:抗VEGF(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最佳矫正视力(BCVA)、用药安全性、治疗总有效率以症状改善时间。两组患者治疗前CMT、BCVA指标较接近,P0.05;治疗后6个月后两组患者CMT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CMT小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BCVA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用时更短,P0.05。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应用抗VEGF联合激光治疗,可明显减小CMT,改善患者视力状态,加快患者症状缓解,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重要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Syndrome,RESLES)是2011年提出的一个新的临床-影像学综合征,其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尤其是头颅MRI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的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及FLAIR稍高信号,DWI高信号,根据其受累部位可分为2种类型,1型多见,表现为仅有胼胝体压部受累;2型少见,除胼胝体压部受累外,其他部位脑白质也可累及[1,2,3]。临床表现主要为意识障碍、精神行为异常、视觉障碍等,症状持续12h以上可以诊断为伴轻型脑炎/脑病的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MERS),而临床症状持续小于12h的则诊断为无脑炎/脑病的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non-MERS)[4]。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药工作者如何正确引导患者选用抗感冒药,促进抗感冒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查阅相关书籍、文献、说明书,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抗感冒药的处方组成及各成分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归纳。结果:不同种类的抗感冒药所适应的症状不同。结论:人们应根据感冒症状、年龄、病理状况,慎重准确地选择抗感冒药,以达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目的。  相似文献   

9.
东亚钳蝎提取物对癫痫小鼠NMDA受体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BmKE的抗癫痫作用及其机制。观察戊四氮(PTZ)致癫痫模型小鼠,丙戊酸钠(VAP)对照治疗组和BmKE高(BmKEH)、中(BmKEM)、低(BmKEL)剂量治疗组小鼠癫痫发作的潜伏期;应用同位素3H标记MK-801检测小鼠大脑皮层兴奋性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NMDAR)结合活性。结果发现,VAP和BmKEM能显著延长PTZ致癫痫小鼠的发作潜伏期(p<0.05)。PTZ致癫痫小鼠大脑皮层的NMDAR结合活性比正常对照组升高了18%(p<0.05),经治疗的VAP和BmKEL组小鼠大脑皮层NMDAR结合活性明显降低(p<0.05),分别降低了14%和13%,BmKEM和BmKEH均显著降低癫痫小鼠大脑皮层NMDAR结合活性(p<0.001),分别降低了49%和53%。BmKE对大脑皮层的兴奋性NMDAR的抑制作用呈剂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分析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认识。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收住的2例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syndrome,RESLES)的临床及影像资料。2例患者均为中年女性,临床表现为有发热、头痛、视物模糊、精神行为异常及肢体无力。2例患者均行头颅MRI检查,MRI可见胼胝体压部孤立性可逆性高信号病灶。分别给予阿昔洛韦抗病毒及激素治疗。分别于发病10天、15天时完善头颅MRI可见病变部位影像学表现消失;分别于发病15天、20天时患者临床的症状完全缓解。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可逆性的非特异性脑炎,临床少见且表现多样,发病原因不明,核磁是其诊断关键,诊断明确后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病毒性脑炎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按病情给予脱水、利尿等降颅压和激素、抗炎、抗病毒以及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0.4~0.6mL/(kg.d),加入氯化钠10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10d.结果 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基本治愈率71.1%,对照组35.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症状或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缓解消失率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脑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临床症状及MRI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的临床特点及MRI特点.方法收集北华大学附属医院1999~2005年间确诊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12例患者,分析相关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中,脑脊液压力正常3例,升高9例,10例涂片阳性,2例脑脊液培养阳性.MRI示2例正常,10例异常,为长T1、长T2信号.治愈10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临床症状、体征及脑脊液改变,加之MRI特点是早期诊断和治疗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的重要信息,对疾病的转归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科技潮》1998,(2)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上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周身酸痛,严重者可引发病毒性心肌炎、脑炎等疾病。病毒寄生在人体细胞内,依赖细胞内的养份生长,且通过复制的方式繁殖。西医认为治疗感冒首选是抗病毒药物(如病毒唑、金刚烷胺等),而抗病毒药物的大量服用有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症状(头昏、皮疹、精神障碍、失眠、兴奋、共济失调、眩晕等症状)严重甚至导致白细胞下降。传统中医治疗感冒的优势在于:第一,中医认为感冒病因以风邪为主因,附以寒、热、暑、湿、燥等邪症:故能比较准确地将其致病因素分为风寒、风热、凤热、风湿等类型,进而实行对因治疗。第二,中医是根据病因所致临床症状,结合地区、时令及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因素综合分析,将之分为临床诸证,有利于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护理经验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005年我院所收治的4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皮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前后,由于精神因素、体质差异、化疗药物等的作用,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紧张、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结论:通过正确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可以使肝癌介入治疗顺利进行,减少副作用,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韦格氏肉芽肿5例误诊肺结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少见病韦格氏肉芽肿的认识。方法 :对 1999年以来 5例韦格氏肉芽肿误诊为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韦格氏肉芽肿是一种少见的弥漫性肺疾病 ,临床表现常见为呼吸道症状及肾脏受累 ,胸部X线表现“三多一洞”特点 ,胞浆型抗中性粒细胞抗体 (c ANCA)阳性率高 ,病理学检查示肉芽肿、坏死及血管炎。结论 :患者有多系统表现 ,呼吸道症状及c ANCA阳性应高度怀疑韦格氏肉芽肿 ,鼻粘膜溃疡、肺浸润及空洞形成、蛋白尿及尿沉渣检查异常则进一步支持韦格氏肉芽肿的诊断 ,受累部位的病理活检仍然是确诊韦格氏肉芽肿的最重要和必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室型脑囊虫病的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对我院2005年9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7例脑室型脑囊虫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例行侧脑室脑囊虫摘除术,9例行第四脑室脑囊虫摘除术,2例行侧脑室脑室镜脑囊虫取出术,2例第三脑室囊虫行药物驱虫保守治疗,术后进行脱水和抗囊虫治疗。结果:15例患者手术治疗均获成功,所有患者术后颅内高压症状均缓解,随访3个月~24个月未发现新的神经损害症状。2例无颅内高压患者行药物驱囊虫保守治疗,症状得到改善。结论:MRI对脑室型脑囊虫病的诊断和治疗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外科手术治疗是脑室型脑囊虫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住院患者抗凝治疗情况,为规范化抗凝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NVAF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3组:2007~2010年(A组)、2011~2014年(B组)和2015~2017年(C组).调查3组患者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情况,并进行栓塞及出血风险评估,对比分析不同栓塞风险、出血风险及不同组别间患者的抗凝治疗情况.结果:NVAF患者抗凝治疗率由4.15%(A组)上升至29.00%(C组),C组患者的抗凝治疗率较前显著增加(χ~2=133.31,P0.001).结论:NVAF患者的抗凝治疗较前有所改善,临床上应加强有效干预措施以提高抗凝治疗规范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与精神症状和个性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20项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艾森克人格问卷国内修订版(EPQ)对74例抑郁症患者进行了评定。结果:(1)TAS-20总分和各因子分均与SDS总分存在正向的直线相关关系,(P<0.01)。(2)TAS-20的各因子与症状自评量表中的众多症状存在相关性,其构成的回归方程的解释变异度在8.7%到23.4%之间。(3)抑郁症病人的TAS总分和因子2与EPQ量表中的E(内外向)因子存在负相关关系(P<0.01)。因子1与N因子之间、因子3与P因子存在正的相关关系(P<0.01)。结论:述情障碍既是抑郁症的一种易感的人格特质,也是抑郁症的一种反应状态,与抑郁症的多种精神症状相互影响,既具有特质性和相对稳定性,也具有状态性和反应性。  相似文献   

19.
邱华云  陈佩仪 《科技资讯》2014,(12):249-250
目的:通过调查慢性肾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不同性别、分期的肾衰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旨在为慢性肾衰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护理积累可靠、可信的临床资料。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0月在广东省中医院门诊以及病房就诊的慢性肾衰患者共300例,采用基线资料表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1)病情严重程度相当的患者,女性较男性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恐怖的不良情绪。(2)相邻两期的肾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差异较小,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SCL-90心理测评的结果越不理想。结论:慢性肾衰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患者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联性,临床上进行心理护理时一定要区别对待,以便做到真正的个性化护理,达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王丽萍 《甘肃科技》2012,28(7):148-150
探讨了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相关因素,以便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回顾性调查58例发生危险行为的住院精神病患者资料,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婚姻,职业、文化程度、病程、危险行为发生与入院时间的关系、发生的时间与采用的方式、患者的精神症状等9项.计算发生的频度和构成比,并对性别、年龄、婚姻,职业和文化程度等项进行了X2检验.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的因素有:男性(P<0.01)、40岁以下(P<0.01)、工人职业(P<0.01)、初中文化程度(P<0.05)、一年以内病程者(67.2%).24h之内以8AM ~5PM发生最多,入院一个月以内容易发生,占87.9%,精神症状则以幻听、被害妄想、不协调性兴奋、无自知力者多见.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相关因素对于临床护理制定防范措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