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河南省郑州市2004-2014年土地利用及能源消耗数据,对郑州市碳排放进行估算。结果表明,2004-2014年郑州市碳排放增加趋势明显,建设用地是主要的碳源,林地是主要的碳汇。同时,根据结果提出关于减少碳排放的几点建议,以期为郑州市未来发展低碳城市以及未来的土地利用规划等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郑州华润燃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公司)前身为郑州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从1986年开始经营城市燃气,已有20余年的管理经验,各项管理指标在全国燃气行业名列前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截至2010年12月底,公司总资产达28.8亿元,服务郑州市居民用户100多万户、工商业用户2247家、燃气汽车近万辆,年供气规模达5.3亿m2,拥有多个气源,先后取得了郑州市规划行政区域(含经济开发区)、郑东新区、郑汴产业带、登封市、航空港区等区域天然气管网的特许经营权利,经营期限为30年。  相似文献   

3.
<正>一直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对河南省和郑州市的知识产权工作高度重视。近年来,先后在郑州市布局了审协河南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和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等4个国家级知识产权重点项目,支持河南省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9 000万元,2016年又批复河南省成为支撑型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这次国家局又相继批复郑州市为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时代,科研能力向生产能力的转化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城市的科研能力及科研能力向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是评价该城市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要想提高郑州的城市竞争力就不能忽视郑州市科研能力向生产力的转化。一、郑州科研转化现状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各种综合因素的整体呈现,是该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吸引和凝聚各种资源的综合竞争能力的反映。《2004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之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中指出,郑州市的人才竞争力比较强,人力资源数量比较充裕,市民平均文化素质也较高,但在创业型人才、高…  相似文献   

5.
城市公共停车场是指专门划设的供车辆停放的车辆集散场所,是道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备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是一种特殊的"准公共物品"。它对缓解路面压力、改善交通秩序、促进城市发展等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郑州市机动车数量迅猛增长,虽然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泊车位供需失衡、配套服务滞后、收费政策不合理、政府投资不足、部门监管不力等问题,静态交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参考已有的建设经营经验,结合郑州市的实际情况,探索郑州市公共停车场建设管理的完善方式,应从合理规划建设用地、提高配套服务水平、规范收费标准、鼓励多元化投资、加强监管力度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郑州华润燃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公司)前身为郑州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从1986年开始经营城市燃气,已有20余年的管理经验,各项管理指标在全国燃气行业名列前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截至2010年12月底,公司总资产达28.8亿元,服务郑州市居民用户100多万户、工商业用户2247家、燃气汽车近万辆,年供气规模达5.3亿...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信息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方法也向高度依靠信息和技术的智能型方式转化。郑州市的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  相似文献   

8.
<正>近期,接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函,郑州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验收,成绩优秀。2013年9月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复同意在郑州市设立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以下简称"郑州集聚区"),郑州市成为全国第二批国家级知识产  相似文献   

9.
孙作赓 《河南科技》2011,(12):26-27
作为河南省省会,21世纪以来,郑州市的政治、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从1997年起,郑州市就开始建立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但由于以往监测数据的缺乏,所以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定量的空气质量研究模型。本文,笔者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2001—2010年郑州市...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信息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方法也向高度依靠信息和技术的智能型方式转化。郑州市的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建立“数字郑州”、“数字社区”等工作,都需要及时提供三维、实时、动态的大地测量控制成果及地理信息数据。在传统的测量基础上形成的城市地理空间信息资料采集存在精度低、更新周期长、现实性不强以及没有一个统一的坐标框架等问题,已不能满足当前城市建设的需要,为此,必须采用更先进、更快捷的空间数据采集方法来获取基础空间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