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滨海城市在我国海水养殖业方面一直扮演看举足轻重的角色。就青岛市而言,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全市和驻青涉海科研院所的科技实力,大力发展良种培育及种苗产业化,实施海水养殖业的清洁生产,建立新的生产体系,实现雄涂、浅海的生态养殖和陆地工程化养殖,突出现光渔业,在保持海水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为青岛生态城市建设做贡献。  相似文献   

2.
试论我国"蓝色农业"的第二次飞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在总结我国“蓝色农业”的发展进程、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我国“蓝色农业”第一次飞跃基本特点是实现了野生型种类养殖产业化。尽管,近年来我国淡水鱼类养殖和海水鱼虾贝藻养殖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良种培育、病害防治和养殖环境调控等理论与技术方面缺乏实质性突破。我国“蓝色农业”第二次飞跃的目标是:实现养殖生物良种化、养殖技术生态工程化、养殖产品高质化和养殖环境洁净化,最终实现水产增养殖业持续、高效、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清洁生产:海水养殖业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型工业生产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有助于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海水养殖业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如对海洋系统水环境赞成直接的影响,养殖水产品对污染物的富集,养殖生和的病害严重等,清洁生产是实现海水养殖业持续高效发展的先决条件,本文在较为系统地论述海水养殖业开展清洁生产必要性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海水养殖业开展汪有洁生产的基本思路,如立足生态养殖,发展工程化养殖等,并提出亟待解决的离岸设施生态养殖,养殖用水高效处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试式论我国滩涂资源日的持续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分析我国滩涂开发存在的政策,科学与技术等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滩涂持续利用的基本思路,提出了滩涂生物遗传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适于滩涂成陆土地种植的植物筛选,育种与种植,滩涂耐盐碱植物的筛选,驯化与综合利用,林草牧复合生态种养殖,封闭式海水池塘生态养殖和工程化养殖,滩涂底栖生物资源保护,人工增殖和洁兆生产,大型藻类育苗和养殖,活饵料人工培养,滩涂生物资源深加工等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生态安全及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与生态问题十分严重;同时我国又是人口大国,农业生产始终是党和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农业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等是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本文试对生态安全以及农业生态安全的概念、特点、评价与预警,粮食安全,农业景观结构调整与发展生态安全型农业,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与转基因生物等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做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珊瑚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珊瑚礁的概念,中国现代珊瑚礁的分布以及从珊瑚礁生物与生态,珊瑚礁地貌及表层沉积与现代环境,珊瑚礁地质及其发育演化,珊瑚记录的环境变化,珊瑚礁工程地质和及珊瑚礁资源等几个方面的综述我国现代珊瑚礁研究的成就,并讨论了其今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放在首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西部大开发必须处理好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态环境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从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地位和恶劣的生态环境现状上看,从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和经济的区域分工合理化原则上考虑,从维持和改善民族生存发展环境的高度和大局着眼,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和可持续性出发,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放在西部大开发的首位。为了确保这个首要地位,必须破除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开发现。一是要树立生态优先观,消除“先破坏后治理”的错误倾向;二是要树立正确的资源优势观,克服盲目的自然资源大开发;三是树立适度开发现,避免过开度带来的不良的后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水利工程与生态水利工程的差异,提出生态水利工程的开发应有明确的生态服务目标与功能以及工程选址、布局、施工过程的环境友好性与经济性。同时提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主要面临4个方面的问题:①缺乏基于不同区域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方法与评价标准;②水利工程设计人员与生态科技工作者往往缺少合作的机会与机制;③生态水利工程与原有水利工程设施难以协调运行;④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缺少生态水文测验资料。研究结果认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基于以下技术路线:①以生态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作为工程设计的基础,进行水文过程的分析与计算;②识别工程可能影响的关键生态敏感目标;③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要与环境工程设计进行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外来物种水葫芦的生态环境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任何外来物种均是“双刃剑”,其带来的生态环境效应有利有弊。在当前全面否定外来物种的形势下,如何正确客观评估水葫芦这样的外来种的生态环境效应成为一项迫切工作。本文从辩证的角度出发,论述水葫芦的生态环境效应(正、负)。水葫芦二十世纪初引入中国后作为家禽饲料推广养植,带来了牲畜饲料、改良水质、抑制藻类、供作绿肥、沤制沼气、栽培草菇等积极的生态环境效应,也带来了阻塞航道、影响水产养殖产量和质量、降低水体物种丰富度,破坏水体生物多样性、污染水体、加剧富营养化、使用后的二次污染等生态环境负效应。引种前缺乏对外来物种理性而全面的认识是水葫芦危害的根源,而引种后缺乏有效监控与管理则是水葫芦危害及其扩大化的根本,强化水葫芦的生态效应特别是负效应与生态控制技术开发的深入研究是目前有效规避水葫芦危害的关键。生物控制、水体生态系统调控、人为干预以及合理利用等综合措施应是水葫芦生态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逆向演替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长期基本方针,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显得格外重要。为此,本文深入分析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其一是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而独立存在;其二是生态环境是支撑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其三是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将更有利于生态环境的长期改善。研究了西部退耕还林(草)地区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确立能够确保西部地区脱贫、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实现的环境改善目标、改善路径和可行的对策措施,以建立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西部地区的环境整治与重建体系,从而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基础的稳固与坚实。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背景下成都市水资源安全及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都市作为西部大开发重镇和长江中上游的重要中心城市,面临着总供水量不足、水质污染严重、用水格局改变、水旱灾害和水量年际波动大等水资源问题,涉及到21世纪成都市城市化进程中的水资源安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水资源安全的角度,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为指导思想探讨了成都市现阶段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保障成都市城市用水安全,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WTO的挑战与西部电力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加入WTO给我国经济及电力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机遇和新的思考。国内、国际经济规则的融会、思想文化的渗透、发展速度的较量、质量成本的比赛、技术与管理的竞争和对员工素质的挑战,要求我们必须主动应对WTO:更加认真地瞄准国际一流电力公司,更加积极主动地应用先进技术。制订大步前进的技术进步发展规划,一步两个台阶地向国际水平逼近,快速提高我国电力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国民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是电力工业特别是西部电力发展的急迫任务。西部地区一次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丰富,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但电力基础薄弱、淡水资源缺乏、环境比较脆弱。实施“西气东送”“西电东送”工程,保证东部地区持续快速发展。我们要做到发展东部与开发西部双赢,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并举;要研究国内外电力发展的经验,解放思想、超前思维,“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实施西部电力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建设一批超临界参数机组配置适合西部特点的烟气净化及综合利用技术;建设超临界大型循环流化床机组;发展燃用不同燃料特别是燃用煤炭的高效联合循环机组和多联产技术;研究开发、分步实施跨电力、煤炭与化工等多个行业的综合能源高效利用系统;积极发展推广节水发电技术;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发电和其他分散式电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高效、洁净、节水、节资源的。与环境友好的“绿色电力”。  相似文献   

13.
江河源区是我国冰冻圈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冻土环境的寒区生态系统异常脆弱,从人口集中度的变化出发,以黄河源果洛州近56年以来“区域人口集中度”的变化为例,探讨江河源区人口集中度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移民工程、小城镇的建设、游牧定居工程以及后续产业建设对人口集中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形势和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介绍了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概况并分析了未来发展趋势。为了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更深刻的认识,在介绍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的同时,从21世纪人类能源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革的形势出发,论述了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对全人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根据我国能源形势说明我国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加突出。本文以若干案例为据论述了国家的政策法规是影响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建议国家尽快制定强有力的政策法规,使我国光伏产业在激烈竞争中持续健康发展,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循环农业模式下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循环农业是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与生态工程学原理及基本规律作为指导的农业经济形态,物质循环再生和资源减量是其重要特征之一。遵从循环农业中的生物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趋同趋异进化、食物链加、减环和种间竞争等生态学原理,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存质量,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农业废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草地与农牧交错带退化生态系统重建及防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不仅是草地畜牧业的基地,而且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的作用尤为重要。草原与农牧交错带,即不同于西部牧区,也不同于东部农区。根据它在地理、气候、农林牧产业结构、生态、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具有自己独特地位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提出了相应之对策,为国家在西部大开发和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矿山环境问题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为了实现资源开采与环境协调一致,实现”低开采、高效率、低排放”目的。本文介绍了矿山开采和利用过程中的矿山环境问题,以及所引起的各种地质灾害现象。分析了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之间相互关系以及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针对典型矿山环境破坏问题提出了治理措施,提出了符合21世纪资源开发的全局性矿区”绿色开采”模式。  相似文献   

18.
生态单元制图及其在西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关系中华民族共同繁荣、全面振兴的世纪伟业,也是一项艰难复杂的系统工程,而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在国外城乡环境保护中,生态单元制图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阐述了生态单元制图的概念,以及国外历史及现状,详细介绍了德国生态单元制图的方法和程序,并建议将其有选择性的运用到我国西部生态环境保护中。生态单元制图在生态单元划分的基础上,把各种生态单元类型落实在地图上,并建立生态信息数据库,为西部规划提供基础的生态数据,为西部环境保护、生态监测提供依据。此外,本文还提出了西部生态环境保护的其他对策,如生态功能区划、制定西部环境保护规划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