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空,这个人类的梦想之地,在冷战结束后,继续在战争与和平间徘徊不定。2011年美国东部时间2月24日6时50分,“发现”号航天飞机从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这是它的第39次飞行,也是最后一次。继“发现”号之后,“奋进”号与“亚特兰蒂斯”号也先后迎来“谢幕时刻”,航天飞机彻底退役。  相似文献   

2.
美国东部时间1993年12月2日凌晨,在佛罗里达州卡拉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7名宇航员乘“奋进”号航天飞机腾空而去。他们此行将执行有史以来最艰巨的太空修复任务——长达11天,需进行5次太空行走的维修“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行动。  相似文献   

3.
1993年美国航天飞机计划飞行8次,次数与去年一样多,是历年来的最高纪录。为实施这8次飞行任务,约有1万人参与,并耗资约40亿美元。这8次飞行的安排如下: (1)1月13日,“奋进”号航天飞机开始1993年的首次飞行,也是“奋进”号的第3次上天。在6天的飞行中释放了美国宇航局的一颗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为了准备未来建造空间站,宇航员第一次作了一系列的真正太空行走(generic spacewalks)。 (2)3月13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第14次飞行。9天中的重要使命是释放第2颗德国空间实验室(spacelab)。机组中的2名德国宇航员,将在密封的实验室里进行材料和生命科学的实验。  相似文献   

4.
2011年5月15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运载着重达7吨的宇宙射线探测器——阿尔法磁谱仪2号(AMS—02),飞抵国际空间站。这是"奋进"号的"绝唱之旅",也是放在国际空间站上惟一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8月中旬,领导AMS项目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特邀请本文作者前往AMS项目的研究基地——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采访。丁肇中高兴地阅读了刊登介绍AMS文章的《世界科学》杂志,并向作者详细介绍这一科研项目启动17年来的艰难历程和探索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5月19日,搭载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升空的"阿尔法磁谱仪(AMS-02)"顺利进入国际空间站并安装完毕,开始了持续观测太空反物质和暗物质的使命。在这次"奋进"号的绝唱之旅中,中国多家研究单位参与了由华裔科学家丁肇中领导的AMS计划,由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研制成功的AMS核心构件——永磁体系统,为AMS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这也是中国参与国际大科学研究的又一成功案例。现阶段的大科学研究更多是指需要大规模的  相似文献   

6.
1993年12月2日凌晨,在美国南部地区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奋进"号航天飞机载着7名宇航员,飞向太空。这次"奋进"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是执行称之为美国航天史上"最雄心勃勃的使命",这就是要修复"哈勃"太空望远镜。宇航员由最有经验的6男1女组成,在预计1l天的太空飞行中,计划进行5次太空行走,为"哈勃"太空望远镜换装新太阳能电池板,改进它的行星摄影机和新陀螺仪等。  相似文献   

7.
2011年5月16日,高精度粒子探测器"阿尔法磁谱仪2"搭乘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驶入寰宇,并已安装在国际空间站上开始长达十余年的寻找反物质和暗物质之旅。  相似文献   

8.
“倒萨战争”开始时,美国和英国共在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和地中海部署了6艘航空母舰。 其中美国5艘:“杜鲁门”号、“林肯号”、“罗斯福”号、“星座”号、“小鹰”号。 英国1艘:“皇家方舟”号。 航母战斗群的空中打击力量,对保障美军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规  相似文献   

9.
登陆月球和火星是人类的梦想。1970年11月17日,人类的第一辆“月球车”1号由苏联发射登陆月球。美国第一辆载人月球车“巡行者”1号,在1971年7月26日由“阿波罗”15号搭载到月球。宇航员斯科特和艾尔文第一个驾驶“巡行者”1号月球车在月面上巡视。美国第二代火星车“勇气”号和“机遇”号,可谓劳苦功高。  相似文献   

10.
每当一些美国人看到“杜鲁门”号航母,就会高喊道“:看,我们亲爱的亨利·S·杜鲁门总统出去旅游回来了!”鉴于美国人的此种航母情结,许多美国总统均希望在就职期间或卸任后,能够有幸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新航母。迄今为止,以美国前总统名字命名的航母有“华盛顿”号“、罗斯福”号“、杜鲁门”号“、艾森豪威尔”号“、肯尼迪”号“、林肯”号以及“里根”号和“布什”号(正在建造中)。“肯尼迪”号:惟一的一艘训练航母“肯尼迪”号航母(CVA67),以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F·肯尼迪命名,为“小鹰”级航母的第4艘,也是美国建造的最后一艘常规动…  相似文献   

11.
2008年3月中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沉没的澳大利亚战斗巡洋舰“悉尼号”的残骸在该国西岸海域2500米深的海底被发现。“悉尼号”是1941年11月9日在跟德国战舰“科莫兰号”的战斗中沉没的。当时,“科莫兰号”伪装成一艘荷兰商船向“悉尼号”开火,从而引发血腥之战。当时“悉尼号”上的645名官兵全部阵亡,此后船沉地点一直不为人知。而“科莫兰号”上的397名官兵中有317人幸存,他们乘救生艇划向澳大利亚海岸,全部被俘。  相似文献   

12.
一、“鼻奇撞船”和“矿井怪事” 1912年秋,“奥林匹克”号——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远洋货轮之一,正在艳阳高照的滔滔太平洋中劈波斩浪。凑巧的是,离这座“漂浮的城市”约100米,比它小得多的铁甲巡洋舰“哈克”号几乎平行地高速行驶着。忽然,“哈克”号好像中了“魔”——调转船头.猛然朝“奥林匹克”号直冲而去。更匪夷所思的是,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舵手无论怎样操纵都没有用,大家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它将“奥林匹克”号的船舷撞出一个大洞。  相似文献   

13.
2011年5月19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宇航员完成了升空以来的首要任务——将名为"阿尔法磁谱仪2"的太空粒子探测器安装在国际空间站上。今后,该磁谱仪将伴随国际空间站的有生之年,持续观测太空中的反物质和暗物质。  相似文献   

14.
探秘JPL     
《科学之友》2005,(9):43
“勇气”号火星漫游、“卡西尼”号土星探秘、“深度撞击”探测器“炮轰”彗星……每一次太空探索都会使JPL成为世界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彗星近照     
《大自然探索》2011,(4):7-7
不久前,美国“星尘号”探测器经过“坦普尔一号”彗星,并为这颗彗星的冰质表面拍摄了多张照片,下图为其中的一张。“星尘号”这次经过“坦普尔一号”的目的是,探测这颗彗星在环绕太阳运行过程中其表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六年前,美国“深度撞击号”探测器代表人类首次造访“坦普尔一号”并拍摄了许多照片。  相似文献   

16.
赵勇 《科学之友》2005,(3):18-19
前不久,告别“卡西尼”号飞船近20天的“惠更斯”号探测器(以下简称“惠更斯”号)勇闯土卫六的大气层,并最终登陆其表面。此后,“惠更斯”号向欧洲宇航局发回大量的照片和录像,这些资料立即引起了全球科学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吴沅 《自然与人》2011,(4):10-12
2011年5月16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进行谢幕飞行,将"阿尔法"磁谱仪(AMS-02)送往国际空间站。AMS-02是寻找反物质的又一把神奇的"钥匙",在今后数年里它将在浩瀚苍穹中寻找可能存在的反物质世界。  相似文献   

18.
《科学之友》2008,(8):16-16
美国宇航局“凤凰”号火星探测项目科学家于近日正式宣布,火星北极确实存在水冰。“凤凰”号机械臂在“凤凰”号火星着陆点西北角挖出一个大约5cm深的沟,火星存在水冰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19.
2001年4月,位于西班牙马德里的深空天线网意外地接收到了一个异常微弱的电波信号。经查证,该信号是由一艘与控制中心失去联系近8个月的宇宙飞行器发回的。此前,科学家以为这艘名为“先锋10号”的飞行器大限已至,因此没料到还会收到它传回的信息。截至2002年,“先锋10号”已在太空中正常运行近30年时间,是宇航飞行器中超期限服务的精英之一。除“先锋10号”之外,“旅行者1号”、“旅行者2号”、“IMP-8号”都是拒绝死亡的精英飞行器。  相似文献   

20.
图片新闻     
《大自然探索》2014,(12):4-7
“好奇号”发现火星陨石 美国宇航局目前发布了“好奇号”火星车近日在火星表面发现的首块陨石。这块重重的闪亮陨石被戏称为“黎巴嫩”,其主要成分是铁,宽度达2米。“好奇号”拍摄的图像还显示出“黎巴嫩”附近的一块较小陨石,后者被称作“黎巴嫩B”。科学家表示,“黎巴嫩”及“黎巴嫩B”附近可能还有一块宽度也是2米的陨石,但这一点尚待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