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随着地球上人类数量的增加,人类与野生动物潜在的冲突也会不可避免地随之增加。难道我们就简单地杀死他们吗?NO!我们必须找到共存的方式,并享受野生动物的陪伴。  相似文献   

2.
野生动物的季节性集群迁徙活动一直是科学家最想解开的谜题之一。动物为什么要迁徙?是何种因素触发了动物的迁徙运动?面对数百甚至数千千米的迁徙路程,动物是如何定向,又是如何准确、及时地返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迁徙途中,它们在何处停留,在那里又会发生什么情况……科学家目前正着手解答其中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如何保护进城的野生动物?最近,英国伍斯特市市政府的工作人员找到了一种好方法。那就是把城市里鸟儿的活动通过摄像头记录下来,把相关视频发布在政府信息网上。数百万市民通过网络视频不断观看一窝游隼的生活,认识到这些鸟儿的可爱之处,激发了广大市民爱鸟护鸟的热情。  相似文献   

4.
这几年在拍摄野生动物的过程中.我发现我国投喂招引野生动物的情况越来越多。这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是利是弊,经过观察和深思,有了一些感悟。谈一些个人看法。 招引野生动物不外乎以下三种情况,科研、保护、旅游。科研人员通过调查被招引动物的种群数量、生活习性、繁殖情况等。从而为保护该物种提供真实和有效的数据及信息。  相似文献   

5.
在远古时代,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繁衍,不得不狩猎捕食野生动物。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远离了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进入了富裕文明的现代社会。然而,曾几何时,吃腻了家禽圈畜的人们开始把眼睛盯上了野生动物,只要是“野生”的,便成了某些饕餮者垂涎的美味佳肴。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调查数据:全国16个城市接受调查的21739人中,吃过野生动物的占46.2%;在接受调查的1381家各种餐厅中,以野生动物作为菜肴的占49.8%;在调查的218处农贸市场中,经营中有野生动物有的9…  相似文献   

6.
一提到野生动物及其保护区,不少人都会首先想到深山密林。然而,在都市里其实也生活着不少野生动物。因此。一些生物学家建议在都市也要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近年来.“伦敦野生生物信托”组织正在进行这样的尝试,他们已经在伦敦市区建立多个小型的野生动物保护区。  相似文献   

7.
近日从山西省林业厅获悉,山西省全面停止审批猎捕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所有野生鸟类,对拉运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车辆要认真进行检查,同时禁止从疫区拉运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车辆进入山西。  相似文献   

8.
城市野生动物,即是指能够在城市环境中生存并繁衍的野生动物。有些城市野生动物,例如家鼠,其种群在生态上与人类息息相关。不同的城市区域支撑着不同种类的野生动物生存。从鸟类来看,其显著的特征是:适应城市生活的鸟类种群大多倾向于拥有更大的大脑,这或许会让它们在对付变幻莫测的城市环境时更加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9.
强悍凶猛的水牛 经过23天的旅程后,我(吉姆·福勒)终于到达了南非首都开普顿以北的旷野,这里是世界上最美的原野之一。我问当地人:什么动物最凶猛?回答既不是狮子,也不是猎豹,他们告诉我:是非洲水牛。 非洲水牛是一种食草蹄类哺乳野生动物。非洲早期的狩猎者很多死于非洲水牛的牛角下。我的非洲之行的目的就是考察这种野生动物,或者说我们的目的就是要猎获一头非洲水牛,弄清楚这种水牛的生活习性。 非洲水牛并不如狮子或老虎那样凶残,但它们却能成群结队地伏击其他动物,其攻击方式让掠杀者望而生畏,使猛兽凶禽避而远之。从…  相似文献   

10.
异地引种驯化是现代拯救濒危珍稀野生动物的有效方法之一。为抢救我国高原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经国家林业部批准,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四上青藏高原。在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世界屋脊上,行程千里追踪和考察野生动物,足迹遍及北起祁连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南至喜马拉雅山的广大地区,其间拍摄了大量野生动物的生态图片,为进一步的引种圈养野生动物收集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青海省境内的昆仑山,海拔在4500-5000米以上,这里雪峰连绵,两侧的荒漠草滩上,湖泊溪流错落有致,水资源相对充沛,是青藏高原珍奇动物的乐园。这…  相似文献   

11.
管理野生动物资源:寻求保护与利用的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野生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管理野生动物资源是人类的责任。本文讨论了野生动物的涵义及价值,简要回顾了野生动物管理的历史发展,通过对狩猎动物管理、濒危动物管理、自然保护区中野生动物的管理、野生动物危害的管理、城市野生动物管理以及人的管理等当前野生动物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的阐述,指出各管理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1986年第三世界环境保护专家们在一起开会,提出我们居住的地球存在十大问题,如果不能采取办法解决,就会给人类生存带来威胁。这十大问题是: 1.沙漠化日益严重。世界沙漠面积正在不断扩大,每年有两千公顷农田被沙海吞没。 2.森林遭到严重砍伐。森林正在以可怕的速度减少,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3.野生动物大量灭绝,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许多动物绝种,影响生态平衡。 4.世界人口急剧增长,估计到2010年,世界人口比1986年增加一倍。 5.饮水资源越来越少,供饮用的甜水源逐渐减少,人类饮水问题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3.
开发生态旅游的初衷是善意的,它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环境的现状,了解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并把旅游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更好地保护生态。然而,英美科学家的新研究发现,善意的生态旅游正在逐步沦为残害野生动物的“新杀手”。这些研究人员呼吁相关组织制定更为严格的生态旅游规范,以免野生动物遭受更多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
《科学之友》2006,(1):49
据国家林业局新闻处人士介绍,监测网的建立首先在于全球环境污染加剧,野生动物疫病高发的大背景。国家林业局曾会同中国科学院组织专家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建立“全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国务院首肯,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也给予支持,并将“全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列入(全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15.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近期的研究报告称,癌症不仅夺走无数人的性命,也成了野生动物的主要威胁。 今天,超过10%的人类死亡是由于癌症造成的。现在科学家意识到,癌症能以同样的速率剥夺野生动物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编读往来     
马年刚到,编辑部又收到不少热心读者的来信。以下选登其中两封,并向广大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大自然探索杂志社: 春节好!我是《大自然探索》的忠实读者,非常热爱大自然和野生动物。在黑龙江有很多湿地、森林,但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了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这是整个地球的悲哀,也是人类的悲哀。如果我们人类不抓紧保护,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很多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那么,以后只能在这些刊物和照片上看到了,所以我便买或搜集一些关于大自然和野生动物之类的书刊收藏,《大自然探索》是我收藏之列,我们黑龙江办的《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17.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当今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生物基因库之一,这里不仅植物种类众多、品种齐全,而且还有许多珍稀野生动物。据有关资料记载,仅墨脱自然保护区内就有国际级保护野生动物Ⅰ级14种、Ⅱ级8种,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Ⅰ级21种、Ⅱ级45种,而在众多被保护的野生动物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藏羚牛。 藏羚牛,学名扭角羚牛,俗称羚牛;主要生活于西藏藏东南地区,属国家一类珍稀保护动物。据说大峡谷内一群羚牛少则几头、多则几十头。因此,寻找它当然就成为我们穿越大峡谷的重要任务之一。此行,我是跟随西藏林业厅组织的专家考察组…  相似文献   

18.
正自1970年以来,人类已使60%的动物种群消失,包括哺乳动物、鸟类、鱼类和爬行动物等。权威科学家表示,这一巨大的损失本身就是一场悲剧,野生动物的灭绝也威胁着人类文明的存亡。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一份重要报告对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新的评估,来自全球各地的59名科学家参与了该报告的编制。该报告称,全球人口对食物和资源的大肆消耗正在摧毁历经数十亿年来才得以形成的生命网络,而人类社会生存所需的清洁空气、水资源和其他一切都依赖于这一网络。世界自然基金会科学与保护执行主任迈克·巴雷特(Mike  相似文献   

19.
陈淳 《自然与人》2009,(5):38-42
玛雅、复活节岛和良渚等著名的古代文明都未能逃脱崩溃的命运.起因都是人口增长和资源过度消耗带来的环境危机。历史教训告诉我们。环境恶化总是文明崩溃的一个前提。面对当代工业文明所面临的人口激增、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的严峻形势,我们能避免重蹈古代文明崩溃的覆辙吗?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自然保护意识的觉醒,人类加大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野生动物数量增加,但伴随而来的是人与野生动物的冲突日益加剧。那么,当人和野生动物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野生动物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