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于丢番图方程2~x+p~y=q~z,p、q为给定的奇素数,(1)已有许多研究。最近Alex和Foster在文[2]中猜测对于(1)可以通过取有限模的方法求出全部非负整数解。事实上,孙琦、周小明在文[3]中已证实当max{p,q}=19时上述猜测成立。本文对p、q作定性分析,在一定条件下求出了(1)的全部非负整数解,所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沈尧天 《科学通报》1984,29(6):324-324
在本文中,我们将研究下述半线性椭圆边值问题非平凡解的存在性。(1)其中Ω表示R~n中具有光滑边界的有界域,为Laplace算子。如所周知,近年来已有许多作者对问题(1)进行了研究(参见文献[1,2])。不过,在现有文  相似文献   

3.
孙琦 《科学通报》1984,29(1):61-61
对于丢番图方程a~x b~y=c~z,a,b,c是不同的素数(1)Nagell曾经给出max(a,6,c)<11时的全部非负整数解(x,y,z)(Ark.Mat.,3(1958),569),Makowski给出了(a,b,c)=(2,11,5)时的全部非负整数解(Nordisk mat.Tidskr.,7(1959),  相似文献   

4.
乐茂华  郭永东 《科学通报》1997,42(12):1255-1257
设Z,N,Q分别是全体整数,正整数以及有理数的集合.数论和组合论中的很多问题都与指数型Diophantus方程x~2 2~m=y~n,x,y,m,n∈N,2(?)y,n>2的解(x,y,m,n)有关.近五十年来,Ljunggren,Nagell,Brown,Toyoizumi和Cohn等人都曾对此有过很多工作.1986年,文献[1]宣布已经找出了方程(1)的全部解,但是迄今没有见到该结果的证明.因此方程(1)的求解仍是个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Baker方法证明了:定理 方程(1)没有适合2|m以及m>2的解(x,y m,n).由于文献[2]运用代数数论方法证明了:方程(1)仅有解(x,y,m,n)=(5,3,1,3)和(7,3,5,4)适合2(?)m;文献[3]用初等数论方法证明了:方程(1)仅有解(x,y,m,n)=(11,5,2,3)适合m=2.因此综合上述结果即可确定方程(1)的全部解.推论 方程(1)仅有解(x,y,m,n)=(5,3,1,3),(7,3,5,4)和(11,5,2,3).  相似文献   

5.
罗明 《科学通报》1987,32(4):317-317
Diophantine方程 6y~2=(x+1)(x~2-x+6) (1)是Mordell提出的一个未解决问题,他问(1)式的全部整数解是否由x=-1,0,2,7,15和74给出,1981年,Guy又重新提  相似文献   

6.
曹珍富 《科学通报》1988,33(3):237-237
Diophantus方程a~x+b~y=c~z(a,b,c是不同素数)可化为如下的两个Diophantus方程 p~x-q~y=2~z,p,q是不同的奇素数,(1) p~x+q~y=2~z,P,q是不同的奇素数。(2)在文献[1]中,我们给出了(2)式在max(p,q)<100时的全部非负整数解。本文将给  相似文献   

7.
陈练寒 《科学通报》1990,35(22):1704-1704
本文讨论菱形原理(◇)和箱原理(□)与Suslin_k树(ST_k)之间的进一步关系。得到 GCH+□k→存在不同构完全正规ST_k+。这里,cf(a)<,K正则(本文记号和术语参见文献[1—4])。  相似文献   

8.
关于H(λ)单位区间和H(λ)实直线的连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同经典数学的情形,模糊单位区间I(L)和模糊实直线R(L)在模糊数学中也是基本和重要的研究对象,因而引起了国内外不少学者的兴趣.1992年,王国俊和徐罗山通过加细I(L)的拓扑,定义了一种新的模糊单位区间——H(λ)单位区间I(L),解决了弱诱导LF拓扑空间的紧化问题.1993年,张德学和刘应明引入了LF拓扑空间弱诱导化的概念,这样I(L)便被视为I(L)的弱诱导化.在文献[3]中,我们定义并研究了H(λ)实直线R(L),即R(L)的弱诱导化.虽然,文献[1~3]已讨论了I(L)和R(L)的一系列性质,但它们的连通性问题基本上悬而未决(关于这方面的情况,参见文献[1,3])本文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的结果如下(未加说明的记号与术语参见文献[4]):  相似文献   

9.
孙琦 《科学通报》1982,27(19):1159-1159
的整数解。显然,(1)式的解x_1,…,x_n中x_i,(?)x_j(i(?)j),不失一般,可设x_1相似文献   

10.
李生刚 《科学通报》1997,42(17):1898-1898
<正> 如同经典数学的情形,模糊单位区间I(L)和模糊实直线R(L)在模糊数学中也是基本和重要的研究对象,因而引起了国内外不少学者的兴趣.1992年,王国俊和徐罗山通过加细I(L)的拓扑,定义了一种新的模糊单位区间——H(λ)单位区间I(L),解决了弱诱导LF拓扑空间的紧化问题.1993年,张德学和刘应明引入了LF拓扑空间弱诱导化的概念,这样I(L)便被视为I(L)的弱诱导化.在文献[3]中,我们定义并研究了H(λ)实直线R(L),即R(L)的弱诱导化.虽然,文献[1~3]已讨论了I(L)和R(L)的一系列性质,但它们的连通性问题基本上悬而未决(关于这方面的情况,参见文献[1,3])本文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的结果如下(未加说明的记号与术语参见文献[4]):  相似文献   

11.
关于Diophantus方程a~x+b~y=c~z(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珍富 《科学通报》1986,31(22):1688-1688
一、引言 Diophantus方程a~x+b~y=c~z,a,b,c是不同的素数,可化为如下两个Diophantus方程a~x+b~y=2~z,a,b是不同的奇素数,(1)a~x-b~y=2~z,a,b是不同的奇素数。(2)对此,Nagell,Makowski,Hadano,Uchiyama以及孙琦等曾有过许多工作(参见文献[11])。到  相似文献   

12.
曹珍富 《科学通报》1987,32(14):1043-1043
§1. Hugh Edgar曾经提出求方程 p~m-q~n=2~h(对于素数p,q和整数h) (1)的解(m,n)的问题。他问:方程(1)的解(m, n)有多少? 是否最多只有一个? 仅有有限个吗? 1981年,Guy将Hugb Edgar问题收集在“数论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一书中。我们在文  相似文献   

13.
黄先开 《科学通报》1994,39(3):201-201
关于微分方程x(?) g(x)=p(t)=p(t 2π),(1)讨论其周期解的文献已经很多,在g(x)满足强非线性,亚线性以及避开共振点条件下均已讨论过其周期解的存在性问题(参见丁同仁及葛渭高教授等近几年发表的论文),相对来说,对于时滞Duffing型方程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1981年,文献[2]在类似避开共振点条件下,证明了如下具有时滞的Duffing方程  相似文献   

14.
冯祐和 《科学通报》1986,31(22):1756-1756
温立志在“一类二阶常微分方程及变时滞方程的有界性”一文(参见科学通报,30(1985),14:1045)论述了方程[r(t)x′(t)]′+a(t)x(t)+b(t)×f[x(t-t(t))]=p(t)的解有界的判别法,本文讨论比这类方程更一般的二阶非线性泛函微分方程  相似文献   

15.
丁夏畦 《科学通报》1979,24(6):244-244
本文讨论有关一类特殊的Orlicz空间L_p(φ)(参见文献[1])的估计的几个结果。诸如带权的Bessel场位在低维流形上对L_p(φ)的嵌入问题,W_p~l(φ)的迹定理及作用在L_p(φ)中的奇异积分等。  相似文献   

16.
高红铸 《科学通报》1994,39(9):782-782
本文对CP~2#CP~2中具有单连通补的2-纽结给出了一个完整的分类.首先简单回顾了S~2上的球丛的知识,并解释了我们以后要用的符号,然后是主要引理和定理的叙述及证明.1 S~2上的球丛在这一节中,我们对S~2上的S~2-球丛做一个简单回顾.详细内容参见文[1]献和[2].S~2上的SO(3)丛的等价类1-1对应于π_1(SO(3))=Z_2.因此S~2上只有唯一的非平凡S~2-球丛,记为T.记P为平凡球丛S~2×S~2.因为π_1(SO(2))=Z,故对应于每个整数,都有一个S~2上的SO(2)-  相似文献   

17.
发展方程的时间依赖对称有许多形式限制,譬如时间Laurent多项式型对称只能是时间多项式型的,其中一类最重要的时间依赖对称由向量场的生成子(参见文[2])完全确定。本文旨在给出这种向量场生成子的积性质。  相似文献   

18.
施武杰 《科学通报》1991,36(1):77-77
在文献[1]中我们提出了下述猜想: 猜想1 设G是群,M是有限单群。则当且仅当 (a) π_c(G)=π_c(M),其中π_c(G)记为G中元的阶之集;  相似文献   

19.
李皓 《科学通报》1988,33(6):474-474
关于2连通、k正则图中哈密尔顿圈的存在性,已经有了许多结果,参见[1—5]。 本文仅考虑简单图,并采用常用的图论方面的术语和记号。以V(G)和E(G)分别表示图G的点集合和边集合。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文[1]中研究了Diophantus方程x~(2n)-Dy~2=1(n>2)的解。利用文[1]的结果,本文研究了Diophantus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