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东北特产药用植物—东北龙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东北龙胆是我省西部重要资源植物,著名的中药。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自然资源已经遭到破坏,而且因其种子萌发条件和现有生态环境不一致,看来难以恢复。本文研究了东北龙胆的生态分布,形态解剖特征和生物学特征,以及恢复这一资源的途径和技术关键。本文指出了东北龙胆的某些重要特征:一般生境为“洼中岗”,种子萌发时需光:以赤霉素处理种子经水洗后浮水培养可加快种子萌发并提高发芽率。此外,子叶出现之后约两周以上才出现第一对真叶;根可在切断的根或茎的断面上直接再生而不经过脱分化阶段;新根首先在形成层处发生,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在这里发生,则其次在皮层或其它薄壁组织中发生;在发育节律上的特点是8月末开花,而且一直生长到因霜冻而死。所有这些被揭露的特点。从理论到应用,为这一药用植物的种质保存和资源恢复提供了某种保证。  相似文献   

3.
鹿角蕨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采自比利时根特大学植物园的一种鹿角蕨(Platyceriumsp.)配子体发育的过程。孢子赤道面观为肾形,极面观为椭圆形,单裂缝;孔子萌发为切线型(Momose,1942);丝状体2-8细胞长,顶端细胞不明显,丝状体顶端的营养细胞都可分裂,形成片状体;片状体顶端出现的分生组织发育为心脏形的原叶体,发育为槲蕨型(Nayar,1971);毛状体发达,单细胞的或多细胞的;假根棕色;多为雌雄异株;该配子体表现为进化性状。  相似文献   

4.
通过黄鳝成体性腺组织的体外培养,探讨黄鳝成体性腺生殖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与鉴定的方法.分离黄鳝性腺组织进行植块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利用H.E、油红O染色、碱性磷酸酶(AP)细胞化学染色等方法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黄鳝成体性腺组织原代培养3~5 d,可见组织周围有细胞迁出,并形成生长晕.15 d左右,生长晕直径可达3~3.2 mm,生长晕中的细胞主要包括:成纤维细胞、神经样细胞、类生殖干细胞三种类型.成纤维细胞呈不对称的长梭形,突起短而多,细胞核较浅,核仁明显,有2~3个核仁,是生长晕的主要细胞成分.神经样细胞具有放射丝状细胞突起,油红O染色呈阳性反应.类生殖干细胞呈圆形,单核或多核,核质比大,AP染色呈现出阳性反应.探索了适于黄鳝成体性腺组织体外培养的条件和方法,并对原代培养的细胞进行了初步鉴定,为进一步利用体外培养的黄鳝成体性腺生殖干细胞开展黄鳝性逆转分子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链格孢属真菌对农作物的危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链格孢属(Altemaria)真菌是农作物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它能引起包括玉米、小麦、烟草、马铃薯、番茄、苹果、梨等几十种农作物发病,其发病机理主要是由病菌的代谢产物——毒素导致的,由于毒素的作用使农作物产生各种症状,如黑斑病、褐斑病、茎枯病、赤星病等等,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6.
应用5—羟色胺特异性抗血清,对乌苏里蝮(Gloydius ussuriensis)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结果表明:5—羟色胺(5—HT)免疫活性细胞在乌苏里蝮消化道各段都有分布,其中幽门部5—HT免疫活性细胞分布密度为最高,食管部最低,同时对其分布型的原因、形态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鱼类原生殖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Grimelius法对家兔(Oryctolagus cunieulus Rabbits)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形态、分布位置及分布密度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小肠段嗜银细胞呈梭形具有突起,而其它部位多数呈圆形或椭圆形;嗜银细胞多分布于粘膜上皮细胞之间或腺泡上皮之间;除食管未见嗜银细胞外,消化道其它部位均有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近似呈字母“M”形.根据其嗜银细胞形态,认为家兔消化道嗜银细胞具有内、外两种分泌方式.本文还结合家兔的食性、消化特点对嗜银细胞形态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由N-CdTe薄膜电极构成的液结太阳电池的基本光电化学性质.电池可表示为:N-CdTe/1MNa2S、1M NaOH、1MS/C测量了电池的电流-电压、电流-电极电位曲线,确定了光强与光电压、光电流、转换效率的关系.在60mW/cm2光强下,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为1~2%.电极的禁带宽度为1.43eV,借微分电容及最大光电位的测定得到平带电位为-1.1~-1.2V (VS·SCE).此外,还试验了对电极与电解液对转换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人垂体嫌色性腺瘤细胞ConA受体和 RNA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荧光标记的ConA和RNase结合半薄切片技术对人垂体嫌色性腺瘤细胞ConA受体和RNA的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ConA受体主要分布在腺瘤细胞的核膜上,细胞质和质膜上ConA受体较少。RNA在一些细胞中主要分布在核中,一些细胞的细胞质中也有RNA分布。总体而言RNA的合成水平较高。这些结果对于探讨垂体嫌色性腺瘤细胞的特性及病理发生具有一定的意义,同时可为临床诊断及临床检验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