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英国剑桥大学在一项研究中,分析了10多个国家的人的饮食习惯和癌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食用淀粉类食物越多,小肠、结肠和直肠癌的发病率越低。比如,以肉类食物为主食的澳大利亚人,结肠癌发病率是以淀粉类食物为主食的中国人的4倍。  相似文献   

2.
根据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标准,采用运筹学、弹性理论等方法,系统地分析了陕西40年来食物结构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提出了未来食物发展的趋势和解决供需矛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食物结构上存在着的层次差别和营养合理化的差距,就我国食品市场消费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关于食品多样化、高质量化、营养保健化以及绿色食品等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4.
何丽 《科技潮》2010,(11):60-61
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是五千年的饮食文明史。中国人特别喜欢讲究一些食物禁忌,各种食物相克的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有人对此深信不疑,有人却不以为然。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研究和工作经验,对社会上流传甚广的一些有关食物相克的搭配话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本栏目将从本期起陆续介绍相关话题,希望能够为读者进一步了解食物相克的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物类胡萝卜素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沈敏 《山东科学》1997,10(3):25-29
对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物类胡萝卜素分析中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与分析有关的类胡萝卜素的理化特征、提取方法、HPLC分析系统及内标物的选择等,并讨论了近几年最新HPLC技术在食物类胡萝卜素分析中的具体应用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采用液相色谱法分析了黑龙江省一百多种食物中VE含量,对其进行了评价,探讨了有效VE和总VE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梁屹 《海峡科学》2009,(6):9-11,13
探讨环罗源湾区域人口、食物和土地资源之间的关系,分析人口消费与食物生产、人口需求与资源供给之间的平衡发展问题,为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解剖家白蚁幼蚁、工蚁、兵蚁和若蚁的消化系统及测量其消化道的大小与消化道内半固体褐色物质的含量,分析了家白蚁消化系统的发育和取食行为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幼蚁消化道的分化不明显,主要通过交哺行为自工蚁处获得液体食物;兵蚁后肠囊的发育不很充分,也主要是通过交哺行为获得液体食物,其中夹杂有一定的半固体褐色物质;若蚁的后肠囊还有待进一步发育,所获得的食物既有液体食物也有半固体褐色食物;成年工蚁的后肠囊相当发达,基本上被半固体褐色物质完全填充,主要是依靠自我取食的纤维素物质而生存。  相似文献   

9.
《广西科学院学报》2009,25(3):215-215
我们已经知道长期食用高热量的食物对身体不健康,但是短期食用高热量食物同样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因为会使肌肉和大脑缺少能量,让人变得懒惰和反应迟钝。科学研究研究了食用低热量食物(含有7.5%热量的脂肪)和食用高热量食物(含有55%热量的脂肪)的老鼠。食用高热量食物的老鼠的肌肉在4天内,使用氧气产生能量去运动的的能力变低,这使得他们的心脏负担加重,并且增大了体积,9天后相比于那些食用低热量食物的老鼠需要花更长的时间走出迷宫并且犯的错误也更多,lO天高热量的食物就会造成老鼠短期的记忆力衰退并使行动困难。  相似文献   

10.
食物中毒,即健康人吃了有毒物质而引起的以急性中毒症状为主的一类疾病。有毒物质有以下几种:被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污染的食物,被致病微生物污染并在繁殖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毒素的食物;被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并达到中毒剂量的食物,本身就含有有毒物质而在加工过程中毒素未被除去的食物,在贮存过程中或增加了有毒成份的食物,外形与有毒食物难以区别而实际有毒的食物。食物中毒,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相似文献   

11.
食物是人类生存与繁衍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食物安全包括食物的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以及食物的可持续性安全生产。长期以来,食物安全问题一直为各国政府所关注。文章分析影响广东省食物安全生产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强食物安全生产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藏族食物禁忌进行了分类,认为藏族食物禁忌是源于宗教信仰和现实经验。通过分析藏族人恪守食物禁忌以及禁忌延续的原因,指出食物禁忌具有调节、控制、教育、传承和凝聚作用。  相似文献   

13.
A:“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概念的炒作,从食品科学的角度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按照媒体上“食物酸碱性”的定义,如果一种食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增加体液的酸性,那么就把这种食物叫做酸性食物,反之就是碱性食物。  相似文献   

14.
食物是怎样到达胃部的?当我们用牙齿将食物嚼烂后,舌头就会把食物推到嘴的后部,随后食物到达去往胃部的通道——食管。在那里,充当气管盖子的会厌软骨已经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阻止食物因为走错路而进人肺部。于是,这些黏稠的食物便会缓缓地流进我们的胃里,整个过程要花9~13秒。接下来,胃部就能通过消化作用,将食物变成可以进入血液的化学物质,给身体提供能量了。  相似文献   

15.
陈江萍 《甘肃科技》1999,15(6):25-26
1果蔬脱水工艺食物的脱水过程所要求的工艺要点,是针对每一种水果和蔬菜的初始含水量和干固物,以及最终产品所要求的保质期制定的。脱水产品内所残留的水分应在3%~8%,这个含水量能抑制微生物的滋生,有助于延长产品的保存时间,保质期为2~3年左右。最终产品的含水量愈低,产品的保质期愈长。在进行脱水干燥之前,分析食物的含水量是很重要的。由于食物的干固物并不会因为水分蒸发而流失改变,因而要准确计算含水量须以食物本身的干固物重量作为基准值。确定含水量以后,就可以运用食物脱水的机理来进行干燥环境的控制,从标准干…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红枣保健醋中的赖氨酸含量,并与其它食物进行了比较,说明该醋的赖氨酸含量丰富,应引起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17.
《青年科学》2013,(1):44-44
网友说法:食物掉地上超3秒,细菌开始滋生 近来微博上流传一条生活常识帖,称食物落地后只要在5秒内捡起就可继续食用,被称作“5秒规则”,而也有人称之为“3秒规则”。其中说道:“实验的食物掉到地上的时间分成3秒、5秒、10秒捡起来,再拿去分析细菌数量和种类。结果显示,3秒为关键,超过3秒细菌就开始滋生。  相似文献   

18.
从重视粮食安全提升为树立科学的食物安全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中分析了粮食和食物两个概念的区别:指出了以我国传统的粮食安全观指导农业生产的危害:提出应以食物安全观为指导,统筹规划碳水化合物、油脂和蛋白质等主要营养素的生产和供给,在重视可耕地的粮食生产的同时。也要兼顾其它农作物以及林地、草地、淡水和海洋食物的综合开发:既要考虑满足当前的食物需求,也要考虑食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建秀  田立栋 《河南科学》1999,17(3):300-302
根据要研磨食物垃圾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粉碎刀组,该刀组具有多重多向粉碎功能,并根据其受力和约束情况进行了力学分析,从而使该刀组的设计具有理论基础和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吃饱了还想吃甜食,读者中大概也有这种食欲非常旺盛的人吧!近年来,科学家对人类味觉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对于为什么会感觉到有些食物味道好,有些食物味道不好等问题已经有了很好的了解。本文围绕日常所见的抑制不住的贪食和有人特别喜爱油腻食物的现象,介绍味觉研究的最新成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