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如果说老虎是"山林之王",鲨鱼为"海洋之王",那么白尾海雕当属"天空之王"。这种大型猛禽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尾海雕在中国境内较为罕见,每当国内外鸟类爱好者看到鸟友最新发布拍摄到它的英姿,都会激动不已,梦想自己哪天也能一睹那霸气真容。2018年底,牧民在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皇城水库内惊见两只体形硕大、体健活跃的白尾海雕,随后当地摄影家  相似文献   

2.
有一则"狐假虎威"的故事路人皆知,而鸟类"狐假虎威"的事就鲜为人知了。鸟类中有些鸟没有强有力的自卫能力,就寻找猛禽、昆虫,借它们的威力来保护自己。白额雁借大隼威力保护自己白额雁在冻土带筑巢,总是把巢筑在大隼巢附近。大隼是白天活动的鹰,属猛禽,它钩嘴利爪,性情凶猛,通常在空中捕食,而且它的营巢区和狩猎区不在同一个地方。而自额雁的起飞降落地总是离巢有一段距离。也就是说,它从巢中出来要走一段路才起飞,降落后要走一段路才能回到巢里。这样它就避免了大隼捕食它。由于两者巢近。其它敌害不敢靠近隼巢,所以隼在巢里孵卵也就保护了白额雁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早期的鸟类     
《科学之友》2005,(11):57-57
哪个出现?是鸟,还是恐龙?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清晰的类鸟动物形象,证明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鸟类是由它进化而来。不过,仍然有很多古类鸟动物的羽毛与今天的鸟类极其相似。19世纪末期,查尔斯·达尔文的朋友托马斯·赫胥黎(Thomas Huxley)提出了一种假设,即实际上鸟类是由爬行类进化而来的。近代的发现使得很多古生物学家(研究化石的科学家)相信这可能是真的。这就意味着6500万年前早就已经消失的恐龙,与现代鸟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相似文献   

4.
从远古时代,人类就幻想着能像鸟一样自由飞翔。可到如今,不靠外界能量,仅靠人体本身动能而在天空中飞翔的,就只有人力飞行器一种了。 人力飞行器,是一种自行车与滑翔机的结合物。它靠一名飞行员(或者称之为自行车健将)脚踏产生的动力带动螺旋桨转动,产生一定的拉力或推力使滑翔机在空中飞行。  相似文献   

5.
在美洲大陆的原始森林里栖息着一种袖珍鸟类--蜂鸟,体重仅2-3克,这是世界上最小的温血动物。蜂鸟飞行时能像蜜蜂一样连续而快速地拍打翅膀,同时发出嗡嗡的叫声,加上它形体小巧,看上去就像大黄蜂在空中飞行,因此人们给它起名为"蜂鸟"。与其他鸟类相比, 蜂鸟有两个非常独特的地方:一是在吸食花蜜时能在空中悬飞,二是能通过鸟喙的变形捕捉飞动的昆虫。科学家在美国威斯康星州野外用摄像机跟踪摄录蜂鸟的整个活动过程,包括它如何飞行,吃什么,怎样炫耀和求偶,以及如何保卫领地和在空中捕捉飞虫等,终于逐步弄清了这种鸟儿在生存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些不同凡响的生存技能。  相似文献   

6.
鸟巢趣谈     
房屋,是人类的住宅;洞穴,是野兽的居室。那么,飞翔在天空中的鸟类,有无自己的安乐窝呢?也许你的答案是——有,鸟的安乐窝是鸟巢。但是,如果你认为所有鸟类在刮风下雨、日落天黑就回到"鸟巢"这个安乐窝中过夜,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对于绝大多数鸟类来说,鸟巢只是它们在繁殖期间为容纳所产的卵而建造的临时性"住宅"。不同种类的鸟,筑巢的地点、筑巢的材料都不一样,其巢的形状、结构也都不一样。下面给你介绍几种有趣的鸟巢。  相似文献   

7.
蔚蓝色的天空自古以来是属于鸟类的世界。但是自从人类发明飞行器之后,这个鸟类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了。天空不再属于鸟类,飞鸟无法再"天高任鸟飞"了,于是一场鸟与飞机争夺制空权的残酷"战争"便拉开了序幕。飞鸟往往以自杀的行动一次又一次地向飞机发起了猛烈地进攻,酿造成一幕幕人世间惨不忍睹的机毁人亡的空难事故。1960年10月4日,美国波士顿国际机场一架载有62名乘客的 L188型客机腾空而起,正当昂首飞向蓝天之时,突然前方有一群飞鸟迎面撞来,瞬间飞机急剧失控当即坠毁,机鸟同归于尽,机上人员全部罹难。1983年3月2日,埃及国防部长巴达维带领13位军界高级将领乘坐一架苏制米—8"河马"重型运输直升机,准备前往与刺比亚接壤的边境视察。然而不幸的是,飞机刚起飞不久,就有一只飞鸟撞进发动机进气道,发动机运转立即受到阻碍,10吨重的飞机顿时坠向地面,引发油  相似文献   

8.
<正>许多动物都会"唱歌",谁的歌喉更动听,就好比"情人眼里出西施"一样,就要看各人的鉴赏品味了……几千年来,人们对鸟类的"歌喉"极为欣赏,认为鸟鸣是自然界中最悦耳动听的声音之一,并对鸟类的鸣唱声赋予"音乐"的美称。在最近的几个世纪里,研究人员一直在对鸟类的声音进行研究分析。例如,17世纪中叶德国学者阿塔纳斯·珂雪将鸟类的歌声用音乐符号转录下来。但鸟类是否将自己的鸣唱视为"音乐",没人知道。时至今日,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最令人期待的天文学事件如期上演——超过40亿年高龄、却仍在发育中的彗星"艾森"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在此,本刊为你讲述——就像任何一颗大彗星一样,"C/2012 S1"彗星(它更容易被人们记住的俗名是"艾森")是注定要死的。科学家说,"艾森"的死亡故事早在2012年7月就开始了。当时,两名业余天文学家在俄罗斯的基兹洛沃茨克附近观测巨蟹座和双子座附近的天空时,偶然看见了一个暗淡、模糊的天体。这就是"艾森",当时它正加速飞向太阳,其外层不断分解、不断扩散。"艾森"之死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前的一次重大  相似文献   

10.
《科学之友》2013,(7):49
为了避免被鸟吃掉,蝴蝶有各种保护手段,包括把自己"变"成鸟类讨厌的"肉"。按照达尔文的解释,这种自我保护功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过,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和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一组科学家,对蝴蝶如何完成这种改变进行了追踪。在他们看来,这种模仿变形金刚的功能,来自蝴蝶自身某个"基因开关"。  相似文献   

11.
1997年10月,一条简短的消息经新闻媒介传播后,尤如一声惊雷,引起千万人的震动:过去曾广泛生活在我国,并有"东方宝石"之称的国际保护鸟类——野生朱鹮,因种种原因,时下在我国仅存50多只!这种比大熊猫还珍贵的鸟类,正面临绝种的危险。有关专家介绍:朱鹮又称朱鹭,是世界上一种极为珍稀的鸟类,素有"东方宝石"之称。1960年第十二届世界鸟类保护会议将它列为"国际保护鸟"。这种鸟长喙、风冠、赤颊,浑身羽毛白中夹红,颈部披有下垂的长柳叶型羽毛,体长约80厘米左右。它平时栖息在高大的乔木上,觅食时才飞到水田、沼泽地和山区溪流处,以捕捉蝗  相似文献   

12.
在中南美洲的热带低地地区,即从墨西哥东南部到阿根廷北部的原始热带雨林中,生活着一种世界上体形最大的鹰。它英武威猛,不仅是飞鸟之王,而且也是无可非议的飞鹰之王。森林中的哺乳动物和鸟类都非常怕它,猴子为了躲避它,有时会像牛顿头上的苹果一样,从37m高的树上垂直落下。它就是有"空中美洲豹"美誉的鸟中之王——哈佩雕。  相似文献   

13.
正鸟类巢穴,大多只是它们用来繁殖的场所。在不繁殖的大部分时间,除了不会飞的鸟以外,大部分鸟夜晚都会在树上栖息,但就是这个一年只会被使用几个月的巢,却被鸟爸鸟妈们打理得井井有条。因为许多鸟类,装扮巢穴并非为此,而是为了发出信号:自己不好惹。我们可以从各具特色的鸟巢中窥见鸟类的小心机。  相似文献   

14.
<正>那是一个充满奇迹的年代!那是一个渴望宁静,却不得不以战争来维护和平的年代!那是一个军人为了坚定的信念舍生取义的年代!有太多的英雄,被铭刻在历史的天空中……正一代名机"米格-3"战斗机是一名"早产儿",羽翼未丰就带着诸多缺陷飞向了蓝天。驾驶它的飞行员们甚至声称:"它比战争更加可怕。"曾3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的王牌飞行员——波克雷什金这样评价道:"‘米格-  相似文献   

15.
一提到鸟,我们不由自主地就会想到麻雀、啄木鸟、乌鸦……其实,全世界鸟类共有9 000多种,光中国就有1 300多种,在这庞大的鸟类家族中"奇人异事"也不少,它们的行为奇得保证让你心服口服.  相似文献   

16.
早期的鸟类     
《科学之友》2005,(21):57
哪个先出现?是鸟,还是恐龙?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清晰的类鸟动物形象,证明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鸟类是由它进化而来的.不过,仍然有很多古类鸟动物的羽毛与今天的鸟类极其相似.  相似文献   

17.
正30多年前,从中国东北的辽西地区这一片热土之下出土第一件古鸟类化石开始,鸟类演化的历史就被掀开了新的篇章。让我们跟随古生物学家去探秘。鸟形态各异的身姿,婉转动听的鸣叫声赢得无数人的爱慕与向往。鸟类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1亿多年,现代鸟类的种类数量达到了1万多种,  相似文献   

18.
<正>汉代荀悦所写的《申鉴》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从远方飞来一群鸟,捕鸟人在林中张好了网,不少飞鸟会被网所困,所以他把网一收,就捉住了许多鸟。有个过路人发现,一只鸟只不过钻了一个网眼,剩下的许多网眼都空着,便想:捕鸟何必用这么大的网呢?卡住鸟的仅是一个网眼,那么只用一个网眼不也可以把鸟捉住吗?于是,他就用绳子结了一张只有一个眼的"网",挂在那里捕鸟。结果等了许多天,连一只鸟也没能捕到。  相似文献   

19.
猫的天资聪颖,善察人意,体态俊秀,毛色艳丽,活泼可爱。自古以来,它一直是人们钟爱的家养伴侣动物之一员。 猫在野生时期以肉食为主,家养后仍爱吃老鼠、鸟类、青蛙等动物,连毛吞下也不会发生消化障碍。猫的身上总共有230~247块骨头、500块肌肉,比人类和某些动物还多。故而四肢运动频率快,奔跑时姿势就像一只正在追捕猎物的猛虎和猎豹一样。猫爪的钩朝后生长,因此上树容易下树难。位于高处时,不是滑下来而是直接跳下来。这与它发达的平衡系统和完善的机体保护机制有关:你是否发现,即使猫从房上四脚朝天地落下,也能够在瞬间迅速地转过身  相似文献   

20.
盘古 《科学通报》1999,44(4):337-338
本刊自1992年发表“辽宁中生代早期鸟类化石的初步研究”[1]以来,1995年又发表“侏罗纪鸟类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2]和1996年发表“中国发现侏罗纪龙骨突鸟类”[3]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华夏鸟、孔子鸟和辽宁鸟已成为当今研究早期鸟类演化必参考的重要科学资料.至今才几年的时间又在辽西发现了2个早期鸟类群:早白垩世的华夏鸟类群和晚侏罗世的孔子鸟类群,这是世界已知最大、最丰富的中生代鸟类群,它不仅包括大量(数以千计)的孔子鸟,还有现生鸟类最早的代表———辽宁鸟.本刊第3期(p311~314)发表的侯连海、陈丕基的“最小的早期鸟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