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温春福 《科技资讯》2011,(3):244-245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银行监管的权威监管主体;我国银行监管体系已经形成;银行监管以保护存款人利益、增进市场信心、提高公众金融意识、减少金融犯罪等四个为目标,而以保护存款人利益为最高目标;阐明银行监管是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金融系统的稳定与繁荣是国家经济兴旺发达的前提和基础,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监管是保障金融系统稳定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博弈理论建立了银行监管问题的非合作模型.通过对该模型混合策略分析,从理论上建立了预防银行违规的思路.并阐述了提高监管政策的科学性,改进监管技术手段,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对我国银行体制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官方监管、市场监督和内部审计是银行监管的三大支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文喆 《科技资讯》2011,(11):163-163,165
分析银行监管的存在主要问题;给出银行监管体系建设的意见;改进银行监管理念、方式和手段,提高监管有效性,阐述官方监管、市场监管与内部审计三大支柱是促进金融发展和金融稳定的最佳银行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银行监管逐步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法》为核心,《商业银行法》为基础的各种银行监管规章制度相配套的银行监管法律体系.但在金融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及时修改完善该方面的法律法规,健全监管机构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发达国家银行监管立法先进经验的探讨,分析了我国银行监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笔者完善我国银行监管立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物流金融作为中小企业新型的融资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重庆的物流金融业务启动较晚,在监管方式、监管规范及其实施、监管员的职业道德管理、物流金融产品的设计、物流金融运作的风险应对机制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还处于经验积累阶段。应提高银行、物流公司及物流监管员的监管能力,以促进物流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6.
1997年底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人们对造成危机的原因进行深刻反思,在金融自由化进程中,低效,乏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堪称混乱的银行监管制度无疑是诸多最终导致危机的内在原因之一,这里提出了东亚金融自由化进中银行监管制度的缺陷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欧阳宏 《科技资讯》2006,(32):183-183
银行监管足金融主管机构对银行机构及其运营情况实施管理,包括市场准入监管、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与年度考核、合规性枪查,日常现场监管等。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尚存在金融法规不健全,非现场监管指标欠科学,监管手段落后等问题,需尽快更新手段和系统,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与监管指标,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网络化优势,加强相关部门信息的沟通和结论的互认,以使银行监管走上更健康、更全面的运行轨道,从而促进我国金融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发展的推动,而金融发展的动力在于创新.金融创新是人类物质文明的成果,也是金融机构规避金融管制的产物,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是一对矛盾体.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有可能产生新的银行风险,因此,加强银行监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银行业的内部经营环境和来自外资银行的挑战以及影响中国金融安全的内部因素等方面揭希了入世后中国银行业面对金融全球化带来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以及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从改善制度安排、加强银行业监管、进行银行再造以及加强与外资银行合作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断蔓延,金融创新,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但与此同时也由于其高杠杆和虚拟经济的特性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风险明显加剧,金融危机的频率也明显加快,影响范围也变得更加广大,1990年的日本金融危机,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诱因中无不浮现着金融衍生物的背影。可见,金融衍生物也会带来较大的负效应。因此,如何加强金融衍生物的有效监管已成为全球的聚焦点,本文阐述金融衍生物的特点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力图提出对此进行监管的一系列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1.
阿里巴巴公司余额宝的成功上线引起了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极大关注,同时这也标志着以它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迅速崛起。互联网金融优势与风险同在,我国现行立法对其监管还很不到位,而一味借鉴域外金融监管模式显然不是进行有效监管的最合理方式。因此,以余额宝为视角研究新型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探讨通过加强立法、明确监管部门职责、增强互联网实时监管的硬件设施条件等方式提升我国新兴互联网金融的整体监管水平,及时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2.
以东亚金融危机为借鉴,从我国经济运行中的泡沫成份、银行不良资产、国际收支等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我国金融隐患的严重性。并提出了建立和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金融体制;财政、信贷、企业等方面协调配合,消化银行不良资产;强化资本项目管理,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等化解金融隐患、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一种金融混业经营组织的形式在我国已经有初步实践,但法律对此监管尚付之阙如。我国在监管模式上应采取美国的伞形——功能监管模式并吸收英国自律型监管理念,具体制度上须明确金融控股公司市场准人制度,严格的资本充足率区分制度,同时,建立"防火墙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管理,规定市场退出机制和控股公司的责任等。  相似文献   

14.
金融控股公司为主要形式的综合经营在我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目前的金融制度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并没有建立对其相应有效的监管制度。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法律监管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完善的建议,以期寻找适合国情的监管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随着余额宝、易付宝、收益宝、活期宝等相继诞生,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快速发展,但行业的快速扩张也带来了较多的问题。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行业缺乏明确的监管机构和具体的监管规则,使得行业的风险开始逐步暴露,目前改善和加强行业的监管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金融的自由化浪潮在促进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及由此引发的经济衰退和政局动荡。20世纪90年代爆发的金融危机举其大者有1992年英镑危机、1994--1995年的墨西哥及拉美金融危机、1997~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后面的俄罗斯金融危机等。金融自由化并不意味着放弃监管,相反金融自由化利益的实现需要以监管为条件和保障,但这种监管应是一种适当、必要的监管。  相似文献   

17.
彭思彬 《科技信息》2008,(32):206-206
我国业已建立的银行监管法律体系存在诸多不合理及疏漏之处,主要体现为监管组织法律架构监管效率偏低、若干重要法律制度欠缺等,我国金融立法应对监管组织机构和监管权利进行正确法律定位并刻不容缓对银行监管进行着办完善。  相似文献   

18.
现代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在全面提升银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给银行监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针对信息化条件下的银行监管的法规环境、监管体制、监管信息系统、信息共享、安全监管等问题,提出了制定银行业信息化监管的总体规划、建立健全银行业信息化监管体系、加快银行业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正确处理监管信息共享与安全保密的关系、重视金融信息安全性监管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现代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在全面提升银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给银行监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针对信息化条件下的银行监管的法规环境、监管体制、监管信息系统、信息共享、安全监管等问题,提出了制定银行业信息化监管的总体规划、建立健全银行业信息化监管体系、加快银行业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正确处理监管信息共享与安全保密的关系、重视金融信息安全性监管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创新科技》2020,(2):49-60
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在深刻改变金融业态、重塑金融商业模式的同时,亦带来技术风险、数据风险、垄断风险等新型风险,而传统监管受此影响出现监管法律滞后、监管真空等困境。英国的"监管沙盒"作为一种主动适应型监管机制,凸显主动性、灵活性的监管理念,依靠主动提供"缩小版"真实应用场景和"宽松版"监管环境的"安全空间",支持金融科技企业创新产品、服务、业务模式,能有效协调"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进而实现"促进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防范"之间的平衡。"监管沙盒"中国化的战略构想体现监管思路、推行模式、具体规则、理念调适方面的变革,我国应从近期、中期、远期三个方面强化"监管沙盒"中国化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