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在船舶中应用余热吸附式的研究成果,选择“SITC TAISHAN”号散货船,通过船舶主机在额定工况下的能量衡算,应用当前氨-活性炭吸附式制冷系统COP的经验值,分析了该轮中央空调系统和伙食冷库采用废气锅炉蒸汽驱动的氨-活性炭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可行性.并且,根据氨在SAC-02活性炭上的吸附平衡数据和活性炭吸附床的循环吸附特性,结合“SITC TAISHAN”轮空调机间的结构特点,规划了由废气锅炉蒸汽驱动的9床循环氨-活性炭吸附制冷系统方案,并对系统的关键部件及运行控制方案设计提出了相应措施.该研究将有助于推进船舶余热吸附式制冷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以实际营运船舶额定工况下空调负荷为基准,首先从热平衡角度,分析利用柴油机缸套冷却水余热制冷的可行性.其次以特定船舶中央空调所需冷量为标准,对吸附式制冷系统的核心部件吸附床进行初步设计.最后对吸附单元进行传热传质数值计算,分析吸附床厚度、缸套水流速、硅胶填充密度及硅胶比热容对吸附床传热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原活性炭-甲醇回热型吸附式空调样机的基础上,从工程技术的角度详细阐述活性炭-甲醇回热型吸附式空调样机的改造过程、调试过程以及其中的注意事项.原样机经过结构、水回路、测量控制线等方面的改造和调试后发现,改造后的样机比改造前的样机结构更紧凑,外表更美观.原样机的改造为吸附式空调样机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吸附式制冷装置及太阳能集热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连续制冷吸附式制冷装置的太阳能集热系统。该集热系统可根据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采取不同的运行模式。建立了采用该集热系统的连续制冷吸附式制冷装置数学模型,数值模拟了连续制冷吸附式制冷装置一天中不同时段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热力性能。计算结果表明,该太阳能集热系统可有效地提高吸附剂解吸温度及单位集热面积的制冷功率,实现太阳能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5.
回质型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与构建了太阳能热水驱动的回质型吸附式制冷系统,测试分析了运行参数对系统制冷性能的影响,并在高温季节对系统进行了实验运行.结果表明,采用高效的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合理配置集热器面积,能够稳定地驱动吸附式制冷系统.在16~21 MJ/(m2.d)的太阳辐射条件下,系统的日平均太阳能制冷系数COPsolar≈0.1~0.13.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是对以汽车尾气废热为驱动的吸收式及吸附式制冷方式应用于汽车空调做可行性研究。通过各类汽车的冷负荷计算,以及可回收的尾气废热量计算,选择出适合用吸收式和吸附式制冷方式做汽车空调的汽车类型,并对两种制冷方式应用于汽车作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由太阳能热驱动的吸附式冷热联供系统可以输出温度适宜的冷风和生活用水,且无需冷水回路和冷水驱动水泵,可满足小型化应用的需求.为了探究该系统的运行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对1种由2个吸附床、1个冷凝器和1个重力热管型蒸发器组成的硅胶-水吸附式冷风机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机组的动态运行特性.结果表明,机组能够有效利用62~85℃范围内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冷量为0.95~2.76 kW,制冷性能系数为0.24~0.46,综合性能系数为1.48~2.40,机组单个循环最佳制冷时间为750 s.当驱动热水、冷却水和冷风的进口平均温度分别为85.1℃、29.9℃和29.5℃时,冷风和冷却水的出口平均温度分别为22.4℃和40.1℃.实验结果为高效利用太阳能实现冷热联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吸附床内数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固体吸附式制冷循环工质对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装置中吸附床的传热传质计算过程,并在合理的简化条件下给出了吸附床制冷工质时的模型求解方法。根据文章所建立的方法,可对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装置进行性能动态模拟,并为系统装置的优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太阳能制冷技术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几种主要的太阳能制冷技术,包括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吸附式制冷、喷射式制冷以及其它的几种新型的制冷技术,分析了各种制冷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应用范围,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文章认为如何提高大阳能的利用效率和太阳能制冷技术的实用化是今后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随着绿色建筑的兴起,太阳能吸附式制冷、吸附—喷射式制冷和热管喷射式制冷等技术将会有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的概况及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吸附式制冷作为能有效利用太阳能和工业废热等低品位能源,而又没有环境破坏性的新型制冷技术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从吸附剂-制冷剂工质对的性能、吸附式制冷循环的特性、吸附床的传热传质等诸多方面,在所建立的一些样机上对吸附式制冷系统的性能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目前对一些新型循环的可实现性和系统性能及其稳定性的提高方面还需要作大量的研究,以促进吸附式制冷技术走向实际应用市场.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基本吸附制冷循环的基础上,建立了基本吸附制冷循环热力过程中的各个热量的计算表达式.针对氯化钙氨吸附制冷实验系统的两种典型工况(制冷工况和空调工况),就解吸终了温度和吸附终了温度对制冷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热力计算和分析,明确了空调工况下制冷系统性能更好的原因,并对计算结果从热力学理论角度进行了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2.
系统地阐述了固体吸附式制冷的吸附机理和吸附量方程,并在比较各种吸附量方程的基础上推荐了适合实际情况的两种吸附量方程作为研究吸附式制冷的建模方程;提出了最佳吸附周期的新概念,并对影响其大小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利用高真空重量法测定子凹凸棒粘土吸附剂对水和乙醇的吸附量,得出各工质对的理论制冷量。并通过模拟的制冷实验装置,测定了各工质对的实际制冷效果。  相似文献   

14.
热电制冷装置在船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高效多晶体半导体的出现以及获得高优值系数半导体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热电制冷的广泛应用,其中包括在船舶上的应用。介绍了热电式制冷元件的热电特性,制冷原理和热电多制冷机在船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回热型吸附式空调动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在回热型吸附式空调样机上开展的大量实验,研究了有关时间因素(如回热时间,回质时间,半周期时间等)对样机性能制冷系数COP和单位质量制冷功率SCP的影响,分析了SCP的瞬态特性,实际循环p-T图的特点,从而探索回热型吸附式空调的动态特性,为进一步改进其性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喷射器的性能、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是压缩/喷射式混合制冷循环能否成功地应用于双温冰箱的关键.本文对小型喷射器的设计计算及加工方案和混合循环制冷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细致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了喷射器的增压作用和混合循环的节能作用;同时,说明了小型喷射器的简化加工方案是可行的,两个蒸发器串联设计的混合循环制冷系统是一种变工况适应能力强、运行更稳定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回热型吸附式制冷系统的最优运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吸附式制冷系统中,许多因素影响着系统的实际运行,包括运行工况、实际循环与理想循环的偏离程度、循环周期以及工质对的匹配等等。要进行系统的优化设计,并使系统优化运行,就必须首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文中以连续回热型吸附式制冷系统为例,分析了系统运行的理想循环,以及实际循环偏离理想循环的诸多因素,探讨了系统运行的最优解吸温度和最优循环时间,并以此为依据,完成了最优运行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耦合吸附吸收制冷系统的实现及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吸附制冷系统采用单组分工质作为吸附质导致系统的压力偏高或偏低,且吸附、吸收式制冷效率较低的状况,根据吸收式制冷和吸附式制冷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提出了耦合吸附吸收制冷的新技术;同时分别采用13X分子筛、氯化钙和硅胶作为吸附剂,双组分工质氨一水为制冷工质,在不同脱附温度和氨水含量下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与使用单组分工质一水比较,系统性能系数可提高2倍以上;由于将脱附蒸汽的冷凝过程设计成吸收过程,因而使系统在常压下运行成为可能.该研究结果为高效率低成本制冷机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二氧化碳摆动转子膨胀机的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具有环保优势,近年来自然工质二氧化碳越来越受到关注.但二氧化碳工质应用的跨临界系统存在的最大缺点是节流损失大,导致系统循环性能系数较低.对二氧化碳跨临界摆动转子膨胀机进行了理论分析,为开发高效率膨胀机代替节流阀减小节流损失,提高系统效率提供理论帮助.对膨胀机摆动转子进行了受力分析的研究,建立了摆动转子膨胀机的受力方程,对摆动转子进行了受力计算,结果表明膨胀机的摆杆两侧摩擦力很大,导致摩擦损失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