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疾涩是中国传统书法和绘画的生命之所在,疾涩线条的节律性使中国书法被称为“时间的艺术”从而别具一格,疾涩线条的韵律感确立了中国绘画不同于西方画的最根本之点,疾涩的不同侧重产生了书派风格之差异,疾涩既是技法术语又是艺术审美范畴,它是中国古公款宇宙生命和运动变化的感悟和认知;无论是疾是涩,都是力、势、气三有机统一并发生变化的结果。“疾势涩笔”和“迟中见速”本质上就是阴阳合和“之道。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的教、学、练、考的“线性模式”,提出围绕问题,解决问题,互动探究的“环形模式”。采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看书研究、讨论交流、情感碰撞、思想激发等方法,使每个人都可能既是学生,又是教师;既是问题的提出者,又是问题的解决者。美学知识不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带有生命,富有感情,充分体现这一教学模式的人本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3.
疾涩是中国传统书法和绘画的生命之所在。疾涩线条的节律性使中国书法被称为“时间的艺术”从而别具一格,疾涩线条的韵律感确立了中国绘画不同于西方画的最根本之点。疾涩的不同侧重产生了书派风格之差异。疾涩既是技法术语又是艺术审美范畴,它是中国古人对宇宙生命和运动变化的感悟和认知;无论是疾是涩,都是力,势,气三者有机统一并发生变化的结果。“疾势涩笔”“迟中见速”本质上就是“阴阳合和”之道。  相似文献   

4.
从“五四”以降的70年间,中国新诗生命意识的强弱消长,表现为两条并行的正弦曲线。既是外展和内敛的轮唱,即震聋发聩的涛声和随风飘逝的蛩鸣之间的交替,又是二者强强弱弱的重唱。外展者的生命意识往往具有比较浓重的政治色彩,每有黄钟大吕之声,常常是时代的“主流话语”;而内敛者的生命意识则往往具有比较浓重的个人色彩,每有值得琢磨和把玩的审美意味。  相似文献   

5.
哲学起源于对生命的思索。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曾指出,中国哲学的特质是生命的学问。中国传统生命哲学的基本精神奠基于先秦诸子的哲学探索之中,老子哲学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老子哲学中的生命关怀以“道”为核心范畴,遵循“本源之道”,探究“生命本真”是老子哲学的生命意识的核心命题。  相似文献   

6.
面临教育产业化渐成态势,重新认识和理解构成教育发展基本规律的教育、社会、人三维要素,是准确把握产业教育的基本规律,适应和推进教育产业化之必需。本文探讨了教育产业化给教育、社会、人三大要素带来的一系列新变化:1、教育由事业变为产业,由消费主体变为消费客体,成为市场主体。2、知识经济时代给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动力和基础;市场经济社会给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压力。3、人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既是自然意义上的人,又是社会意义的人,既是教育对象意义上的人,又是社会实践主体意义上的人;既是个体意义上的人,又是群体意义上的人。  相似文献   

7.
孔子思想的形成,很大一部分因素来自老子思想的涵养;老子对孔子的影响,突出体现在“礼”、“仁”、“道”几个核心概念上;老子对孔子的影响,既丰富和发展了孔子思想,同时也使老子思想的传播成了事实。这是我们重新认识孔子思想,检讨中国先秦哲学思想时应特别引起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学习书法既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认同的过程,又是爱国主义思想、民族精神的感悟、升华的过程;既是品行情操、熏陶的过程,又是心理品质培养的过程。也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加强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体会智慧     
雨涵 《科技智囊》2011,(1):85-85
什么是值得我们一生探寻的问题?孔子曰:“朝闻道,夕可死矣。”可见,如果能够闻听到宇宙与人生的根本之道,活一天即抵得上一生的意义,那将是怎样的一种心境!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又可见,这个宇宙与人生的根本之道,只可体悟,  相似文献   

10.
从遗传学角度探讨了糖类与生命起源,讨论了遗传学上的再认识,提出糖类在遗传学上扮演着重要、核心的角色、糖类是生命起源物质,基因是糖类衍生物。生命诞生过程可能是:先有糖类、然后有氨基酸和碱基;磷酸及其盐类既是生命物质的组成部分、也是催化剂,阳光或地热为能源,于是诞生了基因。生命体是分子相互作用、有序组合、自我调控的耗散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