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电脑价格的不断下降,家用电脑正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驶人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如今,有了电灯、电话和电视机的家庭再添上一台电脑已不是什么稀罕事,用家用电脑进行娱乐和接受教育也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正是由于家用电脑的日益普及,“多媒体”一词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言必称“多  相似文献   

2.
据《中国家用电脑市场调查报告》的数据可见我国家用电脑市场和1997年的情况如下:一、我国家用电脑拥有量为161万台(至1997年底为止)。1997年的家用电脑销量为54万台,占PC机总销量300万台的18%,预计1998年家用电脑销量为70万台。二、1997年家用电脑主流机型,在合理价格下,使芯片功能充分发挥为“主流系统”,目前P11芯片十L芯片组十AGP显示卡的支持组合已成为公认的标准配置。奔腾机以49%的市场占有率成为家用电脑主流机型。16MB的RAM配置占43%,CD-ROM和声卡音箱已为基本配置,解压卡占31%,MODEM占35%,说明家用电…  相似文献   

3.
王艳辉  时红 《科技潮》1998,(9):150-150
什么叫家用电脑家用电脑,顾名思义是指家庭用户使用的或用于家庭的电脑。家用电脑与商用电脑的区别大致可以从3个方面来区分:用户群,应用领域与产品特点。从用户群来看,家用电脑用户中既有对计算机软硬件都相当了解的专业高手,也有对计算机一窍不通的门外汉,而商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技术进步和电子设备价格下降,电脑与寻常的家电一样,成为百姓家庭中必不可少的、必备的家电。由于家用电脑与商用电脑有一定的差别,特别是家用电脑的使用环境基本上是自然条件,达不到电脑所要求的使用环境,容易造成各种电脑故障,其中硬盘的故障也不例外。该文重点分析在家庭的环境中使用电脑容易出现的硬盘故障,并做出初步诊断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指标网发布的一项针对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西安六市的调查表明,目前六市四成以上的家庭已经拥有电脑,其中58.7%的家庭是在2000年内新购置的电脑;2001年末,家用电脑在中国大中城市的普及率有望达到70%以上。家用电脑成为新千年城市居民家庭消费热点,且呈现出新的消费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前消费者对家用电脑的需求,有六大趋势:一、高性能和高配置家用电脑为一消费品,消费者要求集实用与娱乐为一体,对电脑的性能要求相对提高,而且亦要求电脑硬件系统的性能和配置达到高水准。二、安全可靠要求电脑的电磁和容量符合家用电器产品标准,可适用于一般家庭的供电系统。三、采用“绿色”电脑技术主要是指节省能源和采用人体工学设计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性。因人们可能长时间使用电脑,为减少疲备感,目前家用电脑正越来越多采用人体工学设计。四、逼真的多媒体效果具备娱乐功能的多媒体,为家用电脑不可缺少的重要功能。但各式各…  相似文献   

7.
马惠 《创新科技》2003,(5):26-26
<正> 方正科技旗下的主营业务——方正电脑,在2002年相对低迷的市场氛围中逆势而上,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销量突破200万台,比2001年的135万台增长了63%。去年第三季度跻身亚太市场第7名、全球第14名,其中,家用电脑以5%的市场占有率名列亚太第2名。方正就像一个作风凌厉的刀客,用独特的姿态在国内电脑市场剖开一道道既宽又深的口子,它用的刀叫——渠道。  相似文献   

8.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掀起了一股购买家用电脑的热潮。许多家庭纷纷拿出并不太宽裕的多年积蓄,兴高采烈地把电脑搬回家。但由于缺乏一些基本的家用电脑知识,因而在使用时步入了下列10个误区: ①买了电脑后,不看说明书,不请教师,自认为电脑也如其它家电一样方便自如。于是不按程序开机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电脑进入家庭的速度呈加速趋势.去年我国这一产品销售达210万台,较上年同期增长8入6%。今年销售将达300万台,比去年再增4成.联想、长城等国产著名品牌机去年春节降价后,已成功地从外商手里抢占了家庭电脑的部分份额.现在,一台国产电脑从生产到实现销售大致在周天内即可完成.由于电脑产销已步入成熟期,市场货源稳定,单位和个人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为适应新一轮市场竞争的需要,部分厂商正策划新一轮降价措施.据业内人士预测,国产电脑售价今年可望下跌25K左右.国产电脑售价今年可望下跌25%左右  相似文献   

10.
去年以来,在京、津、沪、穗等大城市,家用电脑逐渐成为热门话题。翻开报纸或打开电视,"电脑学习班"、"跟我学电脑"随即跳入眼帘;走在大街上,电脑公司、商店的招牌耀眼醒目。电脑普及热正在中国升温。走进寻常百姓家普及家用电脑,对现代家庭无疑是一次革命。拥有电脑,人们可以用它管理家政和财务,也可以用来写作、翻译、炒股票,受益远远大于录像机、音响等家电产品。家用电脑又是一种智力投资,能培养孩子应用计算机的  相似文献   

11.
网络消费是那些已经拥有家用电脑和即将购买家用电脑的家庭所面临的一种消费,对已经曾及的电话和平民化的大哥大来说,网络消费则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一是家庭既要有经济实力和知识实力,否则电脑网络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二是只会出现在部分知识型家庭,与电话、大哥大形成家庭消费的金字塔,电话在底层,大哥大居中,网络消费在顶层;三是大部分计划网络消费的家庭已经具有电脑消费、电话消费、大哥大消费。在这个基础上探讨网络消费,不过是在家用电脑和电话、大哥大消费上的一次升级。  相似文献   

12.
一、美国因特网购物初具规模美国是因特网的发源地,也是电脑应用和上网最普及的国家。美国与因特网联网的电脑到1997年初已有110万台,占世界总数的6成以上(现在不下1500万台)。网络用户有3000多万,占全球的一多半。美国家庭近几年  相似文献   

13.
彭俞  肖莉 《科技信息》2011,(8):232-232
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电脑作为信息传递的主要工具,和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密。家用电脑的用户群大多是对电脑不很精通的家庭用户,它一直以来是高新技术的代表,用户会对高科技有一定的距离感,这就要求对家用电脑的交互设计做出改进。根据对家庭使用环境的调查,现在的电脑大都放在书房或者卧室内,这主要是因为近几年来出现的媒体中心电脑仍然不能满足客厅全能应用环境的需求,而分体式电脑正式为达到这一要求,强大的性能,低调的外观正好满足了人们对媒体中心电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科技潮》1999,(3)
喜也好,悲也好,1998年终于过去了,虽然中国电脑市场受亚洲金融危机、机构改革、百年不遇的洪水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战果不如预期,但其增长的势头不容轻视。尽管如此,去年的电脑市场对于连年增长率超过50%的中国电脑业来说可谓一针清醒剂,迫使我们不能不重新审视一下中国的电脑厂商该何去何从。在最近的一次市场调查中,在被问及家庭没有购买电脑的主要原因时,有40.3%的用户表示因为电脑知识的欠缺,有36.9%的用户表示电脑的用处不大。而慧聪商情在全国范围内针对2000多个电脑家庭用户,就目前家用电脑的功能应用情况进行的调查结果更让人深思。这次调查采取了让用户自己评定赋值的方式,问卷针对家用电脑的办公、教育、娱乐、生活百科、网络通讯5大功能,并把每一类功能细分成若干子功能,让被调  相似文献   

15.
继彩电、电话、空调之后,电脑又成为城市家庭投资的“热点”。如何选择价格合理、配置适当的电脑,已成为许多购买者关心的事。本文就家用电脑的构成、配置、品牌和如何选购等几方面进行叙述,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科技潮》2004,(1)
[全球最大的电脑设备生产基地]全市有2800多家企业从事电脑资讯产业,能配齐一台整机电脑95%以上的零配件。[世界电脑机箱的最大产区]清溪镇生产电脑机箱1500万台,占全球份额的30%,居世界各产区之首。[8种电脑资讯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石碣镇生产电源供应器(年产量6960万台)、电脑键盘(年产量1800万台)、碎纸机(年产量229万台)、变压器(年产量3.89亿个)、轴向引线瓷质电容器(年产量80亿个)、圆柱型电阻器(年产量100亿个)、压敏变阻器(年产量20亿个)、多层片状电感器(年产量40亿个)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全国最大的外资家具制作基地]大岭山…  相似文献   

17.
家用电脑是目前电脑市场的热门话题,本文针对家用电脑的发展,进程凤及对电脑认识的误区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歌迷fans聊吧     
老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电脑、网络逐渐进入了我们的家庭。你的家里有电脑吗?关于小学生使用电脑的问题,你又是怎样想的呢?SOS:我向爸爸提出买一台电脑,可爸爸就是不同意,说会影响学习,还会使眼睛近视!吧友们,你们的看法是什么呢?我这个年纪用电脑到底合适吗?揭阳市小越1王烁然:有电脑可以,过分沉溺不可以!  相似文献   

19.
多媒体家用电脑以其集家教、娱乐、办公自动化于一身的特点,成为继彩电、音响之后的又一家用电器的消费热点。由于其进入家庭的时间短,人们认识不足,导致重硬件轻软件,给一些电脑消费者带来  相似文献   

20.
今年的家用电脑会是什么样的呢?微处理器的不断更新和运算速度的不断提高,很多高品位的家用软件应用成为可能,而芯片价格的逐步跌落又又使高性能的PC得以进入寻常百姓会。对于更多的把电脑放入今年购买计划的家庭来说,这是令人关心的话题。 电脑辅助教育是望子成龙的父母们购买电脑的首要目的。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在电脑上学习,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活泼,电脑带来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