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玉奎 《科技资讯》2010,(1):188-188
牙髓干细胞是存在于牙髓组织中的一种成体干细胞,具有高度增殖、自我更新的能力和多向分化的潜能。牙髓干细胞的研究对牙组织工程和牙齿的再生将产生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再生医学作为相对较新的学科之所以被寄予厚望,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之所以说"新",举个例子,Regenerative Medicine创刊于2006年1月;而"很大程度"则是要强调再生医学的多学科性,比如它还需要生物工程技术。从某种程度上讲,"干细胞研究"和"再生医学"这两个词没有差别。上个月,威康信托和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宣布要在剑桥斥资1200万美元设立一个干细胞所,新的实验室计划占地约80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3.
牙齿的重生     
对干细胞的研究打破了生物学的又一项禁忌。英国和日本进行的实验表明,任何年龄段的人,其牙齿都可以再生。其关键在于,在成年人的口腔里再造出新生儿般的口腔环境。  相似文献   

4.
叶青 《广东科技》2015,(5):20-21
<正>2006年以来,诱导多能干细胞成为干细胞领域的研究热点。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发现有望克服干细胞治疗面临的伦理学争议和免疫排斥问题,被认为是再生医学领域最为理想的供体细胞来源。利用诱导多能性干细胞进行细胞药物研发、药物筛选将会为多种疾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然而,在体细胞"变身"多能干细胞研究过程中,还有大量  相似文献   

5.
诱导式多能干细胞具备人体胚胎细胞和成熟细胞两种干细胞在医学应用方面的优点,但是其培育过程却十分困难且低效。巴塞罗那再生医学中心的科学家采用新方法,用一根头发就可以获得诱导式多能干细胞,将这种细胞培育过程效率提高了100倍,而且这种多能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发育的多样性与胚胎细胞不相上下。  相似文献   

6.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前沿与热点。近年来,涌现出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将干细胞研究推向新的历史阶段,为再生医学的发展带来深刻变革。本文分析体内外不同来源的干细胞在再生医学的治疗应用、小分子化合物在细胞命运转变机理研究和功能性细胞获取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前景,讨论了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在临床治疗应用的安全性与规范性。  相似文献   

7.
正来自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的博导左为带来的"成体干细胞与器官再生医疗"项目获得一等奖。左为团队主要成员由4名海归博士组成,他们发明了全球领先的"成体干细胞分离、扩增"专利技术,实现了世界上首例"人类肺脏在体内的再生",科研成果2015年在国际期刊《自然》(Nature)上进行部分发表。  相似文献   

8.
由于成年心肌细胞通常不能再生,严重的心肌损伤会导致心肌不可逆的重构坏死, 从而发生心功能失调. 干细胞再生治疗为心肌再生提供了很好的策略. 为了寻找合适的干细胞类型, 促进心肌再生, 有效改善心功能, 需要更好地了解心肌修复和再生的分子基础. 已有研究发现多种干细胞可促进心肌再生. 描述了骨髓干细胞的促血管新生及心肌分化的能力在心梗治疗中的作用, 还讨论了心脏侧群干细胞以及诱导型多能干细胞在心肌再生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 所阐述的最新数据有利于拓展干细胞治疗的有效潜能及临床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一个中美合作科研小组报告说,他们将人类神经干细胞移植到实验鼠脑部,然后用电场引导,成功使干细胞摆脱化学信号的影响,"逆流而上"移动到特定区域。如何让干细胞准确移动到人体中需要修复的部位,是再生医学研究的一大难题。新技术有望大大提高向受损部位投放干细胞的效率,帮助开发治疗中风、脑外伤、脑部病变等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改进溶液除湿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应用太阳能光伏再生的方法.通过离子交换膜分离溶液中的溶质与水分,从而再生除湿溶液,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提供再生过程所需的能量.对光伏驱动的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的再生原理与系统流程进行了介绍,建立了除湿再生部分的模型,对各部分进行了质量能量平衡的分析,并将新方法与传统光热再生方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新方法减小了高环境湿度的不良影响,提高了稳定性;新方法减少了系统对环境的污染;与有热回收的传统方法相比,新方法的性能与之相当,与无热回收的传统方法相比,新方法系统性能高出20%以上,在太阳辐射不足的情况下,新方法的再生性能可达到传统热再生方法的2倍以上.  相似文献   

11.
国际资讯     
正1"喜马拉雅雪人"其实是熊?高大魁梧,浑身长满毛发,像人一样直立行走……在很多对世界自然之谜感兴趣的人心中,生活在喜马拉雅山脉的"雪人"是个传奇般的存在。探险家和当地山民不时能够发现一些神秘的大脚印,以及疑似雪人留下的毛发、骨骼、牙齿、粪便等物证。不过据英国《卫报》报道,研究人员经过对牙齿和毛发等物品的DNA研究发现,其中八件来自熊,另一件更让人无语,不过是狗的牙齿罢了。除奇异动物中心等民间机构对雪  相似文献   

12.
将恒河猴牙髓剪碎,用酶消化后培养获得恒河猴牙髓干细胞,用细胞免疫荧光的方法鉴定干细胞表面标记基因的表达,对分离的细胞进行成脂成骨的诱导,同时将细胞与支架混合后移植裸鼠皮下.结果发现,分离的细胞能持续传代,能被条件性地诱导成脂和成骨,能表达CD146,OCT4,SSEA4,STRO1等干细胞的标记基因,细胞与支架移植体内能分泌形成牙本质.结果表明酶消化法能够成功分离恒河猴的牙髓干细胞,该细胞在体内能分化形成牙本质.实验结果为该细胞进一步作为种子细胞用于牙齿再生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人称"眼科一把刀"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眼科医院院长刘奕志是我国白内障微创手术的开创者,他32年来致力于重大致盲眼病防治和研究工作,已为20万例白内障盲人复明。他和团队利用内源性干细胞原位再生出透明晶状体,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人体有生理功能的实体组织器官再生,并成功应用于临床治疗先天性白内障,开辟  相似文献   

14.
关键词     
《华东科技》2012,(2):8-9
"临床级"干细胞近日,英国科学家已成功制取了质量一流的"金标"干细胞,此前在人体上进行的胚胎干细胞试验一直使用质量较低的"研究级"干细胞,它们是经过处理后被重新定为"临床级"的,在2012年底前就可以提供给研究人员用于临床试验,这可能引发一波治疗退化性疾病的新方法。千万亿次计算机系统1月19日,经过3个多月的试运行,我国  相似文献   

15.
科技前沿     
正编辑圈点:一些病毒能够逃避免疫系统,成为人体内的"黑户",对健康不利。干细胞"师夷长技"后更加"狡猾",更适合充当人体组织愈合的优质材料。干细胞借助基因工程"隐身"日前,美国维克森林浸礼会医学中心再生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基因工程修改了一种干细胞,使其表达一种常见疱疹病毒的蛋白质,从而能躲避免疫系统攻击,大大提高了存活率。研究人员通过帮干细胞"隐身",让体内天然"杀手"T细胞和免疫系统对它  相似文献   

16.
 利用内源性干细胞进行组织器官的修复和再生是再生医学研究的最终目标。婴幼儿白内障是幼儿致盲性眼病的首要病因,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本研究组从哺乳动物内成功分离并获得了晶状体上皮干细胞,证明Pax6和Bmi1是维持其分化和自我更新的关键因子,并以保留内源性干细胞为目标,设计了全新的白内障术式。相较于传统术式,新术式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内源性干细胞、基底膜和微环境,在新西兰兔、食蟹猴和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内实现了功能性晶状体的再生。研究结果为白内障提供了全新的治疗策略并为组织再生及内源性干细胞的应用提供了全新的范例。  相似文献   

17.
微科普     
《杭州科技》2014,(6):6-7
<正>创新杭州:【干细胞疗法或能让脱发再生】为了拯救三千烦恼丝,加拿大研究人员搬出了"高大上"的干细胞!他们在成人头发毛囊中鉴别出一种皮肤干细胞,通过药物刺激使其能补充或复原与诱导毛发生长有关的细胞。该发现为治疗因受伤、烧伤、疾病或年老而造成的脱发提供了新思路。果壳网:【"坏碳水化合物",可能也没那么坏】如果你对健康饮食比较关注,应该知道碳水化合物分为"升血糖能力高"和"升血糖能力低"两种。前者一般指白面包片、甜饮料等食物,曾一度被认为是"坏碳水化合物"。但最新研究发现,血糖生成指数对心脏健康的影响,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明显。  相似文献   

18.
1什么是干细胞?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是机体的起源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祖宗细胞.是"干什么都行"的细胞.人类个体的发生发育过程实质就是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增殖分化过程.人类寄希望于利用干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在体外繁育出组织或器官,并最终通过组织或器官移植实现对临床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涡虫因其拥有非凡的再生能力,成为实验室再生研究的一种常见模式动物.涡虫身体被切割后残存的任意部分都能再生出缺失组织,即使是小到虫体1/279的片段也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再生出一个完整的个体,其中头部再生的研究更是备受关注.涡虫头部再生不仅是普通的组织再生,还包括一个功能完整的中枢神经系统再生.本文主要综述了涡虫头部再生的最新研究进展,阐明了涡虫在身体中线区域通过构建新的组织中心-前极,引导干细胞迁移,完成头部再生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同时详细介绍了涡虫体内全能干细胞和功能干细胞的区别及它们分别在再生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在狗与狗之间以及狗与人之间的互动中,可能都有阶级的存在。或许在狗狗们的眼中,人其实是"领头犬"相信大家都听过"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这句话,可是,那些同时养两条或更多条狗的人群中有人观察过狗之间的互动吗?最近,有两个研究团队的发现,可能要改写"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这句话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