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围绕着日内瓦限制中程核武器谈判问题,苏美两国领导人展开了一场“建议”竞赛。继8月26日安德罗波夫抛出关于欧洲导弹问题的裁军“新建议”(见本刊19期《新瓶旧酒——评安德罗波夫的裁军新建议》一文)之后,里根于9月26日在38届联大上也提出了一个“新建议”。其内容是:(一)如果苏联同意美苏中程核导弹的全球限额相等,美国只要求在欧洲地区双方导弹数量相等,对苏在亚洲地区部署的导弹,美只保留在别处部署的权利;(二)美同意把运载核武器的中程轰炸机列入谈判内容,考虑  相似文献   

2.
欧洲导弹之争在1983年有以下特点:第一,美苏双方都把谈判当作削弱对方、掩护自己扩军的手段,各不相让,这是日内瓦谈判失败的根本原因。苏千方百计要阻止美部署导弹,旨在保持其既得优势并使欧美防务脱钩,以便对西欧进行政治讹诈,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美  相似文献   

3.
新事 新言     
《世界知识》2008,(8):11-11
“普京和布什选择了让克里姆林宫和白宫的关系陷入暧昧状态。而不愿让围绕未来北约扩大和美国在欧洲部署导弹的冲突作为二人关系的结束。”  相似文献   

4.
<正>2月4日,习近平主席同来华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会谈结束后,双方发表《关于新时代国际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声明》。声明特别提到,“双方敦促美国积极回应俄方倡议,放弃在亚太和欧洲部署陆基中程和中短程导弹计划”。美自2019年正式退出《中导条约》以来,频频释放将在欧洲和亚太地区部署新的陆基中程和中短程导弹的信号,  相似文献   

5.
问题重趋突出八十年代上半期,欧洲中程导弹的部署与反部署之争曾是美苏争夺核优势和争夺西欧的焦点。这场斗争牵动整个东西方关系和美欧苏三角关系,直接影响西欧有关国家的外交和内政,是当时欧洲局势中最突出的问题。 1983年底,美苏关于欧洲中程导弹的谈判破裂,美国如期实施1979年12月北约制定的部署计划,开始在西德、英国、意大利部署第一批潘兴II式导弹和巡航导弹。苏联中断所有美苏军备挖制谈判,并采取  相似文献   

6.
科尔7月4—8日的莫斯科之行,是继1955年阿登纳之后西德第一位保守党总理访苏,也是苏联领导人安德罗波夫上台后接待的第一个北约国家政府首脑。这次访问是在美苏日内瓦中程核武器谈判陷于僵局,北约计划在西欧部署美制新型中程导弹的日期日益逼近,东西方关系更趋紧张的背景下进行的。访问头一天,苏方临时通知德方,安德罗波夫由于“个人的原因”,不能按商定的日程于当天会见科尔,也不主持当晚的欢迎宴会。这一切,都给这次访问增添了戏剧性,因而更加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7.
1983年被称为“欧洲导弹年”,意思是说美苏中程核导弹之争是西欧形势的焦点。确实,这一年里美国、苏联、西欧三方围绕着美苏日内瓦中程核武器谈判进行了一场复杂的斗争。美国想用手中的“纸导弹”压苏联把SS—20导弹削减到零,或者使双方拥有相等数量的中程导弹。苏联则坚持自己应拥有相当数量的SS—20导弹,不允许美国  相似文献   

8.
11月23日苏联代表退出了苏美日内瓦中程核武器谈判。这场从1981年11月30日至今为时两年的谈判搁浅了。两年中间,双方共进行了六轮会谈,开会111次,但没有取得结果。根据北约的双重决议,谈判达不成协议,西欧5个国家将从1983年底起,在5年内部署108枚潘兴Ⅱ导弹和464枚巡航导弹。西德议会11月22日已经批准在西德部署导弹的计划。现在美已着手在西德、英国、意大利部署第一批41枚导弹。美苏围绕着要不要部署导弹的斗争已经结束,下一阶段的斗争将围绕着部署多少进行。  相似文献   

9.
“零点解决方案”亦称“零的选择”。原意是双方都不要搞中程导弹。这个方案最早是今年7月西德社会民主党主席勃兰特访问苏联同勃列日涅夫会谈时提出来的,据说勃列日涅夫对此曾表示有“很大兴趣”。但对这个方案的解释各不相同。西德总理施密特和外长根舍认为,“零点解决方案”应是苏联销毁已经部署的250多枚SS-20导弹,在此前提下北约可以放弃部署潘兴Ⅱ和巡航导弹的计划,如苏联只把其SS-20导弹从欧洲部分移至乌拉尔以东,西方不能接受,因为它仍可以击中西欧目标。勃兰特则主张,只要苏联把其针对西欧的  相似文献   

10.
苏联方案名称(提出时间)冻结方案(1981.11.30)主要内容在首轮谈判中正式提出,要求美苏部署在欧洲的中程核武器冻结在原有水平上.分阶段裁减方案(1982.2.3)勃列日涅夫接见社会党国际代表时宣布,建议美(包括西欧盟国)苏将各自部署在欧洲的约1,000件中程核武器进行对等裁减.第一阶段到1985年,各减三分之一,分别保持600件;第二阶段到1990年,双方再减三分之一,各保持300件.  相似文献   

11.
零比零     
美国曾提出一个所谓零点方案,即美苏双方都不在欧洲设立中程导弹。如果苏联拆除其 SS-20、SS-4和 SS-5导弹,美国就不部署潘兴Ⅱ和巡航导弹。此后,苏联又提出  相似文献   

12.
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夹在美国与俄罗斯之间——在过去的一年中,美国执意要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俄罗斯则持强硬的反对态度。夹在它们之间的导弹部署地波兰在积极配合美国的同时,又不能不顾及俄罗斯的威胁。于是,以导弹防御系统为主轴,美国、波  相似文献   

13.
西方报刊认为,1983年对欧洲来说是“关键的一年”。因为北约1979年的“双重决议”(即一面在欧洲部署中程导弹.一面同苏联谈判)规定,美苏限制中程核武器的日内瓦谈判如果到年底达不成协议,北约将开始在西欧部署572枚美国潘兴Ⅱ式导弹和地面发射的巡航导弹。而美苏日内瓦会谈自1981年11月底开场以来,迄去年圣诞节前休会,共开会55次,实际却毫无进展。随着新的一年到来,双方的争斗变得空前尖锐起来。  相似文献   

14.
“葛罗米柯色彩”更浓安德罗波夫政权诞生已有半年,苏联外交是否有变?我的结论是,基本上未见大的变化。一是因为时间太短。安德罗波夫总书记首先要巩固其权力基础,把人事和经济等内政问题放到优先地位,这是理所当然的。他的前任也是在执政六、七年之后才确立“勃列日涅夫外交”的。安德罗波夫展开“葬礼外交”之后,只出过一次国,即年初去布拉格参加华约组织首脑会议。他在机场迎送的外国元首也只有一个,即5月初访苏的东德党总书记兼国务委员会主席昂纳克。现政权的外交路线之所以仅仅继承或延长勃列日  相似文献   

15.
上海读者赵炳文来信询问:什么是“零点方案”、“双零点方案”、“全球零点方案”?其间的联系如何?现简复于下。“零点方案”1981年11月18日,在美苏限制欧洲中程核武器谈判前夕,美国总统里根在全国新闻俱乐部演讲时说:“如果苏联愿意将其在欧洲部署的SS—20、SS—4和SS—5导弹全部撤除,美国就取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勃列日涅夫在苏联工会十七次代表大会上宣布,苏联单方面暂停在欧洲部署中程核武器。苏联宣传机器立即全力开动,把这项建议吹嘘为“裁军的良好榜样”,是“对爱好和平活动的重大贡献”,等等。其实,只要深入分析当前形势和苏联建议的实质,就不难看出,它不过是苏联的一个以退为进的和平攻势;同时,它又是苏联霸权主义者虚弱本质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正>自8月2日宣布退出《中导条约》以来,美国已正式启动退约之后的"研发—部署—实战应用"连锁进程。8月19日,五角大楼宣称在美本土试射了一枚常规陆基巡航导弹,导弹在飞行500多公里后准确击中目标,这是美军在退约后首次试射条约限制的陆基中程导弹。美新任国防部长  相似文献   

18.
今年11月12日在苏共中央非常全会上,68岁的安德罗波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成为勃列日涅夫的继承者。尤·弗·安德罗波夫1914年出生在北高加索的纳克茨卡娅(现属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的一个铁路职员的家庭。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反革命全球战略重点,正在从欧洲轉移到亚洲。美帝国主义在扩大侵越战爭的同时,还在整个亚洲加紧战爭部署。从东南亚到东北亚,到印度洋,美国到处新建和扩建基地、拼凑新的侵略体系,张牙舞爪,磨刀霍霍,准备把侵略战爭扩大到整个印度支那和中国。敌人在磨刀,我們必須加強战备。下面的几則小知識,介紹了美帝国主义加紧战争部署的一些新动向,供讀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苏美研制、发展中程导弹的竞争愈演愈烈。苏联已在西部地区部署了200多枚对准西欧重要目标的SS—20导弹,目前正以平均每周一枚的速度继续部署。1979年12月,北约组织决定,从1983年起在西欧部署108枚美国的潘兴Ⅱ型中程导弹和464枚巡航导弹(其中在西德部署108枚潘兴Ⅱ导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