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拌沥青混合料与传统的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其拌和碾压温度相对较低,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和废气的排放,并具有较好的路用性能,是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型道路材料,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温拌沥青混合料在发展应用中不可避免地碰到了一些问题。为了促进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推广应用、实现道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总结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特点,分析了温拌沥青混合料原理和现状,重点论述了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先进的温拌沥青技术可以使温拌沥青混合料达到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本文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并对比了掺加RH温拌剂前后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指标的变化。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在沥青中加入RH温拌剂后,沥青的高温黏度显著降低,130℃的4%RH+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与160℃的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指标相当。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橡胶沥青路面技术有湿法和干法两大工艺。湿法工艺是指将废轮胎橡胶粉加入沥青中,在高温条件下搅拌均匀而形成的具有改性沥青特性的橡胶沥青。干法工艺是指将橡胶粉直接加入集料中,然后喷入热沥青拌制成橡胶沥青混合料,这种方法对沥青路面性能改善效果不明显,未能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一、橡胶沥青工艺参数对混合料性能影响方面的研究1.  相似文献   

4.
目前橡胶沥青路面技术有湿法和干法两大工艺。湿法工艺是指将废轮胎橡胶粉加入沥青中,在高温条件下搅拌均匀而形成的具有改性沥青特性的橡胶沥青。干法工艺是指将橡胶粉直接加入集料中,然后喷入热沥青拌制成橡胶沥青混合料,这种方法对沥青路而性能改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路面的铺筑方式主要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温拌沥青混合料及冷铺沥青混合料铺筑等方式,不同的铺筑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其社会经济效益与路用使用效果之间会产生诸多矛盾。基于上述问题,本文,笔者对于热铺、冷铺以及温拌铺筑沥青路面3种主要铺筑方式的其路用效果及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于实际路面铺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一、常见路面铺筑方式1.热拌铺筑。将沥青加热到一定温度(120~130℃),然后与矿料在高温(150~180℃)下均匀拌和,最后高温摊铺、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温度与氯盐侵蚀作用对温拌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氯盐溶液对温拌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不同温度条件下冻融循环,进而进行劈裂疲劳试验测试其疲劳寿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温拌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随氯盐浓度的增加、冻融循环温度的降低或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其中在温度方面其下降到-10℃后疲劳寿命下降速率加快,在冻融循环次数方面其超过5次后疲劳寿命下降速率加快;氯盐浓度、冻融循环温度和冻融循环次数均对温拌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有显著影响,且氯盐浓度影响程度最大,而冻融循环温度和冻融循环次数影响程度相当。  相似文献   

7.
为了增强隧道路面沥青材料的防火阻燃性能,同时降低沥青路面铺装时的摊铺碾压温度,通过向基质沥青中掺加阻燃剂和温拌剂制备阻燃温拌沥青结合料,并对其各项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阻燃剂和温拌剂的加入可以增强基质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同时降低沥青的易燃性能。  相似文献   

8.
旧沥青混合料的再生利用技术有热拌法和冷拌法两种.相比较而言,冷拌法具有耗能低、污染小等特点,因此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旧沥青混合料的冷拌再生一般分为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将温度为60℃、粘度范围在2000~5000mm2/s的溶剂型轻质沥青掺到旧沥青混合料内,对旧沥青结合料进行"化学"改性;第二种则是向旧沥青混合料中掺加新的结合料--乳化沥青.从环保角度来讲,使用溶剂并不理想,且溶剂挥发或蒸发后留下的沥青较软,仅适于轻型交通的道路;而乳化沥青技术和施工工艺由于综合考虑了环保和实际应用的因素,因而在我国已经成熟并得到普及.  相似文献   

9.
旧沥青混合料的再生利用技术有热拌法和冷拌法两种。相比较而言,冷拌法具有耗能低、污染小等特点,因此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旧沥青混合料的冷拌再生一般分为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将温度为60℃、粘度范围在2000~5000mm^2/s的溶剂型轻质沥青掺到旧沥青混合料内,对旧沥青结合料进行“化学”改性;第二种则是向旧沥青混合料中掺加新的结合料——乳化沥青。从环保角度来讲,使用溶剂并不理想,且溶剂挥发或蒸发后留下的沥青较软,仅适于轻型交通的道路;而乳化沥青技术和施工工艺由于综合考虑了环保和实际应用的因素,因而在我国已经成熟并得到普及。  相似文献   

10.
程恒 《河南科技》2013,(16):14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道路交通中的技术应用,道路与环境的协调统一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黑色沥青路面和白色水泥路面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化道路交通发展的需求。"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许多厂家开发出了温拌沥青混合料,通过外加材料来降低沥青的高温黏度,在降低了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温度的同时不影响其路用性能。这种技术不仅防止了因施工温度控制不当导致混合料颜色的破坏,而且可以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1.
李昊 《河南科技》2013,(10):157-158
随着公路工程的不断发展,路桥工程数量不断增加,也对公路工程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是公路工程中的常见路面,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水平,与整个道路施工工程的质量息息相关,也直接关系到道路建成使用后的行车舒适度和安全水平。本文结合作者自身工作实践,从沥青混合料选材、拌合、配合比设计、运输、摊铺和碾压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以期加强对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确保符合工程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2.
周欢 《河南科技》2024,(2):75-79
【目的】为研究速强常温沥青混合料在低等级公路养护中作为结构层混合料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施工相结合的方法,从速强常温沥青混合料原材料的制备和优选、配合比设计、性能试验及工程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速强常温沥青混合料AC-13的生产配合比1#∶2#∶3#∶细集料∶矿粉=38∶16∶10∶34∶2,油石比为5.7%(复合改性乳化沥青10%),用水量2.4%,固化剂2.0%。混合料的成型强度、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及水稳定性能基本达到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水平,满足提前开放交通的要求。【结论】提出了速强常温沥青混合料罩面施工工艺流程,工后检测均满足规范要求。速强常温沥青混合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在低等级公路养护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乳化沥青是优良的道路建筑材料,在公路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沥青混凝土路面中的透层、粘层和封层;基层处治;厂拌、就地冷再生以及温拌沥青混合料。乳化沥青是由沥青经由高温剪切,形成微小的沥青液滴,在乳化剂的帮助下分散在水介质中,其颗粒大小一般在1~20μm,颗粒粒度分布是其重要的工艺参数,它与沥青温度、水温度、磨机转速以及乳化剂类型等工艺配方密切相关,是乳化沥青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参数。它对乳化沥青的工程性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如分裂时间、破乳时间、粘度、储存稳定性以及乳化沥青在集料表面的分布形态等。  相似文献   

14.
公路路面施工选取橡胶沥青,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沥青高低温性能,还能达到减缓沥青路面老化的目的。为此,进一步研究废旧胶粉沥青的应用。本文在充分了解橡胶沥青混凝土机理的基础上,对干拌法橡胶沥青混凝土试验路铺筑施工进行分析与探究,以期全面提升公路路面施工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不同废旧沥青混合料掺量的水泥稳定碎石进行振动击实试验研究,测定其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干缩试验,确定最佳水泥掺量并对比分析废旧沥青混合料掺量对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分析,确定最优混合料掺量,研究其抗压强度、温缩等长期性能的发展规律。结果表明,30%废旧沥青混合料掺量和5%水泥掺量的水泥稳定碎石,不仅可以保证基层的强度,有利于基层早期强度形成,而且具有较好的抗温缩性能,可以作为基层铺设材料。  相似文献   

16.
自应力除冰雪沥青混合料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自应力除冰雪沥青混合料的机理,通过体积设计法研究了掺加橡胶颗粒的自应力除冰雪沥青混合料的级配以及施工工艺,分析了掺加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达到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丁彩莲 《河南科技》2013,(11):131-132
随着城市化交通建设加大,沥青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市政路面建设中。近年来,由于地质、环境以及车流量等因素影响,对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以及平整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我国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对路基、路面基层、摊铺、混合料热拌、摊铺、碾压对混凝土平整度的影响以及防治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二兵 《河南科技》2013,(17):62+66
为了研究纳米改性沥青的性质及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采用针入度、软化点、延度、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分析纳米材料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材料可以较大地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纳米材料S在2%掺量时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硫酸盐侵蚀作用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衰减规律,配制硫酸盐溶液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干湿循环模拟侵蚀,进而就其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进行试验研究,并与清水侵蚀试件比较,研究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硫酸盐质量分数、干湿循环次数和混合料类型对其抗硫酸盐侵蚀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盐侵蚀能明显使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衰减程度增加,且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硫酸盐浓度或干湿循环次数增加时衰减程度更大;硫酸盐侵蚀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造成的衰减程度依次减小;SMA-13沥青混合料抗硫酸盐侵蚀能力优于AC-13。  相似文献   

20.
新旧沥青混合效率与其混合条件有关。本文主要研究拌合时间、拌合温度与温拌剂对新旧沥青材料混合效率的影响。室内试验所用集料中粗集料为新料,细料为回收料。试验中先将粗集料、回收料与新沥青拌合,拌合完成后把裹覆有沥青的粗细集料分开,分别抽提回收沥青,采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和凝胶渗透色谱试验测试沥青的流变特性和力学特性。研究发现:拌合时间对新旧沥青混合效率影响有限、拌合温度影响显著、温拌剂对提升其混合效率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