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提出一种具有2个传输零点的高温陶瓷梳型带状线滤波器.该设计的新颖性在于提出了矩形金属化孔代替传统矩形杆状的带状线结构.在利用这种结构设计的四分之一波长谐振器中,通过增加其矩形金属化孔的厚度,能够有效地增强其无载品质因数,从而降低滤波器的插入损耗.研究发现,矩形金属化孔结构设计的滤波器相比传统带状线结构具有较低的差损.同时滤波器的高阻带能够产生2个零点,增加阻带抑制和通带选择性.为了验证所提出的结构,设计了一款二阶滤波器,其测试与仿真结果较吻合.测试结果表明,滤波器具有低插损和小尺寸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变容管电调谐微波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梳状线结构的变容管电调谐微波带通滤波器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推导出新的输入、输出耦合网络的参数条件,以补偿电调谐带通滤波器的谐振器之间电磁耦合随不同频率的变化;并给出了清晰的设计公式;推导出使电调带通滤波器的绝对带宽或通带回波损耗在调谐频率范围内变化最小时,梳状线谐振器的电长度应满足的条件.同时根据这一理论设计实现了一个用微带实现的梳状线变容管电调谐带通滤波器.本滤波器的调谐范围是1200~1400MHz.测试结果,和理论设计非常一致.  相似文献   

3.
为了灵活扩大通信容量,设计了一种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cascade long period fiber grating, CLPFG)结构的光纤梳状滤波器,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重点讨论了光栅周期、光栅长度、间隔光纤长度和光栅段数等级联光栅参量对梳状滤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间隔光纤长度和光栅段数能够有效调谐信道3 dB带宽和信道间隔;通过优化设计,可以实现对称性和非对称性梳状滤波器的设计.这种梳状滤波器具有结构紧凑、工作带宽大、信道带宽及设计灵活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射频带通调频滤波器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了几种可调滤波器的设计方案优缺点,优选出PIN开关电容阵列调节电容带通滤波器的最佳设计方案.通过研究抽头耦合输入梳状线滤波器的设计方法,改进级间耦合方式,并使用微波EDA仿真软件的高效设计和优化功能,设计出一种高性能的带通梳状线滤波器.在内部解码/驱动电路的控制下,滤波器能够在频带内实现10μs级的频率调谐,并保持良好性能的可靠性.实验表明,调频滤波器测试结果与仿真曲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针对超宽带滤波器插损较大、阻带较窄的问题,提出一种曲折型缺陷地结构小型超宽带滤波器的设计方法.首先,在金属地面上开曲折型缝隙,得到曲折型缺陷地结构;然后,依据曲折型缺陷地平行耦合线和传输线的结构特点,分别构造它们的等效电路模型,再结合HFSS仿真来验证电路模型的正确性,推导出结构尺寸与等效电路元件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出曲折型缺陷地平行耦合线具有超宽带特性和曲折型缺陷地传输线具有低通高选择性的结论.结合这两种结构的优点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具有宽阻带的超宽带滤波器.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缺陷地结构和复合左右手传输线(CRLH)结构的超宽带滤波器相比,该滤波器具有插损小的特点,其带内最大插损仅为0.88 dB,阻带抑制在11.75~20 GHz范围内均小于-30 dB.  相似文献   

6.
基于慢波开环谐振器的双模微带滤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一种新型的基于慢波开环谐振器的双模微带滤波器.该滤波器采用长度变化的微扰方式,增加了开路枝节线作为容性负载,实现了滤波器的小型化设计.与传统结构相比,该滤波器在相同的谐振频率下尺寸减小了19%,具有准椭圆函数响应,在中心频率2.4 GHz处的带宽为4%,且测量和仿真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积分梳状(CIC)滤波器.在改变传统积分梳状滤波器的延迟因子的同时,将锐化(Sharpen)技术和相位分解技术应用于此滤波器.改进后的滤波器与传统滤波器相比,减少了信号失真,降低了系统功率消耗.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滤波器在通带范围内的波动很少,而且,具有较高的阻带衰减.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平行带线的带通滤波器,在不增加电路尺寸的基础上增强了滤波器的阻带抑制.该滤波器以平行带线进行馈电,包含顶层和底层2个完全相同的电路,两层电路中电流反相,可以认为这2个电路是级联工作的.与传统的微带线构成的相似结构和同样带宽的滤波器相比,该滤波器具有更强的阻带抑制、更陡峭的衰减以及更小的尺寸,其中阻带抑制最大能提高近50%.仿真和测试结果对比表明,两者吻合较好,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具有4个传输零点的源-负载耦合滤波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得到高选择性、小尺寸、低损耗和低成本的射频带通滤波器,提出了一种具有4个传输零点的源–负载耦合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该滤波器采用二分之一波长T形多模谐振器,以减小滤波器尺寸和方便带宽设计.同时,根据信号的多路径传输产生零点原理,在滤波器的输入和输出端口之间加入可控耦合元件,为信号的传输提供多条路径,使得该滤波器可产生4个独立于带宽和中心频率的可控零点.文中最后设计和制作了一个带内最小测量插损为1.4dB、相对带宽为10%、具有4个传输零点的小型微带滤波器,并对其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说明这种设计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采样率与陷波频率之间为非整数倍数关系下的线性相位梳状滤波器,提出了将高通纠漂滤波器与分数延迟滤波器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同时,采用多相滤波结构替代直接结构对基于分数延迟的有限冲激响应(FIR)型梳状滤波器进行实现,以降低其实现复杂度.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梳状滤波器在通带内具有线性相位,在陷波点上可基本保持高通滤波器的陷波特性.将该方法应用于有基线漂移、工频及其谐波干扰的心电信号的滤波处理,干扰得到消除.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带阻单元构成滤波器存在陷波深度不足和阻带抑制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加载开路枝节的多陷波超宽带滤波器。基于开路枝节线和阶跃阻抗谐振器理论,通过在超宽带滤波器多模谐振器上引入一对折叠开路枝节线产生2个陷波频段,这种特殊枝节实现的陷波抑制能力更强;在超宽带结构下方耦合阶跃阻抗谐振器产生第3个陷波频段,陷波深度更好。最终实现超宽带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6.6 GHz,陷波频段相对带宽约为134%。仿真与实测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工作带宽为2.2~11.2 GHz,实现了2.8~4.4 GHz,6.2~6.8 GHz和8.8~9.8 GHz 3个频段的陷波特性,可有效滤除C波段和WLAN频段信号对超宽带通信系统的干扰。满足超宽带系统对陷波滤波器插入损耗和带外抑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微带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采用2个开路枝节线和2个短路枝节线,其中开路枝节和短路枝节两两组成枝节线对。在2个枝节线对之间,利用一段均匀微带线进行连接。滤波器的输入输出采用直接馈电的设计,以保证宽带滤波器所需的强耦合。通过对该滤波器的参数进行仿真研究,设计实现了一个带宽在110%左右的超宽带滤波器。试制样品的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表明该滤波器在中心频率为1.90GHz时,可实现103oA的相对带宽。通带内的最小插入损耗为0.20dB(在1.52GHz处),匹配均优于-20dB。第一个寄生通带的频率高于6GHz,是中心频率的3.2倍左右,而且该滤波器的电尺寸小,在其通带中心频率处,只有0.21×0.18λg^2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1/4波长阶跃阻抗谐振器(step impedance resonator,SIR)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双频宽带带通滤波器(bandpass filter,BPF)的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其中心频率为1.90/5.65 GHz,可工作于GSM等无线通信系统中.该滤波器频率覆盖范围广,带宽宽,其第一频段的绝对带宽为980 MHz,第二频段的绝对带宽为960 MHz.该滤波器在基频1.90 GHz的回波损耗低于-25 dB,插入损耗为-0.012 dB.同时,滤波器的两通带隔离度好,结构简单,易于加工.频率响应特性S11和S21的电磁仿真和实测结果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14.
对非均匀介质块梳状线谐振腔间的耦合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适于移动通信用的微波带通滤波器结构。这种滤波器是把1/4波长的、相同端短路的梳状线谐振腔安置在一小室中。用矩量法对于4种滤波器的耦合形式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均匀和非均匀情况下,奇偶模激励的(transverseelectro-magnetic,TEM)场得到谐振器的电容参数的理论值,且TEM谐振线之间的耦合系数利用容性参数进行表示。给出了电容耦合系数、电感耦合系数和总的耦合系数的理论值并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显示了理论值和实验值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补开口谐振环-基片集成波导(complementary split-ring resonator-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CSRR-SIW)结构的复合左右手带通滤波器,可应用于5G频段。采用互补开口谐振环(complementary split-ring resonator,CSRR)代替传统开口谐振环结构,有效地减小了中心频率,通过改变端口馈电方式展宽了带宽并改善了高频端带外抑制特性。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IW)结构将电磁波限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传播,使得该款滤波器较为紧凑。将4个具有左手特性的互补开口谐振环单元加载到带通滤波器中,通过调整优化,可在通带处产生2个传输零点,并进一步缩小滤波器的体积。测试结果显示: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4.92 GHz,3 dB带宽为240 MHz,带内插损最大值为1.7 dB,且在5.88~13.80 GHz的带外抑制大于20 dB。  相似文献   

16.
作者利用阶跃阻抗谐振器(SIR)作为谐振单元设计了一款小型化腔体梳状滤波器.利用CST软件进行结构仿真,得到优化尺寸,最后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与普通的梳状滤波器其尺寸明显的减小,同时满足工程需要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7.
利用双模谐振器设计一个结构新颖紧凑的超宽带(UWB)滤波器,该滤波器的通带为3.9~11.6 GHz,通带最低频率(FBW)达99%.两个衰减极点分别产生在靠近通带的两边,提高了通带频率的选择性.另外两个衰减极点产生在通带高频端的阻带内,抑制双模谐振器二次谐振产生的谐振模式,很好地改进了阻带性能.仿真和测量结果表明,通带内插入损耗低于1.0 dB(3.9~11.6 GHz),高阻带内插入损耗大于15.0 dB (12.0~19.5 GHz),整个通带内群延迟小于0.5 ns.仿真和测量结果很好地吻合,表明此超宽带滤波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