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爱自己     
爱自己,需要学习,谁会不爱自己?也许你看到文章的标题就会感到好笑,而在实际生活当中就有不爱自己的人,或者表面看来很爱自己,但是实际上内心深处却是一个否定自己的人。在生活中,你是否发现一些人在对待自己方面存在如下问题:追求完美;常批评责备自己;对自己很苛刻;常想改变自己;凡事强迫自己按“应该”怎样去做行事,如果做不到时会讨厌自己;常使自己心理负担过重;一定要自己符合自己心目中的形象等等。不仅如此,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可能会出现下列问题:1.扮“小丑”。自觉不够吸引力,又怕别人不接纳自己,便经常做些奇怪的事情以引人注意,…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强主题班会的实践与探索,本人结合高一新生的特点,召开了三次比较有代表意义的主题班会,从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反思自己三方面来谈高一新生如何适应生活,学会学习,并不断提高自己,引导他们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国外有人做了一个点击率非常高的视频,这人把自己20年前录的"对未来的自己说"与现在自己的回应组合在一起,好像两个自己隔着时间在对话一样。你有没有想象过如果遇见未来或者过去的自己,会说什么?会有怎样的心情?如果过去的你要干掉未来的你,那你会瞬间蒸发,仿佛从未存在过么?  相似文献   

4.
认识你自己     
我是谁我是谁?我是否有价值?我为什么要生活?我刻苦学习是为了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也许你常常这样问自己,也许你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人最好的朋友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你同意吗?生活中我们常常评价别人,但是,我们却说不清我们自己,因为我们缺乏对自己的认识。一个人如果能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对自己有合理的期望,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善于利用每个成长的机会,改进自己、完善自己,他的一生就会快乐、充实而有意义。一个人如果缺乏自我认识,就会产生一种角色混淆的感觉。他会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属于谁…  相似文献   

5.
段晓文 《科学之友》2010,(3):156-157
为了加强主题班会的实践与探索,本人结合高一新生的特点,召开了三次比较有代表意义的主题班会,从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反思自己三方面来谈高一新生如何适应生活,学会学习,并不断提高自己,引导他们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6.
非典型战例     
在世界军事史上,常常会发生许多如此这般令人啼笑皆非、"自作自受"的悲剧:自己发射的炮弹却朝自己打来,自己为敌人制造的灾难却降临到自己的头上……自掘坟墓1916年12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与奥地利军队为争夺杜鲁米达山展开了一场激战。当时正值隆冬季节,连续下了三天罕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强主题班会的实践与探索,本人结合高一新生的特点,召开了三次比较有代表意义的主题班会,从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反思自己三方面来谈高一新生如何适应生活,学会学习,并不断提高自己,引导他们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8.
提起自卑,青少年朋友一定不会陌生。在我们身边可以看到这样的人,他们常常情不自禁地过分夸大自己的缺陷,甚至毫无根据地臆造出自己的许多弱点,还总爱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较,不能冷静地分析自己所受的挫折,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过失,不能认真地思考别人对自己的期望,也不能客观地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以致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失去自信心,对那些稍加努力完全能够完成的任务也轻易放弃,这就是自卑的人。  相似文献   

9.
关爱自己的聪明女人不仅需要具备健康的知识,还需要具备理性的定力。穿内衣时,聪明的女人会选择让自己感觉舒服的,选肩带,当然也选择不伤害自己白嫩肌肤的。  相似文献   

10.
在植物王国中,有些"聪明"的植物为了保护自己,练就了一身高超的伪装技术:把自己伪装得普通些,可以躲过动物的眼睛;使自己长得恐怖些,可以吓回要伤害自己的动物;把自己扮得像昆虫,吸引昆虫来授粉.  相似文献   

11.
在课堂上,老师正讲得兴高采烈,神采飞扬,小明的心却已经飞到了十万八千里之外,上演着自己导演的电视剧:他想起了过生日时同学们前来祝贺的情景,但为什么班长没来参加呢?他百思不得其解,难道班长对自己有想法么?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把班长给得罪了?不知道同学们对自己的生日宴怎么评价?……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高二的学生。虽然我对于语文和英语两门课不太用心,但成绩还不错。我主要的学习时间都用在数学上了,但成绩还是从未及格过。不知为何会这样,很讨厌自己呢!我知道自己数学成绩不好,就经常看习题详解,本以为已经懂了,可自己做时还会出现差错!虽然老师没说什么,可我自己都瞧不起自己!数学成绩太拖我的后腿了,怎么办呢?我简直就是数学白痴!  相似文献   

13.
凯蒂 《科学之友》2002,(3):38-39
定律一:不要寻找“可靠”的人在苛求别人“可靠”时,你不知不觉隐去了一个前提:我是谁,我应该为自己的生命做些什么?当你孜孜以求地寻找那个“可靠”的人时,却全然忘了自己对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其实,苛求别人可靠的人,往往是自己都靠不住自己的人,正因为自己不可靠,才把目光盯在对方身上。这样的要求实在是一种非分,一个自我取消和自我剥夺的人实在没有什么可爱之处,于他人而言,她只是一个包袱。还是自己背起自己的命运吧。  相似文献   

14.
通常,女性比男性更注意自己的美貌与形象,对自己青春常驻的期望值也更高些。这没有什么不好,我们甚至可以把它视为积极人生的一个方面。进而还可以设想,“夏娃”较“亚当”寿长的因素固然很多,但她们更愿意“关爱自己”,愿意让自己有个好心态,这恐怕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5.
无数的事实表明 ,人类总是急于要主宰自己的命运 ;也有越来越微妙的观念变化表明 ,人类自己想当自己的上帝。想要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是人的一种本能 ,没有谁可以否认每个人内心的这种自然追求 ,因此原本也无可厚非。只是 ,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改变或主宰自己的命运就颇值得思量。改变自己的命运大约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自己后天的努力、学习、劳动和创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另一种则是想通过改变人类自然的进化 ,如人为地改进基因来改变自身的命运。后者的观念已经自然而然地由一些被称为社会的良知、理性、公正的代表———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6.
推荐自己,仅仅是一种说服的手段,就是使别人接受并肯定你的人格、技能和理想,从而获得成功的机会。但不能倒因为果,以为推荐自己是目的。如果不管结果怎样,只一味地介绍自己的优点,则会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17.
在昆虫的世界里,许多种类的幼虫都有藏匿自己、躲避天敌的行为模式。它们往往在刚刚孵化出来后,就采取了这种让天敌找不到自己的生存策略。比如瘿蚊,它们一孵化出来就似乎在同自己的天敌玩一场做迷藏的游戏。这些幼小的生命有一个非常奇特的本领——改造植物!它们竟然能将寄主植物改造成虫瘿。所谓虫瘿,就是昆虫的幼虫为了隐蔽自己,用分泌物不断刺激植物的细胞组织,使寄主植物形成囊状或球状(图1~2),从而成为适合自己居住、对捕食者而言永远是没有“门”和“窗”的“房子”。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一般情况下,寄主植物会产生毒素来阻止对自己…  相似文献   

18.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克服。  相似文献   

19.
1976年,在美国有一本名为《根》的书非常畅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黑人青年很想知道自己的身世,了解究竟谁是自己的祖先。于是,他就顺着各条线索开始寻找自己的祖先。  相似文献   

20.
国际空间站的很多组件都有自己的名字,比如俄罗斯Zarya曙光舱、日本实验舱kibo、美国“命运”试验舱等,唯独国际空间站没有自己的名字:在国际空间站迎来自己10周岁生日的时候,为它起个名字成了各方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