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是依据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来修订的,编排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以单元为单位全面科学地落实《大纲》的要求。如第一册《语文》第三单元的教学要求“概括要点,提取精要”就体现了《大纲》“阅读”部分的第二点要求。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概括要点的能力比较差,鉴于此,不揣浅陋,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2.
情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章以古典诗词为例,从三个方面对古典诗词中的情感教学方法作了粗略探讨。1.控制教学语言的语音、语调和语速,使学生充分感受古典诗词情感美。2.以“沟通”之法架设情感桥梁,以课文所蕴之情,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3.以“点拔”之法引学生入作品意境,探境中之意,悟意中之情。  相似文献   

3.
姜勇 《奇闻怪事》2007,(9):9-10
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利用时间》是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八个主题《学习交流站》的第一个子主题《好习惯早养成》第一课时的内容。教材通过一个学生的故事说明了拖拉的坏处和改掉拖拉的毛病带来的好处,再设置三个学生讨论的情境让学生自己来选择,然后呈现学生的时间表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最后通过“一分钟的价值”的体验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宝贵,从而珍惜时间。  相似文献   

4.
我校2008年申报了“单元整体教学”课题的探索与实践,而我在教育教学中着力于单元整体教学策略中“异中求同”策略的探究。在新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就有许多适合采用“异中求同”策略进行整体教学的单元。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这是一个围绕“秋天”组织教材的单元。《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它以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相似文献   

5.
古典诗词在《大学语文》中占有一定比例。对这类作品应如何教学 ,历来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而采用“诵读·赏析·想象”法讲授 ,则可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感受、鉴赏水平和创新能力 ,使之符合时代、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6.
【设计思路及其依据】今天我所执教的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公共生活讲道德》之主题活动三《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本主题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注意公共安全”的内容要求。教材首先呈现公共生活中忽视公共安全的现象,以及用安全事故的事例来说明要注意公共安全的必要性,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怎样遵守公共安全。  相似文献   

7.
“美是文学的生命。”学生作文同样是以展现美、创造美为核心的。因此,改变传统观念,在批阅时变审视为赏析,尽可能地肯定、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和长处,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作文的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8.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的诗家,词人。论其诗词风格,范石湖称:“有裁云缝月之妙手,敲金戛玉之奇声”(《白石词跋》)。黄升也称:“白石道人,词极精妙,不减清真乐府,其间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花庵词选》)。后来,深知白石的张炎把他的诗词风格概括为“清空”、“骚雅”“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词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盛负高  相似文献   

9.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语言复杂性理论的视角审视,《商务英语综合教程》课文的易读度与目标学生大致相适应,其词项密度与《爱丽丝漫游奇遇记》原著接近,语法复杂度则相对较低,但略高于针对大中专学生的《爱丽丝漫游奇遇记》英文简写本。同时,《商务英语综合教程》第四册中Text 1的词项密度和语法复杂度均略高于第一册;第四册每个单元的三篇课文中,Text 3词项密度和语法复杂度普遍最高,Text 1最低,教材册间及单元内不同课文之间这种易读度差异有利于满足不同水平学生阅读需要。  相似文献   

10.
“深美闳约”是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对冯延巳词的评语,但王先生本人及以后的引用者并没有详细分析这种艺术风格的构成。本文试图立足于冯词文本自身,结合词史之发展,从性别视角与意蕴空间,时间状态与生命体验,意象选择与意境拓展三个方面阐释冯延巳词“深美闳约”艺术风格的构成,并指出其在词史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诗词新解──重读《浪淘沙·北戴河》段佩简一、对目前解析的质疑:当前,对毛泽东诗词最具权威性、影响最大的解释赏析著作要数臧克家先生主编的《毛泽东诗词鉴赏》一书了。近年出版的《毛泽东大词典》、《毛泽东的艺术世界》等工具书中,对毛泽东诗词的讲解也多以...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分析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是人教版初一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第一章教学内容,本章教材包括两节,即《藻类、苔鲜和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类群的植物和种子的基本结构,教材突出在“生物阁”这个大背景下来认识这些不同类群的植物,包括不同植物的生活环境及其主要特征,还有这些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秉持以“产出场景致导”和“输入促成产出”为核心的“产出导向法”教学设计理念,以《新生代英语》(高级教程)第一册第一单元为例,设计以驱动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产出性任务,通过语言、内容、结构促成过程,为学生完成产出性任务提供“脚手架”;倡导“师生合作”评价,确保产出性任务完成质量符合单元教学目标要求。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单元设计为促进教师有效教学和学生深度学习提供可行性创新方案。  相似文献   

14.
论美的升华     
我给英语系应届毕业的29班讲《教育伦理学》。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常选一些传统爱国名篇和当代优秀格律诗,词,散文进行赏析。我曾和这个班的班团干部结合学校《人生·价值·师德》大讨论,组织了一次《祭梅文》的赏析活动,效果出乎意料。活动之后,我和同学们进行了座谈总结。 学生:老师,您为什么要把《祭梅文》赏析活动引进《教育伦理学》的教学过程? 教师:美育,原本是《教育伦理学》题中应有之义。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教师,如果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就完成不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如何能为“人之模范”?美育,这里指艺术赏析,黑格尔说:“实际上艺术是各民族最早的教师”。为什么?《教育伦理学》认为:“当代人民教师仅从理论学习上掌握这些职业道德内容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把它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道德品质,然后才能外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如果教师个体不善于自检、自察、自省、自律,不准备或不能够把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教师个体的道德素养,融化在教师的个体精神中,那么,他就不可能自觉地执行、运用各种教育伦理要求来调整自己及他人的道德行为,就很难正确有效地解决各种教育矛盾”。(《教育伦理学概论》李春秋主编P280)因此,对教师道德要求的内化讲,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三个新的角度论证了《满江红》不是岳飞的作品。一、从宋人对“靖康事件”的评价来看,岳飞决不敢说出“靖康耻,犹未雪”这样的话。二、汤阴岳王庙中署名岳飞的《满江红》词,实际上是明代的袁纯假托岳飞之名所作的。三、岳飞写的一些不很有名的诗词,宋人多有记载征引,而千古传诵的《满江红》却无记载征引,可反衬该词不是岳飞所作。  相似文献   

16.
罗漫先生在《云梦学刊》1995年1期发表《<远游>与屈原的“绝命词”》一文,提出《远游》是屈原的“绝命词”,这是屈学界至今为止提出有关屈原“绝命词”的第8种学说了。我姑且不谈前面7种中是否有“绝命词”,只想考证一下《远游》是不是屈原的作品,如果真的是屈原的作品,那么,这篇游仙赋是屈原的绝命词还是可以说得通的。假如《远游》根本不是屈原作品,那么,说《远游》是屈原的绝命词就不能成立。(一)《远游》是公认的游仙辞赋,作者在作《远游》之前居住在自己的故居,他是从故居起程游历“四荒”、“六漠”的。《远游》主人公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例举大量实例。依据毛泽东同志作诗词的背景知识,并根据汉译英的基本原则,对毛泽东诗词中颜色词的英译法作了分析,将其归纳为直译、意译、直译加意译三种译法.本人还农阅了《汉语词典》和《新英汉词典》,明确有关汉语颜色词和英语颜色词的不同意义和不同作用,剖析了分别采用这三种译法的语言效果和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8.
[情景简述] 2006年10月19日,区语文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在区教育局穆老师、田老师两位语文教研员的带领下,来我校做听课指导活动。此次活动中,我上了一堂苏教版《语文》第三册《练习3》中的说说写写训练课。教材内容是让学生从教材给出的十二个表示动作的词中任意挑选三个根据图画内容各写一句话,要求学生写清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卢燕 《奇闻怪事》2008,(5):12-13
《我不是最弱小的》选自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八册,本文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理解“滂沱大雨”、“大雨如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萨沙的心理变化。  相似文献   

20.
我国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的代表作《登幽州台歌》英译本颇多。本文从许渊冲教授对中国古典格律诗词翻译提出的"三美"原则出发,对《登幽州台歌》的四个英译本进行赏析比较,试图探讨"三美"原则在古典诗词英译中的积极指导意义;同时指出,由于"三美"理论要求过于理想化,实现难度较高,有时甚至难免"以韵害意"。故在实践中,必须要妥善协调好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