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泻是结肠疾病的主要症状,中医对其认识历史悠久。本文收集整理了《肛肠疾病中医药数据库》中自公元前三世纪的《五十二病方》开始,至清朝末年,两千余年中与腹泻相关的医学文献61部。现将中医古籍文献挖掘整理情况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传统医药巨大医疗价值和市场潜力的日益显现,中医药在国际上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然而,由于中医药在世界上多数国家尚未得到法律上的承认,缺乏来自官方的法律、法规约束和强有力的管理;国外中医师水平不一;中医医疗、教育、科研机构发展良莠不齐;中医药名词术语基本为古代汉语,准确翻译相当困难。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08,(6):50-50
四诊信息的数字化研究是中医药诊法研究的热点和切入点,最具中医特色的脉诊、舌诊属性的数字化和可视化的实现,既是中医诊法现代研究的切入点,也是研究方法的技术关键。2004年11月至2006年12月,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组长单位,并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组成的课题研究队伍,承担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中医药疗效及安全性基本问题研究”课题“中医脉诊信息采集关键技术研究”的研究工作。各承担单位团结协作,实现了脉动信息舌诊信息、采集与识别关键技术的突破,完成了研究任务。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医术语的英译原则,比较《黄帝内经·素问》所载“心痛”一词的英译。通过文献考证, 比较分析国内外常用中医术语词典和四部《素问》译本中关于“心痛”的翻译。目前中医术语标准化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对中医古籍的翻译仍需完善,希冀为中医药的对外交流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08,(4):50-50
本项目获国家863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科技专项资金和北京市科技项目基金的资助。通过对古今文史及医学文献、SARS的证候要素、证候特征及证候演变规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各种治疗方案疗效评价、透邪解毒法的作用机理、SARS后骨坏死和瘟疫研究的方法学等进行深入系统研究,以期构建瘟疫研究模式及其方法体系,为发挥中医药治疗突发性、传染性疾病的优势和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科技型小企业是风险投资的主要对象,对其投资价值进行科学测评是风险投资决策的重要环节。本课题组在深入的问卷调查基础上,构建了科技型小企业投资价值的评价体系,并以该评价体系为工具,运用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对上海TD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投资价值进行了实际测评,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是一种测评科技型小企业投资价值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7.
中医缘何废而不止——近代"废止中医案"破产根源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表面上看,1929年全国反对“废止中医案”的胜利,与各界的拼力抗争有关,实际上真正左右事态发展的潜在因素很多。就传统与国情而言,数千年来,民间对中医有充分的信赖并建立了深厚的信仰。而西医数量上的有限性与几亿人口的巨大反差也令西医及政府决策者们望而却步;就民生与市场来说,中医药关涉着数百万从业人员的生计问题。中医的废止问题必然要改变国家医疗市场的格局;从政治与经济的角度,中医存废问题的斗争也是政府权力集团之间相互较量的缩影。而中医药与国民经济之密切关系更是政府无法回避的现实;最后,中医药具有公认的价值与效验,而当时的西医根本不具有将中医排除出去的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8.
刘莉 《中国科技成果》2013,(10):60-61,65
文章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性的中医药资源利用与效益评价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3年以来的相关数据指标进行分析,对各级医疗机构中医药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中医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综合性的总体结论。构建武汉地区中医药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计算,得到综合评价的代数值,对2003~2008年各年度进行一个排序,以此来说明中医药事业发展态势。主成分分析法对区域性中医药资源利用与效益评价研究的基本思路框架,也为全国其它区域性中医药医疗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对人工智能的态度和价值判断大相径庭,而这种价值判断以及价值判断的来源缺少有效的分析。基于符号互动论,人工智能存在“社会符号”与“互动个体”两种形态、“利益”与“伤害”两种价值。以两种形态与两种价值对人工智能的价值形成进行分析,可得出不同个体或群体对人工智能的价值判断以及价值判断的来源。该分析方法聚焦于个体或群体对人工智能的态度和感知的形成机制,能够帮助理解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成因,从而为人工智能设计、决策及治理提供一种微观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朱熹自然哲学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刚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8(11):33-35,48
选择中国思想史原创性代表人物朱熹的自然哲学进行个案研究。对于整理、发掘中国古代自然哲学这个巨大的思想宝库,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与理论价值,文章概要阐述了作者十几年来运用历史与逻辑的方法,对朱熹自然哲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对养生、延寿、防病和疾病的诊治、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医科研及中医现代化的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从古至今,人们对脏象相关术语始终没有统一的规范,通过查阅大量脏象相关术语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和比较分析,分别从概念、生理、病理等方面进行阐释,明确相关术语英译规范,以期促进脏象术语英译标准的统一,推进中医药名词英译标准化,以提高它的科学性和精确性,为中医复杂内涵及现代化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中医走向世界的时代背景下,中医对外传播的进程越来越快。中医翻译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部能够快速、准确查询中医词汇或术语的电子(在线)词典可以为中医翻译者提供一个便捷的工具,可以更好地推动中医药对外传播。文章对以层级对应技术为核心的中医汉英电子词典的研发进行探索研究,以期为中医电子词典的编纂乃至中医翻译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技术评估的方法与价值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基本的技术评估方法包括四种,即归纳法、演绎法、模拟法和情境描述法。无论是采取怎样的方法,都离不开价值判断,都表现出价值冲突,都包含了价值取舍。因此,技术中的价值和价值冲突的存在是客观必然的。技术伦理的任务就是揭示技术中的价值多元性,为技术的价值取向提供辩护和指南。  相似文献   

14.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获诺贝尔医学奖的启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古代文献中蕴藏着原创思维和宝贵经验,应当认真继承,深入挖掘。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获得创新灵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中医药的创新和发展。中医药重大创新案例有力地证明,中医药发展主要依靠继承性创新。以中医辨治模式为例,阐述中医药继承要认真、全面、充分。中医自古以来就有辨病论治、辨症论治、辨证论治三种辨治模式。西医传入后,辨证论治被不断强化成为中医辨治主体和特色优势。中医原本就有的辨病论治、辨症论治被淡忘,甚至自动归属于西医,而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若要站在今人的前列,必先站在前人的肩上,中医药创新尤其如此,在当今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5.
价值随生命进入世界--论价值的自然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将主体性,价值等范畴同生命系统固有的规定性关联起来。从对生命的发生及其演化的认识中导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客观的价值规范,确立一种生命的价值多元论,旨在消除事实与价值、科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对立。  相似文献   

16.
魏颖 《科技术语研究》2013,(4):26-29,34
选取Bob Flaws的《难经》英译本,归纳分析其中通假字的英译方法,探讨影响中医古籍文化特色词的翻译策略及译者所应具备的素质,以期为今后的中医古籍英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论技术的价值形态与价值负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指出技术中立论和技术价值论两种观点存在着方法论上的错误,认为技术价值存在的形态表现为技术的内在价值和现实价值,技术的内在价值决定的自然属性,技术的现实价值决定着技术的社会属性;从技术的内在价值来看,技术是价值中立的,从技术的现实价值来看,技术是价值负荷的,从技术的内在价值与现实价值的统一性上来看,技术终究是价值负荷的。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目标——人类的超越与境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在三个向度上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目标。认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目标是人类自我意识与责任向全球空间的扩展,对狭隘的地域性、民族性“人类自我”的超越;是人类自我意识晌度的觉醒与延伸,人类对生命的一种终极眷注与关切;是人类自我向人之本源和本根的追寻,对“工具自然”价值理念的超越;是对人之完美形象,生存之理想境界的时空设定与展现。  相似文献   

19.
对“科学和技术:天使抑或魔鬼?”这一问题的探讨,实质上是对科学和技术的价值的探讨。关于科学和技术的价值问题,理论界提出了“科技负载价值”、“科技与价值无涉”、“科技价值中立”和“技术负载价值而科学与价值无涉”等各种不同的观点。在此,我们不想对这些观点进行具体的评价,而是想换一个角度即从劳动价值论视域对科学的价值进行解读。从劳动价值论的视域来审视,科学不是“魔鬼”但却是“魔鬼般”地负载着人类科学劳动创造的价值,它为人类提供了一个“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价值库”,因此科学所形成的“价值库”即“科学价值库”,是“魔鬼般的价值库”。  相似文献   

20.
中医术语的西班牙语翻译研究,是基于中医药“走出去”和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探索,旨在提高中医术语西班牙语翻译水平,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而术语工具书的选择对相关翻译工作起着重要的参考作用。《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西对照国际标准》是目前世界上比较权威的中医术语西译工具书,研究通过对该书的综合分析,结合术语学理论,深入讨论了中医术语西译的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了完善中医术语多语种信息,提高中医术语翻译质量,研究提出借鉴欧盟多语种互译术语语料库模型,为建立中医术语多语种语料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