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天夜里,南印度洋海面上,班尼大叔正带着几个渔民撒网捕鱼.就在这时,他突然发现前方海面上火光闪闪.平静的海面上怎么会有火呢?因为好奇,班尼大叔带着几个渔民驾着小船向起火的地方驶去.可他们刚刚进入火光区域,一束束绿色的火焰像喷火枪似的,向着小船猛烈发射,瞬间,小船便处于密集的喷火包围之中……班尼大叔带着大家惊慌失措地逃出了火海,两位渔民被烧得遍体鳞伤.  相似文献   

2.
白金就是鸟粪石,鸟的排泄物,一种极好的肥料。鸟类石堆积在非洲大陆旁边一个特别偏僻的,海鸟经常栖息的地方。有一个木匠打算要回收这些财富,直到海浪给他带来了好运,于是,他就轻易地发迹了。  相似文献   

3.
北京十里河市场,有一位制扇者以传统工艺纯手工制作折扇,相声大师马季先生在世时,每年都要找他定制折扇。他就是草根制扇艺人——郑高。木匠迷上做扇子今年45岁的郑高并不是制扇世家出身。20多年前,家境贫寒的他与妻子从老家山西来到北京。那时的郑高在建筑工地做木工和校直,一天最多能赚7元钱。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哈鲁先生从前只有一个孩子时,他把孩子放到膝上,边讲故事边哄孩子睡觉。可是,不久老二、老三就诞生了,这下子可把哈鲁先生难住了。经过一番思考,他终于想出了好主意。他亲手制作了一把有3个座位的摇椅,这样,他又可以像从前那样轻轻摇着椅子,给孩子们讲故事,让孩子们在爸爸的亲切的声音和美丽动人的故事中进入梦乡。哈鲁的木匠手艺不错,现在他制作的“魔椅”供不应求,并获得优秀发明奖。  相似文献   

5.
1976年,在美国有一本名为《根》的书非常畅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黑人青年很想知道自己的身世,了解究竟谁是自己的祖先。于是,他就顺着各条线索开始寻找自己的祖先。  相似文献   

6.
抢救糖爸爸     
正不喝水、只喝果汁的贾格连续40天没有刷牙,这种生活方式几乎毁了他的肾脏。2006年的一天,46岁的男性病人贾格被送进急症室。他感觉非常口渴,身体也很不舒服,还喘不过气。他告诉值班护士,自己牙疼得受不了,而且近几周自己体重突然下降了7千克。医生当时并不知道,贾格的身体已经脆弱不堪,随时有猝死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在各行业竞争非常激烈的现代社会中,要想得到事业的成功,除担当更多的责任外,如果再掌握好下面十种技巧,那么不管竞争多么激烈,你都会无往而不胜。巧妙地宣传自己有位制造商在过去十年中从未耽误一次最后交货期限,为了让所有来他办公室的人看到他的功绩,他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挂了张图表,以醒  相似文献   

8.
成功并不难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  相似文献   

9.
正在读高三的小峰很苦恼.高考临近了,可他每天总觉得脑子里一片混乱,老是静不下心来,连上课也不能完全静下心来。他告诉自己“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可是完全不见效,就好像自己的思想在受别人的控制一样。结果,参加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总成绩比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有较大滑坡。为此,他感到心情非常烦躁.不停地问“究竟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一点都不走神呢?”  相似文献   

10.
<正>蚂蚁专家爱德华·O·威尔逊(Edward O.Wilson)《致一位青年科学家的信》一书主要的预期读者是选择追求科学,但仍对能否把科学作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感到怀疑的本科生或高中毕业生。威尔逊的散文看起来故意与强调学科独特性、有时是特殊性的科学传记形成鲜明对比;那种类型的传记可能反而会让读者远离科学。相反,通过把他的生活呈现给读者以达到移情效果,威尔逊旨在鼓励年轻人追求科学。他把自己职业生涯中引人入胜的轶事娓娓道来,悄然说服并成功消除了读者很多真实的恐惧。他还非常谦  相似文献   

11.
正"他从小就亲近自然,喜欢小动物。长大后,他发现了刚出生的小动物具有神奇的"印刻"本领。1909年的一天,在奥地利东部靠近阿尔腾堡的多瑙河湿地,一个名叫康拉德·洛伦茨的6岁男孩和他的玩伴格蕾丝,领着两只刚孵出不久的小鸭子嬉戏。他们惊讶地发现,小鸭子屁颠屁颠地一路跟着他们到处走,赶都赶不回头,俨然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父母。这件事给洛伦茨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生长的地方有溪水、树林,还有许多令他着迷的小动物。  相似文献   

12.
龙亚秋 《世界科学》2005,(11):32-32
在8岁的时候,理查德·R·施罗克(RichardR.Schrock)从哥哥那里得到了一件影响他一生的礼物:一套化学反应装置,它的爆炸溶液和令人困惑的说明点燃了施罗克对化学的激情,最终以获得2005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而到达极致。这套来自于他的13岁哥哥的生日礼物将小施罗克引领到了化学的核心:物质转换——推动着这位印第安那木匠的儿子最终进入麻省理工学院(MIT)执教。“在获得这套化学装置之前,我可能是在森林里建造小木屋之类的东西,”施罗克在接到瑞典皇家科学院告知他获得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电话数小时后在家中如是说。因为在烯烃复分解反应…  相似文献   

13.
心里信箱     
老师,您好:我刚参加工作的4个月,在单位和一个同事比较投缘,他很真诚,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但有时我觉得他很小孩子气,只要你顺从他,顺着他的意,他就对你非常好。这4个月,我没有工作压力,心情比较好,所以即使发生点儿小摩擦,自己也能宽  相似文献   

14.
罗杰·罗尔斯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在这儿出生的孩子,长大后很少有人获得较体面的职业,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在他就职的记者招待会上,罗杰·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不提,他仅说了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皮尔·保罗。后来人们才知道,皮尔·保罗是他小学的一位校长。  相似文献   

15.
华裔电脑名人王安博士在他6岁时,曾经历过一件令他一生都铭刻在心的教训。那一天,小王安外出玩耍,途经一棵大树的时候,发现大树底下有一个掉下来的鸟巢。王安用手一拨,从里面滚出了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王安非常喜欢它,想把它带回家去喂养,但他又想起妈妈不允许他在家里养小动物。于是他就想先回家问妈妈。在他的哀求下,妈妈终于破例答应了他的要求。王安兴奋地跑到那棵大树下。不料,小麻雀已经不见了,一只黑猫正意犹未尽地擦拭着嘴巴。为此,小王安不舒心了很久。从这件事,他也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教训:只要是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决不可优柔寡…  相似文献   

16.
花从哪里来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查尔斯·达尔文一生都喜欢花.10岁时,他记下了父亲花园里芍药花盛开的时间.自己买房子后,他把空地变成植物园,对花进行各种实验.尽管达尔文喜欢和熟悉各种花卉,但他仍然觉得花卉的进化是"非常神奇的".  相似文献   

17.
刘斌 《科学之友》2004,(8):46-47
问:我们为什么要提倡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呢?答:2003年“世界艾滋病日”为什么用“相互关爱,共享生命”的主题,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一个方面对病人要很好地关照。因为得了这个病之后,社会往往对他歧视,他自己也歧视自己。你不歧视他,他也会感觉很绝望,觉得没有前途了。他本该更好地跟疾病做斗争,更愉快地生活下来,来享受现在的人生,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另外不要给他压力,要关心他。第二点,对社会的稳定很有益,因为这些有疾病的人、感染上的人能够很好地跟疾病做斗争,对稳定社会很重要。另外一个意义就是对正常人本身,让他知道吸毒是危险的,性…  相似文献   

18.
孩子们非常喜欢在暗夜中发光的萤火虫,许多浪漫的爱情影视中也出现有情侣们捕捉萤火虫的镜头。如今,萤火虫成了都市人美梦中浪漫的代名词。然而,都市中的萤火虫却难以寻觅。两位同样喜欢浪漫的韩国人金佑西和孙汉娜却让自己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他发明了一种靠太阳能点亮的萤火虫玩具。  相似文献   

19.
史蒂文斯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正坐在一辆飞驰的列车上,对面那名女子正在和他说话。史蒂文斯十分奇怪,因为他记忆中的自己,是一名美国空军飞行员,此时应该正在阿富汗执行任务。而现在,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在这辆列车上,而且也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正当他疑惑之际,列车突然发生了爆炸,他和整个车厢的乘客  相似文献   

20.
1901年,德国吕根岛有两名男孩被害,尸体被凶手残忍地肢解.两名男孩是在外出玩耍后失踪的.后来,搜寻人员找到了四处散落的残肢和已经被挖掉内脏的遗骸.嫌疑人很快被发现了,此人名叫路德维希·泰斯诺,是当地的一个木匠,在男孩失踪当天有人看到他和孩子们交谈过.警察传唤了路德维希,但他否认与这场血案有关.警方随后搜查了他的家,从最近洗过的衣服上发现了可疑的污点.路德维希自称这些污点是染料和油漆,这些东西在他的行当中几乎每天都会碰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