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I-90),对整群随机抽样和目的性随机抽样的10所贵州农村地区中小学及2所贵阳市中小学在校学习的700名"留守儿童",进行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在SCL-90量表中,分值均显著地高于全国常模(P<0.01,P<0.001),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未随着留守儿童年龄的递增呈现积极优化的趋势;体育活动对留守儿童人格形成,社会化发展,情绪的改善,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方面都有积极良好的促进作用,能显著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已达2亿,使得6 000多万留守在农村地区的儿童失去父母的监管,留守儿童进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育迅速,因缺乏父母在生殖健康方面的教育,常常陷入束手无策或尴尬的困境。为了掌握农村留守儿童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状况,分析导致生殖健康教育缺失的原因和提出应对策略,对池州市523名10~18岁农村留守在校儿童进行青春期生殖健康知识问卷调查和分析。调查显示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青春期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不高,平均得分低于及格水平。农村留守儿童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缺失,必须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提高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生殖健康教育水平,必须提高留守儿童的监护质量,加强家庭对留守儿童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努力使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生殖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充分发挥社会系统在留守儿童生殖健康教育中的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3.
张华 《科技信息》2013,(23):200-202,332
本文选取安徽砀山和萧县450名留守儿童,南京590名农民工随迁子女和985名城市儿童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测试和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及对比分析。试图找出造成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和随迁子女健康差异的主要因素,为制定改善和提高农民工子女的体质健康水平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建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焦作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了解河南省留守儿童的现状,我们在焦作地区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抽样调查。共调查了1246名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其中留守儿童610人,对照组636人。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调查量表,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非常显著地好于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教养方式不当、抚养人的文化素质低、社会缺乏监管机制等是造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责任制整体护理对住院留守儿童的护理效果.方法:通过评估住院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探索在西南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住院留守儿童角色功能评定,干预护理前两组患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护理后观察组评定总和113分与干预组评定总和336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0.05).结论: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活动,落实"以人为本"的责任制整体护理,积极引导、排除住院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促进早日康复,改善留守儿童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农村建设越来越快,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财政经费投入足,教师专业性较低,家庭教育功能弱化,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我国出台了新农村建设的新政策,加强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提升了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强化了家庭教育功能,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可以在健康的环境中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值得关注。回顾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梳理了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研究成果。证据显示,以往学者围绕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积累了大量理论及实证工作,但仍留有不少空白。未来研究应尽可能统一对留守儿童的定义、纳入标准化的心理健康评估工具、开展追踪研究、开发与中国农村文化及实际相匹配的干预方案等,并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贵州农村留守儿童体质健康进行运动干预,旨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体质健康水平低下问题,为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教学提供实践借鉴.对实验所测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处理,研究结果为:1)农村留守儿童运动干预前、后体重、身高变化不显著(P0.05),胸围、上臂部、肩胛部、腹部皮褶厚度显著降低(P0.05),收缩压、舒张压变化不显著(P0.05),安静脉搏有所降低、肺活量增大显著(P0.05),身体运动素质显著提高(P0.05);2)运动干预4种方案均能够提高农村留守儿童体质健康水平,但是由于本研究未将非留守儿童的学生进行实验对比研究,导致运动干预方案的实验效果推广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留守儿童在心理的发展和性格的形成方面有其特殊性,因此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思想品德的教育也应该有针对性,注意改变一些教学方法更好的帮助留守儿童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干预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多因父母外出打工,长期缺少父母的关心和教育,导致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本研究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为基础,通过体育锻炼干预对小学五、六年级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体育干预实验,探索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办法.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16周的体育锻炼干预后,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对人、孤独、自责、过敏、冲动、身体和恐怖八个内容因子上都有明显改变.结果显示:本次实验中的体育干预能够明显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调查还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健康方面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家庭教育问题严峻;学校体育课管理松懈,教师缺乏责任意识;农村教师教学理念落后,青年教师流动性大.  相似文献   

11.
以安徽省3个县的乡村小学的547名四至六年级小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做调查研究,与非留守儿童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为:(1)留守儿童孤独感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2)留守儿童的社会焦虑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3)留守儿童的抑郁程度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由此可见,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迫切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调查研究,发现经济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面临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给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如:人身安全难以保障,情感冷漠,心理不健康,品行不端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助,国家政策和法律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正三生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已经持续数年,他们用爱为留守儿童打开了展望世界的窗口。2014年8月11日,2014年三生留守儿童关爱行动之"手拉手·三生留守儿童夏令营"在北京开营,来自山东、四川、贵州、湖北、浙江等地的30名农村留守儿童,与30名城市儿童结成对子,在为期五天的夏令营期间,共生活、共学习、共成长。三生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已经持续数年,该活动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主办,三生(中国)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联手知心姐姐教育服务中心协办,旨在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为城乡孩子搭建一个互帮互助交友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近10年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采用BICOMB共词分析软件、SPSS20.0软件对从中国知网上所搜集的2005-2017年的854篇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文献进行了关键词共词分析,绘制了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热点知识图谱.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实践研究的表现及综述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让留守儿童更健康地成长成为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阐述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和乡镇图书馆的现状,分析了乡镇图书馆对留守儿童所起的作用,提出了建设乡镇图书馆,从而更好地为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用户群体服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留守儿童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导正,学习上缺乏督导,心理上缺乏沟通;父母长期在外、监管严重缺失致使其行为失正,三观扭曲。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已逐渐演变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该文从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现状、教育面临的问题和问题的对策研究3个方面入手,旨在对改善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的措施进行探索,以期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进而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17.
借鉴国内外有关留守儿童和赋权理论的研究,在对留守儿童、留守母亲、外出打工父母三方的需求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单亲监护型留守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单亲监护型留守儿童、留守监护人、亲子关系三个层面开展家庭赋权活动,形成单亲监护型留守儿童家庭赋权模式。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分三个阶段进行模式推广,并不断优化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18.
由于亲情的缺失、教育的忽视和社会的歧视,自卑已经成为农村留守儿童较为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这种自卑心理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活动、人际交往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都有明显表现,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业成绩提高和身心健康发展,甚至对他们将来的择业观、工作方式以及婚姻和家庭生活都可能带来不良影响。必须充分发挥抚养人的监护作用、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以及社区的教育功能,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消除自卑心理,促进其活泼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9.
对芜湖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芜湖市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学校存在体育师资力量不足、体育课上课不足、体育场地不健全且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另外,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消费欠缺.因此,建议学校要切实重视和加强体育教育,政府要加大相关投资,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条件;社会和家庭对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也要予以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社会支持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心理健康诊断量表法,对荆门地区5所农村小学共计240名留守儿童和244名非留守儿童进行评测。结果 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交流、恐怖倾向、冲动倾向项目得分中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P0.01);留守儿童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冲动倾向与社会主观支持呈负相关(P0.01);留守儿童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躯体症状与社会客观支持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