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修订后的艺术类目设置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艺术类文献分类体系的局限性,包括类目设置不恰当、类目设置较粗且注释不全、类目不能全面反映新事物等,从工作实践出发,针对当前艺术发展的现状及艺术院校文献归类的特殊需要,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英语类馆藏图书主要种类的介绍,结合分类实践,分析现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H31"英语类目设置局限,提出局部调整类目体系,区分专业英语图书、英语专业图书及公共英语图书的分类,扩充类目,修订类目名称,加强类目注释说明等建议,以促进《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类目设置更加科学和完善,更好地满足图书分类工作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TP32/38类修订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类目修订中存在的不足,结合笔者分类标引工作的实践经验,探讨了该类目的具体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与第5版的对比,指出了两版有关类目在类目设置和分类标引方面的变化,并通过具体实例加以区别和说明。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世界地区表”新增“198古代地区”类目提出异议,主张其下类目应在“世界地区表2/7”扩充。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应用到社会的各个行业,计算机技术类文献的数量也与日俱增。但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对计算机类的立类标准不统一,个别类目注释内涵不清,个别类目设置不完善,给分类标引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简述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对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设类存在的问题,详细讨论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对计算机文献的分类标引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通过增补类目、增改原类目注释、订正或规范类目名称、更改类目中的起讫年代等修订方式,对类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增补和修订,从而使其在科学性和实用性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中图法》第四版全面补充新主题、扩充类目体系,使分类法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同时规范类目,  相似文献   

9.
从新增类目以及修改与规范类目名称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对R类——医药卫生类目的修订内容,介绍了R类类目体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类目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如复分与仿分加"0"、主表与通用复分表列类重复、某些专类复分表与通用复分表列类重复、个别专类复分表类目设置过细、少数类名不规范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建议,以进一步完善类目体系。  相似文献   

11.
结合工作实践,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H31类目的设置进行了分析,对专业英语、英语水平考试类图书、英语词典、英语阅读理解类图书的类目设置提出了重新修改及增加注释等意见。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中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各种港湾和港口类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  相似文献   

17.
运用中国戏剧学和图书馆分类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图书分类工作的实践经验,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戏剧类类目设置及相应的主题词对照索引中主题的设置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A类由于缺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部分著作写作年代表"而带来的不便以及J292.2类在类目设置上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在我国属于最有权威性及代表性的图书馆分类法体系,同时《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也属于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分类方法.对2010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发现类名表述、类号划分及类目设置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同一主题图书分属不同类目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本着分类是为使用的最终目的,指出各图书馆可制定适合本馆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使用办法,从而达到归类一致,最大限度地实现馆藏图书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