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到底是什么使我们成为了人类?英国著名古人类学家路易斯·李基(Louis Leakey)认为,是工具造就了人。20世纪60年代他在坦桑尼亚发现了原始人类的遗骨(这些遗骨位于石制工具附近),因此就给这些假定的工具制造者贴上了“智人”标签,这就是最早出现的人类。但灵长类动物学家珍妮·古道尔(JaneGoodall)对此提出异议,直至今日,研究人员对智人是否应归入人类还存有争议。此后的研究开始关注于人类的一些特性,如两足、文化、语言、幽默,当然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大脑——唯人类独有。然而,不少特性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于其他生物中也能发现:黑猩猩有欠发…  相似文献   

2.
<正>还记得历史课本上关于早期人类男性外出捕猎、女性采集野果的故事吗?人类学的许多研究都显示,狩猎者主要是男性。有关人类的近亲——黑猩猩的研究也表明,黑猩猩中徒手捕食脊椎动物的主力军也是雄性。但是,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吉尔·普鲁兹教授却在一篇研究报道中指出,他们在塞内加尔观察到了许多"猩门女将":在当地的黑猩猩种群中,雌性黑猩猩会比雄性更多地使用工具进行"捕猎"。黑猩猩也吃肉除了取食多种多样的植物果实外,黑猩猩也是  相似文献   

3.
<正>在儿时,人猿泰山是古道尔心目中的楷模。当她意识到黑猩猩的栖身之处遭到了怎样的破坏后,古道尔便成为了动物保育斗士,在85岁的高龄,她依旧在四处奔走为之宣传珍·古道尔(Jane Goodall)为自己倒了一杯不加冰的纯威士忌,一天的漫长公众活动已经接近尾声,而她的声音也哑得快说不出话了。这是这些年来古道尔夫人的每日常态。只要有人愿意听,  相似文献   

4.
会使用工具的黑猩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非洲,以赤道为中心,从热带雨林到大草原共分布着3个野生黑猩猩亚种,从生态行动比较方面看,又可分为东非亚种和西非亚种两大系统,地理区域相距甚远。 从1975年到现在,由肯尼亚和日本科研人员组成的野生黑猩猩生态学考察组进行了历时25年的科学考察。他们主要考察了肯尼亚、科特迪瓦、利比里亚3国交界处广大地区的西非亚种黑猩猩,详细研究了肯尼亚包索地区的黑猩猩。在此期间,科学家们有许多新发现,公布了一系列科学考察报告,尤其是最近关于包索地区黑猩猩会使用工具的报告,意义更加重大,它揭开了黑猩猩具有工具文化的内幕。 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共发现会使用工具的黑猩猩有29种之多,另有一种有类似行为。细分析起来,在包索地区发现18种,在其他地区发现11种以上,在东非的冈贝和马哈来地区也有发现。  相似文献   

5.
珍妮·古德尔(JaneVanLawickGoodall),英国著名动物行为学家。20世纪60年代初,珍妮·古德尔只身进入非洲丛林开始对黑猩猩行为进行研究,经过十几年的追踪观察,揭开了野生黑猩猩的行为之谜,创下了这一研究领域第一人和在野外工作时间最长的两项记录。珍妮·古德尔研究中心网址:www.janegoodall.org很多人都知道珍妮·古德尔,一个在广袤的非洲丛林中和黑猩猩共同生活了30多年的女子,那时她才26岁,却做了一件许多人曾经梦想却不敢做的事。现在珍妮已经65岁了,一头白发,一脸风霜,一身朴素的衣服,但她的那双孩子般纯真的眼睛仍…  相似文献   

6.
正人类制造了工具,而工具也塑造了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类的一个重要特征。过去,人类学家曾经认为这是人类独有的、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决定性特征。但在20世纪50年代,这一观点受到了挑战:生物学家在野外观察到黑猩猩用树枝取食蚂蚁,这表明人类并非唯一会使用工具的生物。1960年,著名人类学家路易斯·李奇在其著作中写道:"现在我们必须重新定义工具,重新定义人类,或者将黑猩猩视为人类。"  相似文献   

7.
正珍妮·古道尔是闻名世界的黑猩猩研究学者,在对黑猩猩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之后,她又将敏锐的目光投向了另外一种生命形式——植物。英格兰迷人的田园生活是珍妮·古道尔建立起对植物界以及自然界浓厚兴趣的基础。幼年时,她就常常坐在自家院子里的榉树的树杈上,手里拿本《杜立德和泰山博士历险记》,幻想有一天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住在森林里……出于对植物的热爱,小小年纪的她甚至有一个"自然笔  相似文献   

8.
久亮 《科学之友》2005,(2):21-21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人类学家达因·法里克认为,人类开始用双腿直立行走并褪掉身上的皮毛后母亲才开始与孩子用声音来交流。据《卫报》报道,这一理论形成的基础来源于长期对黑猩猩的观察—— —因为仍旧拖着长毛的幼年黑猩猩和它的母亲是不会说一句话的。 达 因·法 里 克 认 为 , 语 言 的 始祖———早期母亲与孩子交流的万能语言就是高亢的噪声、拖长的元音、不断重复的句子和歌唱般的音调,因为只有这些才可能是语言诞生的基础。 她表示:“当我发现雌猩猩并不用上述这种声音与自己的孩子交流时,我感觉到豁然开朗。也正是在这时我才明…  相似文献   

9.
一位从事黑猩猩研究的生物学家马克·豪泽(M arc D.H auser)回忆说:“近年来,我有很多机会到非洲丛林黑猩猩自然栖息地和动物园中与黑猩猩接触,并多次长时间地观察黑猩猩的生活和习性,其实,黑猩猩是一种优美可亲的动物。观察黑猩猩与人类以外其他的动物不一样,当黑猩猩的一对炯  相似文献   

10.
近四十多年来旧大陆各地人类化石的发现,特别是二十五年前开始的中国猿人化石的发现,使我们了解了人类发展的历史,了解了怎样由人类远古的祖先演变到我们今天人类这样体质的情形,虽然我们今天所了解的还不过是整个人类发展史的一个轮廓,共间还存在着许多空白点,还要等待我们今后的发现来加以补充。根据现有的人类化石的证据,可以把人类的发展史分为三个阶段,就是猿人阶段、古人阶段和新人阶段,在文化上相当于旧石器时代的初期、中期和晚期。而在中国每一阶段都已发现有人类化石作为代表。共中特别是第一阶段,人类体质的许多知识主要来自周口店发掘所得的中国猿人化石。第一阶段的人类已具有人的基本特点,就是能够制造工具和直立行走,但又带有许多原始的性质。属于这一阶段的  相似文献   

11.
黑猩猩与人类共享98%的基因,所以难怪它们也会使用工具,也有很强的图像记忆力,并且也能将知识传授给下一代。而科学家最近还发现,黑猩猩也喜欢作出“高风险、高回报”的选择,这就意味着黑猩猩是动物世界中除人类之外已知唯一具有投机行为的成员。  相似文献   

12.
会制造工具的乌鸦 一直以来,人们都把黑猩猩视为动物界中最善于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手(仅次于人类)。然而现在一只名叫贝蒂的乌鸦所表现出的奇特才能让黑猩猩也显得逊色不少。据牛津大学动物研究站的科学家介绍,贝蒂能把一段绳索绕成吊钩,而这一技能是黑猩猩所望尘莫及的。难怪一位鸟  相似文献   

13.
1860—1979年期间的厄尼诺年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王绍武 《科学通报》1985,30(1):52-52
<正> 1982—1983年出现了本世纪以来最强的厄·尼诺(El Nio)。许多研究证实,厄·尼诺发生时,从太平洋到印度洋广大地区的海洋、气象条件也产生强烈的异常。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夏季低温也与之有密切联系。因此,研究厄·尼诺现象对改进我国的长期  相似文献   

14.
青水 《科学之友》2005,(1):35-35
在《科学》杂志上,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科学家查理斯·莱恩威弗和澳大利亚斯温伯恩工业大学的科学家耶希·芬纳和布拉德·吉布森共同发表了一篇论文,在论文中这3位科学家宣称,他们已经在银河系确定了一个区域,在这个区域中有几百个恒星,它们有类似地球、火星和水星及能提供支持复杂生命存在的行星,因此在这里最可能有外星人的存在。他们将这区域称做“银河系可能有居民的区域”,并说,这些恒星离地球不很远,有的甚至在地球上用肉眼就可以观察到。布拉德·吉布森告诉记者说,这个区域是在80亿年前形成的,在形成后它们集聚了诸如碳、氧和铁…  相似文献   

15.
包装对于保持食品消毒是重要的。在过去一些年里,许多方法被使用以保鲜和促进食欲,其中之一——防腐食品加工包装,在成本上比传统方法更有潜力,它使用超高温加工能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防腐加工包括消毒产品和在消毒环境中封闭或者密封消毒产品的填补性消毒包装。消毒过程是指在短时间里,使食品处于摄氏130℃以上的温度。防腐性包装的食品有着长久的保质期,并且不需要冷藏。防腐加工的另一优势是其耗能少。防腐加11包装的步骤可概括为:·在操作之前消毒防腐装置;·在包装之前消毒产品;·在装入之前消毒食品包装;·在操作过程中使…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探索》2005,(4):5-5
黑猩猩和人一样具有天生的"公平观",它们通常要求"同工同酬"。但是,科学家最近发现,和人一样,对于"老朋友",黑猩猩就并不怎么强调"同工同酬"。这一现象还是首次在非人类的动物身上被观察到。科学家用食物奖励那些按照要求交回塑料片的黑猩猩,不过,其中一些黑猩猩得到的奖励总是味道平淡的芹菜和黄瓜,而另一些黑猩猩得到的奖励则是所有黑猩猩都很爱吃的美味葡萄。科学家发现,虽然受到"不公正待遇"的黑猩猩会停止合作以示抗议, 但是不同的黑猩猩群的情况有所不同,对于在一起生活了30年的黑猩猩群来说,较之那些只在一起生活了8年的黑猩猩群,停止合作的概率要低得多。  相似文献   

17.
稀世霸王花     
毓棠 《大自然探索》2001,(10):13-14
生长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中部热带雨林中的巨魔芋,以它开出的巨大花序而闻名于世。它的花序像天南星科其他植物的一样,属于佛焰花序,即花序中央有一个花序轴,轴的基部生有许多单性的小花,外面包有一片巨大的总苞——佛焰苞。巨魔芋的花序轴可高达27米,佛焰苞的直径可达1.5米,如此巨大的花序,堪称世界之最。 第一位发现巨魔芋并介绍到欧洲的是意大利人奥·都阿多·贝卡里。1878年他到苏门答腊的热带丛林中探险并采集植物标本。当时他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花序,并观察到这个花序生长在一个扁圆形的大球茎上,球茎表面很粗糙…  相似文献   

18.
在邦克山战役一次抵御英军冲锋的战争中,美军上校威廉·普雷斯科特这样对他的士兵说“:等你们看到敌人的眼白,再向他开枪。”如果当时这支美国军队对抗的不是英军,而是一群黑猩猩,那么他们一定会立刻被打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黑猩猩乃至其他220种灵长类动物都没有眼白,或者说至少没有明显的眼白。这就意味着,如果这些动物没有朝着脸的正前方看过去,我们就会轻易地被它们愚弄,弄不清它们究竟在看哪里。  相似文献   

19.
龚静 《世界科学》2000,(9):34-35
有一个人的生日标志着自人类在地球生存以来第一次不同寻常的出生。 有一个人的生日意味着人类已经能够主动掌握生命的创生。 它,就是路易丝·布朗的生日——1978年7月25日。 路易丝·布朗的生命最最早期——一个受精卵——是在试管中度过的,然后才被植入她母亲的子宫。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的诞生给全世界许多无法正常生育的夫妇带来了希望。 路易丝·布朗的出生既是她的父母约翰和莱斯莉一生难以忘怀的骄傲,更是英国帕特里克·斯特普托和罗伯特·爱德华组成的研究小组20年研究的结晶,同时,在人类生物医学…  相似文献   

20.
海豚究竟有多聪明若问整个动物界谁最聪明?可能有人会说是黑猩猩,认为黑猩猩是一切动物中最进化、最能干的。可是海洋学家却认为,海豚与人类一样也有学习能力,甚至比黑猩猩还略胜一筹,素有海中“智叟”之称。许多科学家正投身于海豚的研究,首先从解剖学的角度入手,观察海豚的脑细胞发育程度,这是智力和思维的基础。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小川博士开始了海豚脑与人脑及其他动物脑的对比实验。经解剖研究,证明海豚的大脑十分发达,一条成年海豚的平均脑重为1600~1700克,比人脑还重(约1500克),远远超过了黑猩猩(不足500克)。海豚单位体长的脑重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