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创刊寄语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及其传播与应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日益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21世纪又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不断孕育重大突破、不断产生空前成就的时代。以载人航天为标志的空间科技将进一步促进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对太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纳米技术为引领的材料科技将进一步带来物质合成技术的变革与应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对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能源科技和环境科技为化解世界性能源危机、营造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环境开辟新的途径;还有与人类生活交…  相似文献   

2.
刘军 《科技信息》2010,(33):I0420-I0420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世纪,科技革命浪潮叠起.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大大加快了人类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进程,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教育,教育改革成为全世界的普遍趋势。继续教育就是在这场科技浪潮中发展起来并受到世界各国广泛重视的一种崭新的教育活动。知识经济将对教育提出新的挑战,面临新世纪,我们对继续教育必须作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论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时代信息社会化,社会信息化,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公共图书馆被广泛开发与应用,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公共图书馆如何迎接挑战,建设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体系,是公共图书馆新的重要课题。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是说人类积累和创造的知识,将成为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文明与进步最主要的推动力。知识经济是创新经济,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杨戈 《科技资讯》2009,(18):192-192
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迈入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世界各国已经把发展信息科学作为新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信息科技学科是一门集信息科学常识和常用信息技术于一体的基础型课程,是最新科学前沿的课程。如何改进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是目前信息科技的一个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21世纪是科技更加迅速发展,全面进人信息社会与经济时代.每过五年,人类可利用的知识就要更新.因此学习已成为人们终身需要,创建学习型组织是时代的召唤,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以科技和创新为主导的产业方兴未艾,产品尤其以电子产品为代表更新周期不断缩短。各国的竞争也是主要表现在科技和创新上。当代大学生处在这个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里必须在学好专业的基础上掌握熟练地掌握并应用英语以符合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掌握英语也可以更好的与国际接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然而英语也是很多非英语专业学生最大的难题,甚至是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探究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案研究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当人类进入新世纪时.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也使图书馆的社会角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要求图书馆连一步扩展自身功能。在管理上加强创新,使其能成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智力后援。21世纪不仅需要图书馆的存在,而且需要它成为社会发展的助推剂.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全球化的创新经济时代,创新取代了古老的比较优势,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竞争的基础。毫无疑问,创新已经无可替代地成为企业竞争战略的核心。对于目前正迈向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的企业来说,只有基于创新制定战略,  相似文献   

9.
我们正面临着来自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等各个方面的挑战。应对这些挑战最有效的手段是科技创新,我们必需开创一个靠科技创新来推动发展的新时代。在21世纪新的发展和挑战格局下,科技创新从形式、内容、方式、地点等方面都不断发生着变化,传统的科技创新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最重要的发展和竞争是在创意、学习、人才以及为市场提供新型的和更高水平的价值等领域的科技创新竞争。  相似文献   

10.
郑建峰 《科技信息》2007,(29):70-71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中国要在21世纪的国际社会占有一定的地位,就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界的共同认识。在创新型社会条件下承担着大量高素质人才培养任务的高等学校要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和培养造就高素质创造人才的需要,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发展为本的新观念,并在这一新的理念指导下对高等教育进行全新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能源消费强度、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是人类在21世纪的首要时代命题。当前,绿色技术正搭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快车深入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迈向绿色低碳发展的时代。碳中和(净零碳排放)的绿色发展目标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强烈共识。  相似文献   

12.
正21世纪以来,随着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将人们带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个领域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如何提高科技工作者的信息素养,使其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肩负起科技发展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具有信息素养是  相似文献   

13.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和造就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已成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迅速增多,学生管理教师严重不足,社会各种思潮对高校的冲击不断,网络信息传播千姿百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学生管理工作也出现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如何提高学生干部整体素质,保障健康发展,都是摆在当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4.
甄乾  张勇 《甘肃科技》2022,(4):42-44+48
21世纪以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迈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呈现出许多不同以往的特点,给科技查新机构带来了新的挑战,科技查新机构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需要不断加强科技查新服务能力建设。本研究通过大数据和科技查新的定义,分析了大数据时代科技查新机构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大数据时代科技查新服务能力建设的具体路径,包括:整合数据资源,建立开放共享的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推动科技查新服务的多元化转型;着力提升科技查新人员综合素质;建立健全科技查新质量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持续加速,最新研究成果不断问世,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勃发。这些都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引领全球经济强劲复苏。同时,信息、生命、材料等技术的广泛交叉与深度融合,正在将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智能社会的曙光已然依稀可见。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全球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人工智能的发展向前迈进,人工智能如今炙手可热,已经成为计算机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计算机技术的先进优势令大数据盛行,在庞大数据的支持下,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能为计算机网络带来什么呢?该文将讨论大数据时代下,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方式与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世界即将进入崭新的21世纪,人类社会也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赋予高等教育神圣而沉重的历史使命,对高等教育提出新的标准和要求。面对知识经济,面向新的时代,原有的教育理念、教育体制已容纳不下新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必须以新的标准和发展要求,进行彻底变革,不断创新,使高等教育改革与知识经济发展逐步协调,达到整合,把高等教育建设成为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基地,发挥其重要的社会功能。1面向知识经济改革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改革,观念先行。教育思想引导教育行为,教育体制反映和体现了一定的教育思想理论。只有解放思…  相似文献   

18.
在21世纪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创新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与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对于当代社会发展来说,具有其重要的意义,它是一个国家综合地位的重要体现,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的本质要求、是培养国家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因此,为探究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与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笔者从创新精神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含义入手,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与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必要性进行深入分析,并且给出了关于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与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个人建议。希望对我国创新科技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现代科学,已经从早期少数科学天才独自开拓科学疆界的孤胆英雄时代,发展到需要交互式、网格式合作共同推进的集体英雄时代,而SciTS,会成为一座21世纪科技合作的灯塔么?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当今世界产业结构正在向高增值型与知识集约型转变。智能化建筑的兴起与发展,主要是适应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需求。智能化建筑是建筑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已成为21世纪房地产投资开发的主导方向。智能化建筑正是当代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建筑)产业本身,带动产业优化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最典型、最具体、最直接的体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