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南京椴和心叶椴苗期光合特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Li 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分别测定南京椴(Tilia miqueliana)和心叶椴(T.cordata)2年生苗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等指标的日变化,对两树种光合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8月中旬天气晴朗时,两种椴树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呈双峰曲线,胞间CO2浓度变化呈单谷曲线;两树种的光补偿点分别为36.2 μmol/(m2·s)和22.8 μmol/(m2·s),光饱和点分别为1 384.8 μmol/(m2·s)和1 216.5 μmol/(m2·s),CO2补偿点分别为76.4 μmol/mol和80.9 μmol/mol,CO2饱和点则分别为1 872.5 μmol/mol和1 655 μmol/mol。基于对这两个树种净光合作用的分析,笔者发现南京椴净光合速率日均值大于心叶椴。  相似文献   

2.
以盆栽3年生观光木为试材,利用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叶绿素荧光仪及叶圆片氧电极等在夏季对其气体交换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离体叶片的光合放氧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年生观光木幼树叶片的光补偿点为10.1μmo L/(m~2·s),光饱和点约为为800μmol/(m~2·s),CO_2补偿点为50.72μmol/mol,CO_2饱和点为1 200μmol/mol.夏季晴好天气下,观光木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第1个峰出现在08:00,Pn为9.0μmol/(m~2·s),第2个峰出现在16:00,Pn为4.6μmol/(m~2·s),12:00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在光合有效辐射较高的时段(10:00至14:00),观光木的F_v/F——m(PSⅡphotochemical efficiency)和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均处于低水平,表明PSⅡ活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陕北吴旗县柠条在年生长季内叶片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度和CO2浓度的变化规律,并测定了柠条叶片的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率(WUE)随光照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年生长季内,柠条叶片光补偿点(LCP)的变动范围为37.4~70.92 μmol/(m2·s),光饱和点(LSP)为1 324.07~1 626.04 μmol/(m2·s),表观光量子效率(φ)为0.008 99~0.014 76 μmol/mol;柠条叶片的CO2补偿点(CCP)为56.76~126.80 μmol/mol,CO2饱和点(CSP)为1 154.60~1 828.86 μmol/mol.说明柠条为C3植物,不耐荫,应栽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柠条在年生长季内蒸腾速率(Tr)的大小排序为:Tr9月>Tr8月>Tr6月>Tr7月>Tr5月;水分利用率(WUE)高低排序为:WUE5月>WUE7月>WUE8月>WUE6月>WUE9月.  相似文献   

4.
花楸幼苗光合特性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使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生态因子对花楸(Sorbus pohuashanensisHedl.)二年生幼苗叶片的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楸幼苗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呈单峰型,无午休现象,且峰值(18.7μmol/(m2.s))出现在12:00,净光合速率的变化是由非气孔因素决定的;花楸光合作用受多因子交互作用的影响,交互作用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大于单一因子,其中光合有效辐射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最大;正常大气条件下,花楸幼苗叶片光饱和点为1 268.4μmol/(m2.s)、补偿点为31.9μmol/(m2.s),CO2饱和点为998.82μmol/mol、CO2补偿点为51.87μmol/mol.  相似文献   

5.
马家柚是江西省上饶市地方特色柚树。为了掌握马家柚叶片光合特性,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对6年生马家柚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马家柚叶片光合日变化为“双峰型”,具有“午休”现象,光合速率最大值出现在上午10:00时,光合速率最大值在4.4~7.7μmolCO2/(m2·s)之间;马家柚叶片光补偿点在35.1~99.7μmol/(m2·s)之间,光饱和点在1 224.6~1 809.2μmol/(m2·s)之间;马家柚叶片光合速率的在CO2浓度为1 500μmol/mol时达到最高,此时马家柚叶片光合速率在6.9~26.1μmolCO2/(m2·s)之间;马家柚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与其生长规律基本一致,最大光合速率随生长期不同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贡嘎山地区黄背栎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Li-6 400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贡嘎山地区不同海拔黄背栎(Quercus pannosa)幼树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1)在8月晴天,不同海拔生长的黄背栎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比较平稳的单峰曲线,无光合午休现象,随着海拔的升高,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降低,而叶片气孔导度增加,有利于高海拔地区植物光合作用气体交换;(2)不同海拔试验点叶片净光合速率对光合辐射的响应有较大的差异,叶片光补偿点为39.16~68.06μmol/(m2.s),光饱和点为1 124.78~1 754.88μmol/(m2.s),表观光量子利用效率为0.028 12~0.031 73。随着海拔的升高,叶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增加;(3)叶片CO2补偿点为68.47~105.21μmol/mol。随着海拔的升高,CO2补偿点降低,有利于植物对高海拔地区低CO2分压环境的适应。CO2饱和点在700μmol/mol左右,羧化效率为0.035~0.038。  相似文献   

7.
茄子光合特性研究再探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研究了茄子不同品种、不同叶龄、不同生育期的净光合速率(Pn)以及光强、CO2体积分数和温度对茄子叶片Pn的影响.结果表明,F1代杂交种的Pn显著高于常规种;茄子中、下部叶片的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PAD)大约为30~40天;盛果期的Pn显著高于苗期和初花期,苗期Pn最低;二苠茄和快圆茄Pn对光强、CO2体积分数和温度的响应均为"抛物线"型,二苠茄的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分别为28.33,1 125 μmol/(m2·s),快圆茄的分别为60,1 468.75μmol/(m2·s),二苠茄的CO2补偿点(CCP)和饱和点(CSP)分别为77.5,1367.5μL/L,快圆茄的分别为72.5,1 412.5 μL/L,二苠茄光合作用的温度冷限和热限分别为5.37,59.44℃,快圆茄的分别为5.87,54.23 C.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大花组的束花石斛和黄花石斛的光合生理,结果表明,2种石斛叶片的解剖结构为异面叶,气孔仅分布在下表面,具气孔盖,叶脉维管束鞘不含叶绿体,无花环型结构,具C3植物特征.2种石斛的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分别为5~10μmol/(m2.s)和850~900μmol/(m2.s),最大光合速率(Pn)约为6μmol/(m2.s);CO2补偿点和饱和点分别为80~90μmol/mol和800μmol/mol;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26~30℃.Pn日变化为双峰型曲线,首峰出现在11:00左右,最大光合速率在5~6μmol/(m2.s),次峰出现在15:00左右,夜间不吸收CO2.PEPCase活性低,RuBPCase和GO酶活性较高.以上结果表明,束花石斛和黄花石斛光合作用碳同化途径属C3植物类型,具有半阴生植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以2年生响叶杨幼树为试验材料,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自然条件下响叶杨不同光合有效辐射(PAR)强度及不同CO2浓度(cCO2)处理下叶片光合及水分生理生态参数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00 μmol/mol CO2摩尔分数条件下,响叶杨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PAR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Pn=-1.0×10-5x2PAR+0.030 3xPAR-1.103 1,相关系数可达0.988 2;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及表观量子效率分别为1 515 μmol/(m2·s)、55 μmol/(m2·s)和0045;叶片蒸腾速率(Tr)与PAR间回归方程:yTr=0.002 6xPAR+7.153 2,相关系数为0.878 6;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与PAR间回归方程为:yWUE=-1.0×10-6x2PAR+0.003 5xPAR-0.093 3,相关系数为0.949 3。(2)PAR为1 000 μmol/(m2·s)的条件下,Pn与CO2摩尔分数(cCO2)之间回归方程为:yPn=2.0×10-5x2CO2+0.047 2xCO2-2.852 3,相关系数为0.950 2,CO2饱和点、补偿点及羧化速率分别为1 180 μmol/mol、64 μmol/mol和0.058,但随cCO2增加Tr呈无规则变化,且两者无明显的相关关系;WUE与cCO2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WUE=3.0×10-6x2CO2+0.007 2xCO2-0.450 4,相关系数为0.926 3。  相似文献   

10.
滇重楼光合作用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LI-6400光合测定仪和人工气候箱研究了滇重楼叶片的光合补偿点、光合饱和点、羧化效率和CO2补偿点,并进行温度、相对湿度对光合速率的单因子影响研究.滇重楼叶片的光合补偿点为5.7μmol/(m2·s),光合有效辐射增至2000μmol/(m·s)2仍未测到光合饱和点,最适光合有效辐射为750~2000μmol/(m·s)2.叶片的羧化效率为0.0295,CO2补偿点为65μmol/mol,光合速率随CO2浓度升高而明显增加,高于大气正常值的CO2浓度对增加滇重楼光合作用的光能利用率是有利的.光合速率在温度11~20℃范围内,随温度升高上升;20~35℃随温度升高下降,最适温度为16~28℃.相对湿度20%~85%的试验范围内,叶片光合速率随湿度增加而增大,最适相对湿度条件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11.
几种野生报春花的光合特性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分析昆明室外栽培3年生的几种野生报春花光合作用特性.光补偿点(μmol·m-2·s-1)以被灯台报春最高(28),其余3种相近且较低(8~15).光饱和点以四季报春最低(80),其光合速率也最低,2种灯台报春的光饱和点(500)和光合速率均最高,灰岩报春居中.光合作用CO2补偿点(μmol·mol-1),灰岩报春54,桔红灯台报春64,粉被灯台报春69,四季报春80.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前者的峰值出现在10:00左右,后者的峰值出现在13:00左右;中午到下午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气孔阻力增大,但17:00以后则主要是羧化阻力增大所造成.光合速率主要与叶片水分导性、蒸腾速率、光照强度和胞间CO2浓度及气压相关.  相似文献   

12.
C刀补能够根据相邻轮廓段的信息自动处理两个刀具中心轨迹的转换,并在转接点处插入过渡直线,从而避免了刀具振荡现象的发生。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加工的数据来源于CAM生成的海量数据,加工路径往往是由大量的小线段构成,在缩短型刀具半径补偿情况下出现造成过切的刀位点。根据刀具半径补偿原理,实现了一种新型的刀具半径补偿算法,该算法能有效剔除冗余刀位点,并且用C++实现了该算法,给出了相应的仿真实例。  相似文献   

13.
雍宝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1):3119-3122,3225
针对复杂背景和可变光照下的静态彩色图像人脸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肤色分割和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方法。首先把彩色图像转换到YCbCr空间。接着应用自适应光线补偿算法对图像进行光线补偿。再结合形态学、几何约束等方法排除背景干扰、进行肤色区域分割。其次应用改进的AdaBoost算法对分割出的区域进行验证,进而精确定位人脸。实验表明:该方法检测率高、适应性好、鲁棒性强,对人脸检测有较强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扇脉杓兰(Cypripedium japonicum)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为优良的观花观叶植物,园林应用前景较好。笔者采用CI-340超轻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扇脉杓兰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变化,结果表明:扇脉杓兰最大净光合速率为6.07μmol/(m2·s),光补偿点为6μmol/(m2·s),光饱和点为416.5μmol/(m2·s),符合耐阴植物的标准,具有较强耐阴性,适宜室内观赏应用。  相似文献   

15.
节流式流量计可同时实现温度、压力、湿度补偿运算,参数作为动态量实时计算流量,提高计量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稀土-过渡族金属铁磁合金薄膜的磁学性质以及超快磁化动力学的一般测量方法,论述了传统实验手段难以测量非可逆的激光辅助跨越补偿点磁化反转动力学的原因.实现了一种新的实验测量方法——光-磁同步动态磁光测量法,并论述了相关原理和技术.以此方法测量得到了GdFeCo薄膜的磁化反转动力学,能够反映真正跨越补偿点磁光记录的过程信息.  相似文献   

17.
濒危植物翅果油树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自然生长的翅果油树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翅果油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高峰值出现在11:00和15:00,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2)翅果油树的光补偿点(LCP)为46.1085μmol·m^-2·s^-1,光饱和点(LSP)在1400μmol·m^-2·s^-1左右,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比较高,表明其是典型的阳生植物,对光适应的生态幅度较窄,这可能是其濒危的原因之一;表观量子效率日变化范围在0.0355μmol·mol^-1 -0.0534μmol·mol^-1之间.(3)翅果油树的CO2补偿点为83.1914μmol·m^-1,CO2饱和点在700μmol·mol^-1左右,预测环境CO2浓度的升高对翅果油树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会很小;羧化效率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变化范围为-0.0040μmol·m^-2·s^-1 -0.0298μmol·m^-2·s^-1.  相似文献   

18.
19.
松嫩草原碱化草甸朝鲜碱茅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松嫩平原碱化草甸生长季中期,朝鲜碱茅不同龄级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第一个峰值出现在12:00左右,第二峰值出现在17:00左右;各龄级叶片中以4 a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最高,5 a叶片次之,3 a叶片最低.朝鲜碱茅为C3植物,光补偿点为56 μmol/ (m2·s),光饱和点为1 800 μmol/ (m2 ·s),光半饱和点为600 μmol/ (m2·s),光近饱和点为1 500 μmol/ (m2·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