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利用三量子比特纠缠态作为初始量子资源,提出两个分别运行在集体退相位噪声信道和集体旋转噪声信道上的鲁棒量子对话(Quantum Dialogue,QD)协议.Alice制备一系列三量子比特纠缠态,将它们分成一个物理量子比特序列和一个逻辑量子比特序列,然后将逻辑量子比特序列发送给Bob.接着,Alice和Bob分别对物理量子比特序列和逻辑量子比特序列进行测量.根据他的测量结果,Bob制备新的没有测量过的逻辑量子比特序列,并利用逻辑酉操作编码他的秘密消息.接着,Bob将编码的逻辑量子比特序列发送回Alice.最后,Alice对编码的逻辑量子比特序列施加逻辑酉操作以编码她的秘密消息并公布她对其的测量结果.这样,Alice和Bob就能解码出彼此的秘密消息.借助于三量子比特纠缠态的测量相关性,两个参与者秘密地共享信息逻辑量子比特的初态.这样,信息泄露问题被克服.所提出的协议只需要单光子测量.与之前提出的可运行在集体噪声信道上的QD协议相比,所提出的协议具有最高的信息论效率.  相似文献   

2.
作者在开发一个逻辑代数符号系统中,引入了逻辑函数的一种紧凑的基于整数序列表达方式,将每一个逻辑函数用一个整数序列来描述,每一个简单项用一个或两个整数来表达.基于整数序列的表示方式特别便于机械化.在逻辑函数Q-M化简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基于整数运算的逻辑函数化简法.该算法只在同类简单项中寻找冗余变量,能输出具有最少的项数,且在项数相等的情况下又具有最少因子总数的所有最简与或式。  相似文献   

3.
以逻辑工作流网作为描述过程模型的方法,提出了逻辑工作流网的有限组合,以状态转换图来描述工作流网的可达逻辑活动序列。根据死锁的充分条件,提出状态映射用以判断两个工作流网组合后出现的死锁。通过删除进入死锁的逻辑活动序列,提出标准伙伴状态转换图用以表述无死锁组合的活动序列。最后提出判断有限组合是否存在死锁的方法,并用一个简单的电子商务实例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伪随机序列的随机特征,推导出M序列具备伪随机序列的特征,给出M序列的反馈逻辑函数,设计了M序列发生器;分析了测试电路产生的n阶伪随机序列的波形图.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比较发现,关于反馈移位寄存器的阶数与序列长度关系、码元的游程(该序列的伪随机性)等方面的分析是正确的,验证了该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学生个性差异,按照基本操作、高级应用、综合应用的逻辑递进关系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训项目序列,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根据项目的设计与划分,设计了由递进序列项目的评价和递进序列任务评价组成的动态评价序列,对学生实施个性化的诊断评价和教学补救.  相似文献   

6.
为了从多时间序列之间发现的定性的时态相关模式可而更全面的理解和把握系统的演化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时态逻辑的多时间序列挖掘模型.它首先将多时间序列转化为多事件序列,然后将预处理后的多事件序列利用区间时态逻辑(ITL)关系子集来定义多事件序列中事件间的时态相关模式.其次进行多状态序列融合和局部时态观测序列的生成,之后采用频繁模式挖掘算法发现多时间序列的频繁时序模式.该模型有助于解决时间序列挖掘所面临的若干挑战和难题,有助于扩展现有时间序列挖掘系统的功能,从而指导时间序列等复杂类型数据的知识发现过程.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时间序列关联规则的网格任务切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网格任务调度中任务切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关联规则模型,以在符合Qos标准的情况下,实现网格任务的全局性合理调度,从而达到实现最小化任务执行时间的目的.模型先按"最小基本粒度"对任务进行逻辑划分,然后通过分析各"逻辑单元"所涉及的基本功能和相互间的耦合度来对"逻辑单元"实施分组,最终以"逻辑元组"为物理切分单位对任务予以切分.模型通过优化任务切分,最终实现全局性任务调度合理性与资源分配有效性的目的.还可通过基于时间序列的关联规则模型的长期学习,不断提高资源分配命中率.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实用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型检验的测试序列生成及优化方法,在描述符号模型检验原理和CTL(计算树逻辑,Computation Tree Logic)覆盖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测试序列的覆盖范围,证明了测试序列的覆盖完整性,并生成和优化了安全计算机平台测试序列.  相似文献   

9.
布尔序集相邻逻辑在QBOS逻辑拓扑空间的分布有很多重要性质.本文研究了SBOS对称序列的有关特性,证明了求解SB2BOS加权序列的通项公式. 定义[1] 形如 0,1,1,5,6.22,28,92,120,376,496,1520,2016,6112,8128,24512,…,的序列称为SBOS加权序列在有关文章中已定义). 定理  当n≥ 3时,对于SB2BOS序列,有记作SB2BOS(关于SB1BOS(i=1,2,3,…),另设初始边界条件:     ,则当n≥3时,aB2n即为SB2BOS序列的通项公式. 证明[2]我们对SB2BOS序列作进一步研究,可以得到如下形式的分解规律: 从SB2BOS加权序列分解表达式中可以看出:①…  相似文献   

10.
m-序列的三阶相关函数及其峰值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m-序列的三阶相关函数(TCF)及其峰值特性进行了研究.由m-序列的平移相加性和二值自相关性可以推导出m-序列的三阶相关函数具有峰值特性.根据这一特性可以对m-序列进行识别,从而也为识别直接序列扩频(DS-SS)信号提供理论依据.仿真实验说明了TCF峰值的个数及位置与移位寄存器级数及反馈逻辑的关系。得出了一些有关生成m-序列及其检测的重要结论:①除末级外,网络中其他级参加反馈的个数为奇数时,有可能产生m-序列,而参加反馈级数的个数为偶数时,肯定不会产生m-序列;②m-序列一个周期内的TCF峰值个数为M-1。峰值位置具有对称性;移位寄存器的反馈逻辑不同,产生的m-序列的TCF峰值位置也不相同;③考虑加性白色高斯噪声情况下,如果取阈值R1=0.6,则当snr=5dB时,TCF峰值检测的正确率大于98%;而当snr=10dB时,检测的正确率为100%。  相似文献   

11.
针对无线通信系统中下行同步序列(summarized the existing downlink synchronization sequence,SYNC_DL)的搜索方法和对其计算复杂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系统帧结构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逻辑特征窗的低复杂度SYNC_DL搜索方法,该方法通过逻辑特征窗的设置,将大量的数值计算转化为逻辑运算,从而减少了计算量。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在高信噪比环境下能更有效地进行下行同步序列的搜索,但在低信噪比环境下,该方法的正确率会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使用混合逻辑代数这个新理论和新方法,定义了逻辑函数的结构,导出了基本逻辑函数,复合逻辑函数及一般逻辑函数的结构表达式,得到了逻辑函数必须遵从的一些特别重要的结构结论。并设计出了无逻辑冒险,无功能冒险的无险象组合电路,布尔逻辑函数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与新理论符台得特别好。无疑这种新理论和新方法使计算机电路及离散系统设计增加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13.
在表示4个命题之间6个对当关系的逻辑方阵的基础上,提出能表示5个命题之间10个对当关系的逻辑矩形,进而提出能表示6个命题之间的15个对当关系的逻辑饼.  相似文献   

14.
在计数器中,当电路的状态没有被全部利用,就会有多余状态,即异常时序。为使计数器进入正常时序,利用正常时序和异常时序组成的反馈函数真值表,根据转换的要求,用逻辑函数的圆图法进行化简,本方法与卡诺图化简相比,具有包围圈少、直观、简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使用多路选择器进行逻辑设计的一般方法[1],提出了借助于卡诺图和直接利用逻辑表达式进行逻辑设计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当前逻辑全知问题的认定过程进行仔细的分析和严格的逻辑论证后发现,这一结论的得出主要来源于人们关于模态逻辑用于agent研究的两点模糊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如果承认逻辑推理的过程意义,并且不用意识系统的特征来约束逻辑系统,那么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逻辑全知问题存在.该结论无疑对当前基于模态逻辑的agent形式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主要论述了逻辑时钟在调试分布式系统领域的应用。首先讨论了逻辑时钟方法及逻辑时钟的修改算法 ,然后介绍了自行研制的分布式 S4系统中逻辑时钟监控器模块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复平面C([0,1])上建立了四种逻辑代数,讨论了其性质,并且定义了C([0,1])上的逻辑度量,得到了四种逻辑度量空间,最后证明了在复平面上存在一个线性序拓扑。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用户对网络实施主动性并能依据人的逻辑思维或任务间的逻辑关系进行通信,提出了逻辑虚拟主动网LVANet(Logical Virtual Active Network).LVANet是以移动Agent技术为基础,建立在现存的网络结构之上的用于反映任务间逻辑关系的一种网络.描述了LVANet的结构、特点及功能.采用移动Agent技术构建了LVANet的框架,给出了安全的主动包传送方案及安全访问控制方案.与传统虚拟主动网相比,LVANet灵活性强,消耗低,网络带宽可以节省3.8%,工作效率提高18%.  相似文献   

20.
从舍佛(Sheffer)、尼葛(J. Nicod)所利用的竖杠“|”运算的分析考察,得到一个启示:认为把逻辑函数组提出来进行专门探索研究是非常必要的。通过两个变量的逻辑函数总体的讨论,引出了几个有关的逻辑函数组的定义和公式,并介绍了EO(X,Y)和NEO(X,Y)在逻辑网络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