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种类、规模、成员构成、参与动机、活动状况、组织管理等进行了研究,揭示现阶段体育社团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期我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专家走访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我国63所普通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组织为研究对象,从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等角度对社会转型期我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调查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对策,即:加大校间社团活动;积极开展特色项目;加强体育社团的内部管理,优化体育社团内部环境;推进体育社团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社会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湖北省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基本构成、组织管理、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湖北省体育社团主要以传统体育项目为主,新兴项目社团逐渐兴起;体育社团平均规模不大,影响力不足;管理制度基本健全,但缺少长期的发展规划,发展定位不清,特色不明显;学生参与愿望强烈,但总体参与度不高。建议高校将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纳入校园文化建设长期发展规划之中,加大投入力度;优化组织管理体系,整合校内体育资源;以创建核心价值体系和品牌为导向,加强组织管理和引导;合理利用校外资源,拓展体育社团生存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陕西省高校体育社团的学生入团动机、社团类型、生源分布、经费来源、管理模式、活动形式、影响因素等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影响陕西省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活动经费不足、活动场地与器材不能保障、缺乏有效地管理指导等.提出陕西省各高校社团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体育社团活动所需要的物质保障和指导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将心理契约理论应用到学生社团过程中,构建心理契约模式解决当前学生社团发展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介绍了社团组织和成员之间如何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模式,通过具体实践活动阐述了心理契约对增强社团成员的归属感,扩大社团文化活动的影响力,推动社团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等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以此来表明心理契约模式符合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适合社团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学生管理工作中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与对策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大学生体育社团组织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社团活动开展频度低,活动场地器材严重不足;多数体育社团无制度、无章程,活动开展随意性大。提出要支持和引导学生体育社团组织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建立社团指导教师工作考核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辽阳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类学生社团的现状及开展活动情况的调查,了解大学生参与各种体育社团活动的人数比例、参加动机等方面情况.结果发现:参与人数多的体育社团开设的项目和活动有很强的健身性、娱乐性和普及性;很多学生选择参与自己爱好的体育活动项目;体育类社团活动开展有着自身的优势并存在某些不足.给出有利于社团发展的社团管理、自我完善等方面建议和举措.  相似文献   

8.
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大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认识程度较高,但实际参与率偏低;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项目呈多样性;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和时间较为理想,时间段主要集中在傍晚、晚上和早晨,地点多在校园内,形式以结伴和个人参与为主,项目较为广泛,羽毛球、篮球、长跑等的人数比例偏高。针对调查发现的主要不足,从教育和引导、体育场地器材建设、体育社团组织管理和课外体育活动指导等方面,为学校进一步做好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周斌 《科技资讯》2014,(28):221-221
学生体育社团是公益性的学生自己的组织,主要由相关体育运动项目的积极分子或爱好者在自娱和娱人的目的下向学校团委提出申请成立的。学生体育社团组织的发展,是未来体育活动与教学组织形式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也是突破我国传统的以课程为中心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本文通过认识体育社团的特性、拓宽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组织形式培养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社团活动,为学生活动提供物质保障等方面的论述来阐述如何发挥体育社团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上海市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学 《科技信息》2007,(12):180-182
采用问卷、文献资料、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高校体育社团的现状和学生参加体育社团的动机、制约因素进行调查,经研究发现:体育社团的内容相对集中;场地、器材较短缺;学生参加体育社团以健身为目的且积极性高;体育社团的管理体系较健全,应加大经费投入和对外交流。  相似文献   

11.
邢云妹 《科技信息》2009,(2):216-217
高职院校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营造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福州市区的高职院校开展体育社团活动现状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体育社团组织管理不够规范,体育社团活动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活动质量有待提高,今后应加强体育社团的组织管理,确保活动经费,形成激励机制,提高活动质量,扩大院校交流,打造社团精品,把高职院校体育社团活动做足做大,成为学生之家。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青海省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发现我省体育社团,存在活动内容单一、管理乏力,无专人训练指导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该文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和运动时间不足;学生参加体育活动项目主要是球类项目;学生的动机主要是以休闲娱乐、缓解压力和应付考试为主;学校场地和器材不足。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为今后学校更好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山西省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组织效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社团在组织投入、过程和效益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情况总体较好;近半数社团的组织效能得分在80分以上,而效能得分低的社团在成员指数和经费使用情况、活动形式内容和次数效果以及指导教师方面有待提高;社团所属学校不同可能会直接影响社团的组织效能;地域差异、社团规模与社团的组织效能得分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吴志军 《科技信息》2007,(16):205-206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宜兴市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主要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男女生在体育需求方面存在差异;活动形式比较单一;体育兴趣和爱好、学校运动氛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是影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延安大学体育社团活动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延安大学体育社团项目新颖多样,满足了我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需求,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同时,由于延安大学体育社团普遍成立较晚,管理机制尚不完善,体育社团内部管理松散,部分体育社团长期缺少教师指导,制约了延安大学体育社团的健康发展。最后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推理法,对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和体育社团的动机及高校体育社团管理状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四川省高校体育社团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可行的对策,目的在于推动四川省高校体育社团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默轩  李卫东 《科技资讯》2014,(35):190-191
该文在对中外不同学生体育社团组织形式的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特点及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只有加强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管理,才能保证它在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中发挥真正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信息类学生社团组织在甘肃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社团主要针对校内单位与个人开展网站制作,系统开发,计算机维护等信息技术服务,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社团成员通过参加实践活动,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本论述通过分析我校信息类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特点,对其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273名参加体育社团的医学本科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体育社团活动对医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改善效果。结论:医学专业大学生并非心理健康病症高发人群;加强高校体育社团等体育活动组织的建设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体育社团活动要选择符合大学生心理发育特点的内容和方法,集体性体育锻炼项目更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