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现状分析及保护政策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制定全国农村饮用水保护政策,以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为例,对农村饮用水源水质进行了现状分析;在赣榆县18个镇设置了264个监测点,对18项理化、生物指标,分别针对不同水源类型进行了监测;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同时参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对饮用水源水质进行研究,并针对不同水源类型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探讨了生物过滤对饮用水源中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与特性.结果表明,生物过滤可有效去除饮用水源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滤料介质对生物过滤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加氯水反冲洗对生物过滤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活性炭、石英砂双层滤料生物滤柱可较大幅度地去除苯酸酯类、脂肪酸酯类和酚类等有机物.  相似文献   

3.
选取贵州省黔东南州18个城市湖库型饮用水源为研究对象,通过枯、丰、平水期的水质开展监测,阐述了黔东南州城市湖库型饮用水源氮、磷的污染特征,并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其水体营养化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黔东南州城市湖库型饮用水源水体总氮平均浓度为0.76 mg/L,其中硝酸盐占70.0%;总磷平均浓度为未检出,其中可溶性磷酸盐占80.5%。黔东南州城市湖库型饮用水源中氮磷时空分布特征明显,总氮和硝酸盐浓度随水期的变化基本一致,氨氮总体变化不大;总磷和可溶性磷酸盐浓度随水期变化基本一致。利用SPSS Statistics 19.0中的Pearson双侧检验法检验污染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枯、丰、平水期仅有CODMn与Chl-a均呈显著正相关性。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黔东南州城市湖库型饮用水源进行评价,枯水期贫营养占66.7%、中营养占33.3%;丰水期贫营养占50.0%、中营养占50.0%;平水期贫营养占38.9%、中营养占61.1%,富营养化风险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平水期、丰水期、枯水期,并采用氮磷浓度比(TN/TP)深入分析,得出水源营养盐限制因子主要为磷限制状态,控...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拥有13亿人的人口大国,其中农村人口大约占70%。随着农村经济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出现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其中农村饮用水源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因此,我国应效仿发达国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饮用水源安全法律,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和农村分散式水源加以区分和细化。  相似文献   

5.
郝俊蓉 《科技信息》2012,(28):76-77
为了更好的保护昌吉市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我们对昌吉市第一水厂地下水的水质状况进行了阶段性监测,通过对监测到的23项水监测因子分析表明,昌吉市第一饮用水源达标,达标水源1个,水源达标率100%。  相似文献   

6.
长江口地区饮用水源地有毒有害污染状况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与评价长江口南通地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有毒有害污染状况,为保护区域饮用水源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对8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进行了调查,在普查的基础上筛查出3个跟踪点,对其中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农药、多氯联苯、生物毒性、抗生素及其他项目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进行了深度调查,并对各饮用水源...  相似文献   

7.
目前与人民大众关系最紧密的问题就是城市饮用水资源的保护,该文分析了饮用水源的几个的特征,并提出相对应的保护措施或者建议,也从饮用水的特点来进行实践保护工作,为我国城市背景下的饮用水资源保护的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8月30日,江苏省长梁保华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听取城乡饮用水安全工作情况汇报,并研究了今冬明春的植树造林工作. 会议听取了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情况汇报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汇报.今年7月份以来,省政府作出专门部署,对全省县以上103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城市供水安全情况开展了拉网式检查.从检查的情况看,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饮水安全工作,加快城市供水设施建设,加大区域供水推进力度,加强饮用水源监管.  相似文献   

9.
在三明市东牙溪水源保护区,利用视频监控、生物指示监测、遥感遥测等技术及其综合应用信息系统,构建了市级饮用水源保护区综合信息监管技术体系,提升了饮用水源地综合监管能力,探索出可借鉴、可复制的水源地保护区综合信息监管体系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地表水中微囊藻毒素的危害与控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是一类环状多肽类物质,具有很强的肝毒性.微囊藻毒素在我国淡水水体分布广泛,许多大型水体和供水水库都已发生微囊藻水华,一些城市饮用水源受到污染.检测水体微囊藻毒素的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酶联免疫法(ELISA),但目前仍缺乏一种快速、经济的常规检测方法.要控制饮用水源中微囊藻毒素的含量,除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去除手段外,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是最有效、也是最根本的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11.
苏州河底泥及河水生物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发光细菌、鱼类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大鼠亚急性毒性试验检测了苏州河底泥及河水的生物毒性。结果表明:苏州河各河段底泥和河水对淡水发光细菌青海弧菌Q67 (Vibrio qinghaiensis Q67)呈现出程度不等的急性毒性,其中市区河段毒性高于市郊河段,夏季毒性高于冬季,底泥毒性高于河水;野外现场鱼类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苏州河市区河段(长寿路桥和浙江路桥河段)水体对卿鱼具有较明显的急性毒性作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北新径河段底泥浸出液存在一定的急性毒性;大鼠亚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北新径河段底泥浸出液和河水可能对动物存在肝毒性.上述结果提示,目前苏州河尤其是市区河段水体总体上不利于生物生存。  相似文献   

12.
农村饮水安全的属性及水源保护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缺乏基本法,法律法规间不协调,环境保护部门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为依据划分水源保护区,水利部门以《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细则》为依据划分水源保护区,两者不一致;指出农村饮用水安全属于准公共物品,需要政府财政投资和政策支持,只有解决了水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3.
梁谦 《科技资讯》2010,(25):135-135
在当今全球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城市需水量日渐增加,水污染状况有增无减,饮用水源越来越紧缺的背景下,传统的或现行的饮用水源保护方法在管理保护水资源上已凸显出种种弊端。提出建立和完善饮用水源的跨区域保护和监管机制的必要性新概念,目的是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根据水文因素与地区因素,改变各地分散采用因而常常互相冲突的饮用水环境管理政策,使管理工作具有综合管理协调能力的一体化大组织。  相似文献   

14.
湘江微污染饮用水源生物过滤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试验探讨了生物过滤对湘江微污染饮用水源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过滤可有效去除湘江微污染饮用水源中的可同化有机炎(AOC)、可生物降解有机炎(BDOC)、氨氮、铁、锰和浊度,提高饮用水生物稳定性。不同滤料介质组成的生物滤池具有不同的去除效果。由活性碳、石英砂组成的生物滤池对AOC、BDOC、氨氮、铁、锰等的去除效果比由无烟煤、陶粒和石英砂等滤料组成的生物滤池好,加氯水反冲洗对生物过滤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调查了大冶市12个农村饮用水源地周边污染源分布情况,对1个地表饮用水源和11个地下饮用水源进行了监测,分析和评价了水样水质,并提出水源地保护对策。结果表明,多数水源地环境禀赋较好;少数水源地因周边有农业、养殖面源和生活污染源.而存在环境问题,主要污染物是总大肠茵群和氨氮。  相似文献   

16.
通过近8年的水质监测和调查数据,分析了全国十大流域地表饮用水源的水质及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了流域水质和地表饮用水源水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全国地表饮用水源水质为清洁和较清洁型,整体好于其所在流域水质,满足饮用功能.河流型水源综合污染指数在0.14—0.27,与所在流域水质密切相关,主要受生活类污染影响;湖库型水源综合污染指数在0.14—0.29,与所在流域水质相关性较弱,以有机类污染影响为主;地表水源水质的流域分布特征明显.地表饮用水源近年来有机类污染程度有加剧趋势,应重点控制有机类污染.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参加了泉州市环境监测站开展的城市饮用水源地有机污染物的监测调查,根据监测数据进行总结,本次监测结果表明泉州市饮用水源水质优良.  相似文献   

18.
生物滞留池不仅在改善雨水水质方面有较好的效果,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城市道路表面的洪峰和径流。该文分析了城市道路雨水中主要污染物含量,并以道路雨水径流为研究对象,初步论证了生物滞留池用于城市道路绿化对道路污染物的削减效应。针对有利于城市水文和生态良好的城市道路雨水净化技术,提出了适合城市地区道路雨水利用模式,为建设水源涵养型城市的水文循环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饮用水源污染现状调查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社宁 《甘肃科技》2009,25(20):1-3,44
对甘肃省86个县(区)政府所在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的水质、污染源进行调查和监测;分析了污染源的来源和结构特征,揭示了水源保护区污染源对水源水质的影响。研究表明,甘肃省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共有污染源57家,生活污染源60个,面源污染较为严重,部分水源保护区局部生态问题对水源地安全构成威胁。甘肃省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共119个,其中79个地下水型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10个湖库型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30个河流型水源地中28个水源地达标,达标比例93.33%。提出了从污染源关闭或搬迁、建设水源地保护工程、加强监管和监测、制定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工程、生态恢复、推广有机农业、建设农业面源环保治理工程、加强水源地保护宣传教育等方面,保护饮用水水源水质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水质及回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缺水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生活污水作为第二水源回用极为迫切.分析了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出水水质及其回用情况.实验中试表明,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系统运行稳定,出水水质优于中国建设部部标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可直接用于城市绿化、冲厕、扫除及洗车.具有良好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