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说起机器人士兵,人们脑海中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科幻大片中的那些钢铁巨兽、机器战警等等.其实,机器人士兵上战场现在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在战争区域,机器狗穿梭往来,机器士兵盘问靠近的可疑人员……这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情节.   ……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的人格是热爱生命、对战争有所反感的,他从人性的、文化的角度研究战争,反省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在湘西土著部队五年的士兵生活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呼唤人们抗击战争对人的奴役,亦即必须保持个体人格的独立,信守精神自由,追求在"美·爱与神"中实现人格和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3.
约塞连是美国著名幽默作家约瑟夫·海勒在<第22务军规>中所描写的一位普通下级军官,霍根中士则是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士兵的代表人物.通过对两住代表性人物在各自所处战争年代的背景、经历、内心世界的描写,刻画出战争的残酷性、非人道性.更重要的是展现了普通百姓向往和平、和谐社会的心愿.  相似文献   

4.
伊拉克战争越来越惨烈,美英联军每向前推进一步,都会遇到伊军的顽强抵抗,伤亡人数与日俱增。人们从美国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中看到和听到的都是,美国士兵如何英勇;英联军如何“重创”伊军;大量伊拉克士兵纷纷投降。但隐藏在美军士兵中的一股反战、厌战的暗流却似乎被美国媒体“忽略”了,其实这种反战情绪正随着战争的深入不断增强。早在开战之前,美军士兵对战争的反感和厌恶已初见端倪。在美军驻科威特北部乌代里军营的一个洗手间墙上,一名士兵用脏话表达了对战争的怀疑,他写道:“谁让你他妈地自愿来到这个鬼地方受罪?这是一场缺…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的烽火传信,古希腊士兵斐力庇第斯从马拉松战场到雅典中央广场的长跑,都表明战争时期,交战双方对信息的巨大需求.无线电通信从发明之初,就与军队和战争结缘,成为军队通信的重要手段.可以说,军队和战争的需求,大大促进了无线电技术的发展,而电子技术的应用,也使得战争形态和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今天,电子通信和电子侦察对战争的作用,已经成为决定性因素,随之而来的电子战,已经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在一些战争影视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参战军人的脖子上挂着一个小金属牌——军人身份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士兵牌”。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许多尸体无法辨认被随便掩埋。这时,“士兵牌”对死者的身份确认具有重要作用。今天,很多现代化科学技术融入到“士兵牌”,使这小小的身份牌今非昔比。电子“士兵牌”美军目前使用的“士兵牌”的铭文是采用光电技术雕刻的,成本低且美观大方。由于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所以“士兵牌”上除了通常的标志,如姓名、部队番号、社会保险号、军衔、服役军种(A为陆军、J为海军、AF为空军、USMC为海军陆战队)、血型…  相似文献   

7.
伊拉克战争已经过去整整一年了。在众多有关这场战争的大话题里,我们只想截取一点不太为人所留意的细枝末节,看看这场战争给美国的普通士兵和伊拉克老百姓究竟带来了些什么。当然,作为加害一方的美国士兵和作为受害一方的伊拉克平民,他们的感受有着本质的不同,身历其中的感受千差万别,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无法决定自己在这场战争中的命运。用生命换取的“公民待遇”“绿卡士兵”是美国民众对那些出生在美国以外、已获得绿卡,但还没有获得公民权的新移民士兵的称呼。这些人参军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尽早正式入籍,获得真正的“公民待遇”,…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首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人们,特别是士兵厌战的诗篇。诗人通过亲眼目睹战争,将战争的残酷及人们对战争的极端厌恶在这首诗中描写得淋漓尽致。本文作者通过对这首诗从内容,写作技巧作详细的分析与欣赏。  相似文献   

9.
现年72岁的沙龙,年轻时就是犹太复国主义者,他参与以色列几乎所有的战争,常有“惊人之举”。第一次中东战争时,他带领几个士兵未经同意冒着枪林弹雨抓获阿拉伯士兵作人质。第二次阿以战争,他带领士兵打到了苏伊士运河米特拉山口,超过了停火线。1981年,沙龙当上了国防部长,他下令制定“阿波罗行动”,策划了赶走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黎巴嫩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的人格是热爱生命、对战争有所反感的,他从人性的、文化的角度研究战争,反省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在湘西土著部队五年的士兵生活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呼唤人们抗击战争对人的奴役,亦即必须保持个体人格的独立,信守精神自由,追求在“美·爱与神”中实现人格和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11.
血战长津湖     
在朝鲜战争的同一次战斗中,作为对手的中美两国士兵截然不同的经历和感受。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日军在中国的战争与施虐罪行罄竹难书。而其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则是臭名昭著的南京大屠杀。长期的军国主义教育,使日军形成了征服中国的心理基础,是导致暴行发生的直接原因;普遍存在于日军士兵中的大和民族优秀论意识以及蔑视中国人的认知心理,是暴行发生的内在原因;长期的侵华战争使日军形成了变态的畸形心理,是暴行发生的深层因素;在对被征服者的凌辱与毁灭中,日本士兵恐惧报复的心理,是暴行全面发生的原因;日军在战争中遇到中国军民的顽强反抗,形成了其强烈的复仇心理,是暴行发生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13.
何志强 《青年科学》2008,(10):36-36
残奥会的起源得追溯到二战后的欧洲。为了让在战争中脊髓受损导致下肢瘫痪的士兵尽快康复,1948年伦敦第14届夏季奥运会期  相似文献   

14.
雇佣军     
雇佣军是指在战争中以获得私利为目的而受雇干任何国家或民族并为之作战的非交战国职业士兵。最早的雇佣军出现于1303年,他们是加泰隆人,在意大利南部的王朝战争中作战。雇用雇佣军不仅需要很多的经费,同时又要冒一定的政治风险。14世纪初叶,拜占廷帝国雇用的西班牙边民在帮助拜占廷帝国打败土耳其人以后。就转过来攻打他们的雇主。在15世纪,由瑞士、意大利和德国士兵组成的各个“自由连”受雇于各国亲王和公爵。这  相似文献   

15.
拍卖古币     
在伦敦举行的一次大型古纸币拍卖会上, 一张14世纪的中国纸币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它是用桑树皮做的纸印刷的.另一稀有珍品是1902年用士兵制服碎片印刷的钱币,其票面为10先令.这种"钞票"曾于英布战争时期使用过.  相似文献   

16.
我国唐代的许多诗人,运用诗歌这一艺术形式,从各方面深刻揭露严酷的社会现实。战争是唐代诗歌创作的重要题材,对于正义的战争,诗人们尽力赞扬和讴歌;对于非正义的战争,诗人们竭力反对和谴责。天宝时期对南诏发动的两次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诗人们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鞭笞,李白的《古风·三十四》就是一首代表性的作品。 李唐王朝第一次对南诏的用兵,发生在唐玄宗天宝十年(公元七五一年),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领八万士兵征伐南诏,  相似文献   

17.
唐王朝对内迁高句丽人的安置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唐朝讨伐高句丽的战争中,先后俘获了大量高句丽士兵和普通民众.为了减少驻军的压力,移民内地势在必行.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唐朝有计划地分批将部分高句丽人迁入内地.唐朝大规模内迁高句丽人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太宗时期因战争的压力强制内迁;高句丽平定后,为了减少叛乱因素和充实内地,大量内迁;玄宗时期高句丽遗民的归化.这些高句丽民众主要安置在河南诸州、陇右诸州,以及安东都护府城傍.  相似文献   

18.
孔繁 《世界博览》2012,(8):24-25
正军政府与老牌殖民国的战斗阿根廷本来希望借马岛战争转移国内矛盾,结果却让英国重建了自信。4月2日是英国和阿根廷马岛(英称福克兰群岛)战争爆发30周年纪念日,两国各自举行纪念活动悼念阵亡士兵。在阿根廷南部城市乌斯怀亚,总统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  相似文献   

19.
杨晋 《世界知识》2013,(7):68-68
十年前,2003年3月20日,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然而直到今天,有关这场战争的一些谜团仍没有被彻底解开,其中之一是:在“蜘蛛洞”旁擒住老萨并拍照留念的美军士兵到底是谁?  相似文献   

20.
日本军部现在正以极端的谨慎,防止回国士兵谈论他们在中国的经历,至于如何理由,则没有说明。据传回国的士兵都是受过多次儆戒,而且对于战争的光荣的认识,是有些儿靠不住的。但是由于「军事秘密保护法,」加上了某些非正式的限制条件,士兵们已不能公开讨论他们自己的感想,确实的,任何一个回国士兵的口里,都没有漏出过关于挫败和高度死伤的消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