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如何避免多媒体教室无线话筒的同频设备干扰,一直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利用非标准通信协议思想,提出一种以硬件和软件组合成真随机数,产生新的随机射频协议,避开同频设备干扰,实现无线话筒发射机与接收机的无干扰任意配对。项目实施表明,基于非标准随机射频协议的数字无线话筒,适应多媒体教室设备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多媒体教室密集的教学楼里,如何实现无线话筒和接收机的任意配对,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文中简要地概述了红外线载波调制解调音频技术、红外线传送载波频率资料技术、自动设置无干扰载波频率技术和随机射频协议自适应跳频技术等任意配对实现方式,并指出了各自优缺点以及不同的应用场合.最后为多媒体教室无线话筒和接收机的选购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文超 《科技信息》2009,(20):326-326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推进、各种扩音设备在现代高校多媒体教室中的普遍应用,扩音设备的使用和维护逐渐成为高校电教部门的重要任务。笔者根据多年从事高校多媒体教室维护的经验,结合几种较为常见的多媒体教室扩音设备,如FM调频无线麦克风、移频增音等,借此与读者共同探讨并寻找在实践中证明较为实用的教学扩音方案及其配置参数。  相似文献   

4.
nRF24xx频道避撞及频率捷变技术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nRF24xx系列射频芯片同ISM频段内其他一些主要无线设备之间的频率资源的相互冲突及兼容问题.提出一种基于nRF24xx系列射频收发芯片的频道捷变协议,可解决nRF24xx之间以及同其他无线设备之间存在的频率冲突问题.该协议可通过简单的软件编程实现对nRF24xx的自动频道跳变控制,使每个nRF24xx和蓝牙一样具有自动回避频道冲突的功能,具有更强的抵抗环境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5.
樊永华 《科技资讯》2008,(1):209-209
本文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多媒体教室同时使用有线与无线话筒扩音时出现啸叫的故障现象,介绍了多媒体教室扩音系统的工作原理,并根据扩音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扩音啸叫的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并提出了解除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用电力线取代多媒体教室建设时需要的双绞线,进行网络信息和数据的传输.避免了常规方法所产生的破坏教室墙体和重复走线的问题,并能保证网络传输速率以及稳定性.利用电力线通信调制解调设备上的无线路由模块,还能连接多媒体教室内的无线智能设备,辅助教师授课,提高其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传输信道状态检测的无线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自适应信道软判决译码方案.方案中,输入维特比译码器的数据可信度度量,可以根据当前信道信息和同频干扰检测结果自适应地变化,能有效解决传统信道软判决方法缺乏对当前信道进行自适应跟踪以及不适宜于高速移动接收的缺陷.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案在时变快衰落及存在同频干扰的无线信道下具有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何侃侃 《广东科技》2009,18(24):101-102
同频复用技术是GSM网的核心原理之一,它使无线频率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至最大,也是中国移动用2×(19MHz+15MHz)频率资源支撑几亿用户的重要原因.在进行无线网络规划时,必须克服因同频复用引起的同频干扰,才能使G网的运营正常.本文针对两个工程中遇到的同频干扰问题,在技术上加以论证实践中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最后10米"数据通信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通信中的"最后10米"数据通信,是目前值得研究的技术课题.文中简要地阐述以ARM9为核心的嵌入式Web Service标准协议和一对射频收发nRF芯片所实现的非标准无线协议,解决"最后10米"数据通信的协议转换;并提供网络供电和火线供电电路设计,就地解决典型实例中的电源难题.最后论述了这些新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在物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小的传感执行设备大量逐渐涌现,而且这些设备往往是电池供电.因此,除了日益增长的数据通信需求之外,所有设备的能量需求也成为了限制万物互联的一大瓶颈.目前已经有很多无线传能技术,但往往是基于感应技术,传能距离在几十厘米的范围内,无法满足众多的物联应用场景.无线射频能量传输凭借其相对而言的长距离特性以及便捷性和可控性成为了缓解该问题的一项关键技术.借助于已经存在的用于数据通信的射频设施(如基站或是室内的无线宽带路由器等)进行无线传能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同时利用电磁波的特性,数据和能量可以同时搭载在电磁波上进行传输,由此带来了本文首先要介绍的无线数能同传和数能一体化通信网络DEIN(Data and Energy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Networks)的概念.在介绍DEIN整体架构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数能同传的MAC协议设计方案,以传统的载波侦听多址协议/碰撞避免(CSMA/CA)为基础,引入主动能量请求机制,以同时满足用户设备的数据和能量需求.仿真结果对协议的性能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现有各种UHF频段频率调制电路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声表面波滤波器的868MHz频率调制电路,给出了完整电路原理图,结合EWB仿真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设计思路。该频率调制电路由主振和频率选择反馈两部分组成,主振部分采用共基极的电容三端式振荡器,避免了集电结电容的密勒效应,频率选择反馈部分串有由声面波滤波器构成的高Q值窄带滤波器,该滤波器兼有稳定中心频率的作用。这种电路具有结构简单、低本低廉、中心频率稳定、带外残留少、调试方便等特点,已成功应用于自行开发的无线话筒中。该电路既可用于FM也可用于FSK,特别适合于无线话筒、无线对讲、无线耳机、无线遥控、无线数据采集等各种中、低档无线通信设备。  相似文献   

12.
在无线传感网中,接收机往往处于随时准备接收信息状态,因此节能是一个重要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降低功耗的硬件结构和软件协议联合优化策略,分析了无线收发机节能的关键因素,提出一种简易实用的无线唤醒通信协议,设计了一种低功耗无线收发机.实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无线接收机功耗比传统设备降低10倍以上,达到了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迎接新军事变革下的信息化战争,武器系统平台网络化已成为网络中心战(NCW)的发展趋势,战场无线传感器网络已受到世界各军事强国的重视。时分多址(TDMA)技术将无线信道按时隙分配给不同用户,因其可靠性和稳定性在无线通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针对战场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低开销低功耗的要求,分析了TDMA通信协议的原理和实现的难点,结合单片机MSP430F449和无线收发芯片CC2500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适合战场应用环境的低功耗TDMA通信协议,详细介绍了战场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平台的组成和低功耗通信协议软件实现。经过实验验证,该协议运行可靠,扩展性、灵活性好,代码量小,在无数据收发时处于低功耗模式,适合各种低功耗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随机噪声辐射对用频装备电磁干扰效应研究的不足,对通信装备在高斯随机噪声辐射下的效应预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随机噪声对功率敏感型通信装备带内干扰的机理分析建立了预测模型,并定义了效应指数,通过计算效应指数预测随机噪声辐射对通信装备的干扰.文中以某型超短波电台为试验对象,分别进行了单频和调幅连续波、高斯白噪声、窄带高斯噪声电磁辐射效应试验,不同随机噪声辐射下受试设备被干扰的概率分别为100%、98.7%、99.9%和99.1%.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和预测方法能够有效地对随机噪声辐射下通信装备生存能力进行预测,对战场条件下用频装备能否有效发挥作战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蓝牙技术实现了小型的移动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这样在设备之间传递数据就不需要线缆了。蓝牙设备工作在2.4GHz的工业、科学与医学频上,这一频段不需申请就可使用。蓝牙射频部分的设计能提供设备间快速,稳定,安全的连接。跳频技术使得在传送与接收数据包时可以避免其它信号的干扰。蓝牙锁是北京邮电大学与有关单位合作的国家863科研项目,用于实时监测装有要害数据电子设备如数据库装置,各种信息安全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是否被人移动,攻击等。目前该产品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一种基于nRF24L01无线芯片的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以nRF24L01(2.4 GHz无线射频芯片)和低功耗单片机MSP430F449为核心组成的簇形网络数据传输系统.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依靠MCU为核心的硬件平台协同工作,按照约定好的协议实现数据传输,经过PC机监控设备后台的数据处理,使得数据在LED显示屏上显示.  相似文献   

17.
大规模 MIMO 蜂窝网与 D2D 混合网络物理层安全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随着量子计算机等计算设备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加密技术正面临着挑战;由于物理层安全充分利用了无线信道的特性,其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此,提出了一种安全的混合网络模型,其中,端到端(device-to-de-vice,D2D)网络覆盖于大规模多入多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宏蜂窝之上,被动的恶意窃听者(eavesdropper,Eve)能够窃听所有的无线信道;同时,为了提高能量效率,D2D发射机不仅可以从专用的PB(powerbeacon)收集能量,还可以从附近的射频干扰信号中收集能量.对此混合网络模型,假设所有网络元素的位置都服从独立泊松点过程,利用随机几何,得到了任一D2D发射机采集足够能量的概率;基于此概率,获得了蜂窝网用户和D2D用户的各态历经速率和安全中断概率.结果表明,由于D2D发射机可以从周围的射频干扰信号中采集能量,系统的能量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将专用PB的信号视作一种人工噪声,有效地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阵列侧向测井仪信号发送、接收设备的设计方案.在发送设备中采用MCS51单片机技术来产生六个频率不同、相位严格保持一致的发送信号.文章给出了阵列侧向测井仪信号发送设备原理方框图.针对信号接收的特点,笔者讨论了在接收设备中采用高共模抑制比、带有动态零点补偿的测量放大器抑制共模干扰;采用同步数字堆栈技术(即同步数字叠加技术)抵抗随机干扰、提高信噪比;采用数字滤波器进一步减小无用信号;采用FFT技术测出各种频率点的幅值,从而计算各地层的电阻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