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越南从在南海掠夺的石油中大发其财,转而购买武器,扩充军力,全方位提升与中国的对抗能力。据媒体报道,近日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在访问越南期间,突然缩短了访问行程。而6月21日晚,国防部新闻局回应媒体称,由于工作安排原因,中方取消了原计划举行的中越两军边境高层会晤。有分析称,两国可能是因为中越因南海钻探问题产生争执,中国以此来抗议越南的挑衅行为。  相似文献   

2.
我外交部发言人一再重申南海主权4月10日,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出:“越南政府进一步划定了南沙部分油气招标区块,并将在南沙举行所谓‘国会代表’选举;越南还将和英国BP公司合作在南沙修建天然气输送管道”。对此,外交部发言人秦刚重申了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他指出,“任何其他国家单方面对该海域采取的行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的5~6月,越南的外交犹如其天气一样炽热。越南领导人不但在国内频繁接待了多国领导人来访,而且还马不停蹄地穿梭在周边国家和中、美、日、俄等大国之间。5月11~15日,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正式访问中国并出席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5月底6月初,越南总理阮春福先后对美国和日本进行了访问;预计6月底前,陈大光还将访问俄罗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阮春福总理在访问美国和日本期间都谈及南海问  相似文献   

4.
艾华 《科技潮》2007,(8):24-25
6月6日,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获得重大突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我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成功钻取获得了高纯度可燃冰实物样品,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印度之后第四个通过国家级研发计划采到水合物实物样品的国家。  相似文献   

5.
郭渊 《世界知识》2014,(11):62-64
<正>20世纪70年代,南海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美苏在南海地区展开激烈争夺。伴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美国对南海问题采取"中立"态度,而苏联此时则支持越南推行地区霸权主义,借以扩大自己在印度支那的势力范围,开始干涉中国捍卫南海主权的行动。在此背景下,菲律宾、南越当局、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强占南海岛礁、瓜分海域、掠夺资源,南海问题凸显。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以维护中国在南海的主权,最大限度地捍卫中国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6.
江淮 《世界知识》2011,(13):67-67
最近,南海问题又成为国内外舆论的热门话题。越南在中国南海传统海疆线内大肆进行油气勘探开发活动,反而贼喊捉贼,诬蔑中国海监的正当维权执法行动是“非法的”、“侵犯了越南的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越南还怂恿国内民众到中国驻越使领馆前举行反华游行示威,在南海举行军事演习并威胁中国说“越南海军要不惜一战”。紧接着,菲律宾也跟着起哄,攻击中国科考船在南沙的正常考察活动。  相似文献   

7.
<正>4月27日,印度尼西亚海军护卫舰与越南渔监船在纳土纳群岛以北海域发生撞击事件。印尼和越南渔业纷争不断是诸多原因叠加作用的结果,不仅考验这两个东盟重要成员的关系,也对南海局势和平稳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纷争再起引关注  相似文献   

8.
菲律宾:南海问题上日趋强硬 南海问题是菲律宾政府重点关注的利益海域。菲政府首先企图通过国内立法“确认”南海主权利益,2009年2月众议院通过法案,将南沙群岛东部的部分岛礁和中沙群岛的黄岩岛划入了菲律宾领海基线范围内。2011年6月菲政府又宣布将菲律宾西部的南中国海改称为“西菲律宾海”。其次,借助东盟力量牵制中国,力图依托东盟作为其处理有关海洋安全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毕世鸿 《世界知识》2014,(11):26-28
<正>自进入今年5月以来,中越两国船只持续在中国"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附近的西沙群岛海域对峙,越南船只对中国船只的冲撞持续不断。为缓解越南民众的愤怒情绪,越南政府5月11日曾批准抗议者在中国驻河内大使馆外示威。但越南抗议中国在南海钻探石油的反华游行后期走向暴力化,最终升级为以排华为主、针对外国投资者和企业的打砸抢烧杀暴力事件,从而震惊了中国和国际社会。这是越南20年来最严重的反华事件。  相似文献   

10.
陈永 《世界知识》2021,(7):74-74
近期,南海颇不平静,多个欧洲国家高调、密集显示或宣布在南海的军事存在。2月8日法国“翡翠号”核潜艇在“塞纳号”潜艇支援舰相伴下穿过南海海域,其国防部长帕丽宣布进行了“一次非凡的巡逻”。2月18日,法国的“雷电号”两栖攻击舰和“絮库夫”号护卫舰启程前往亚太地区,编队不仅计划航经南海争议海域,还要穿越琼州海峡。  相似文献   

11.
李金明 《世界知识》2014,(13):26-29
2014年5月2日以来,越南对中海油服务股份何限公司在西沙群岛海域开展正常的钻探活动不断进行干扰和破坏,强调钻井平台是在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之内。  相似文献   

12.
一段时间以来,南海海上民兵问题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但受美国等一些国家的误导,国际社会纷纷把关注焦点放在中国海上民兵力量上,却忽略了日渐壮大的东南亚海上民兵及其给南海形势带来的重要影响。事实上,越南、菲律宾和印尼等一些国家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武装渔船配合甚至主导针对特殊海域,以及对外国的政治、军事任务,这给南海形势增加了新的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上半年,南海形势表面上总体延续了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趋缓态势,中国和菲律宾、越南之间未再发生激烈对抗和较量事件,最根本的动力在于中国与东盟国家以"双轨思路"处理南海问题达成的共识以及"南海行为准则"(COC)磋商取得的进展。中国外交部和东盟各国外交部也成功测试了应对海上紧急事态外交高官热线。中菲于2月13日举行了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第二次会议,同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6月,马来西亚对中国军用运输机飞越南海及中国海警船在南沙群岛海域正常巡航做出了罕见的强烈反应,中马围绕南海问题的分歧再次引起舆论关注。马来西亚在南海的权益主张马来西亚是中国周边邻国当中最后卷入南海争端的国家,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渐渐明确岛礁领土主权和海域管辖权主张,大致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5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南海宣布,我国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截至6月21日,已连续试采42天,累计产量超23.5万立方米。这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引发外界的广泛关注。如果说页岩油气是引发能源革命的"黑天鹅",那么下一个可能引起油气领域轩然大波的就是可  相似文献   

16.
《世界知识》2014,(14):77-77
<正>2014年6月20日,由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室、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联合举办的"南海争端解决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主要就"西沙981事件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主要大国立场与最新表态分析"、"法律应对:菲律宾案例、可能的越南案例"、"下一步的应对"等议题进行了主旨发言和讨论。来自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外交部、海军指挥学院、中国现代  相似文献   

17.
正南海是中国核潜艇战略值班海区,又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的关键海域。“出云”号就是冲着这个目标搅局来的。近年来,中日两国在海权领域的矛盾有增无减。其争端海域有从黄、东海向南海扩展的趋势:据路透社3月13日报道,日本海上自卫队计划派遣其最大的军舰“出云”号直升机驱逐舰向印度洋方向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远航,其中会途经南海——这是二战后日本海上军力在这一地区最大规模的展示。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周边海洋安全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南海海域相关声索国围绕海洋资源争夺、岛礁主权、海域划界和通道安全的争端进一步加剧,美、日等"域外大国"搅局南海争端的势头呈愈演愈烈之趋势。面对美、日在中国周边海域搅局以及中日在钓鱼岛的对阵,中国应发挥中国"地大海广"的特点,注重陆海统筹、海海统筹的战略布局。尤其应实施"五海联动",构建中国  相似文献   

19.
2005年6月4~9日在越南举行了第二届抽象和应用分析国际会议,越南的数学工作者和其他国家的访问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本书收集了会议的所有论文,内容包括积分与拟微分算子、偏微分方程、几何分析、随机和无限维分析。既有纯理论研究,又有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在取得大发展的同时,双方纠纷和矛盾也进入了多发期。中国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有南海海域或岛礁争端,与缅甸有建设水电站和铜矿项目分歧,与泰国也存在铁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