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在声乐学习中,正确理解和协调好声音的高位置与深气息、打开喉咙与拉紧声带的辩证关系,能有效帮助歌者获得自然、圆润、音色优美的声音,并通过声乐作品充分展示出嗓音特殊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在声乐学习中,正确理解和协调好声音的高位置与深气息;打开喉咙与拉紧声带;腰腹紧张与胸部放松之间的辩证关系,能有效帮助歌者获得通畅、圆润、音色优美的声音,并通过声乐作品充分展示出嗓音特殊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在声乐学习中,模仿是学习者获得声音要领,掌握歌唱技法的一种最直接的手段。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通过模仿找到发声的正确位置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理解、消化和吸收的能力,增强声乐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声乐演唱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真声、假声、混声是声乐界长期研讨的问题,纯粹地运用真声歌唱声音直且硬,音域窄,完全地运用假声演唱,又往往造成声音虚、假,中低声区下不来的“半个嗓子”歌唱现象,运用高位置的混声歌唱能让歌者自如地运用和控制声音,使声音具有“飞跃性”、“穿透性”,从而获得持久的歌唱能力。  相似文献   

5.
郑虹 《科技咨询导报》2014,(14):152-152
声乐教学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受到了极大挑战。为了提高声乐的教学质量,从声音技术上和曲目选择上如何做到恰到好处,对提高教学效率至关重要,从学生的声音特点出发,如何选择适合学生的作品,是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思考和努力的。  相似文献   

6.
声乐教学中表象及表象能力培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声乐艺术不同于其他器乐演奏的表演艺术,它是以人声为乐器,利用人声通过科学的发声方法,发出优美嘹亮的歌声,又用歌声透过音乐化了的文学语言,生动地塑造乐曲中的人物形象,描绘其意境,表达其思想感情的一门音乐艺术,歌唱时“声音位置感觉”、“声音共鸣感觉”“气息控制感觉”“读字感觉”“情绪和情感的感觉”等感觉,抽象、无形、不容易具体地进行说教。运用心理学上的“表象”,把日常生活的各种表象通过联想联系到声乐教学中来,会使抽象的声乐学习变得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为此,本文就表象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声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表象能力等方面发表自己一点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高位置的声音具有明亮、集中、富有金属色彩等特性,在歌唱发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歌唱共鸣,气息支持,歌唱发声,歌唱咬字等四个方面论述怎样才能获得高位置声音。  相似文献   

8.
气息是学习声乐的关键。而气息控制的实践与运用关系到发声的位置、吐字、声音的支点等等问题。只有掌握了气息的运用和控制,才能学好声乐。  相似文献   

9.
高师声乐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施敏高师音乐专业中的大部分学生入学前学习声乐的时间都不长,也很不系统。不论是歌唱发声、咬字吐字,还是对声音的判断和对声乐艺术的理解,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高师声乐教学,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课时,培养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声...  相似文献   

10.
混声唱法是学习声乐道路中必须掌握的一门声乐技巧,假声运用过多则声音轻飘,音色没有感染力;真声运用过多则声音滞重、位置偏低,不论哪一种偏向,都会给声音造成不良影响,只有把两种声音机能混合起来应用,声音才会统一、明亮、有穿透力,混声唱法是统一音色、扩大音域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歌唱中喉咙状态如何,决定着音域的宽窄和音色的优劣."打开喉咙"是声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喉咙的打开能使气息自由地出入,能获得自然、通畅、圆润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
声乐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青年声乐教师的数量越来越多,可是他们却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文章主要围绕“提高青年声乐教师的声乐演唱水平和声乐理论水平”两方面来谈如何加强青年声乐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优秀声乐人才。  相似文献   

13.
在声乐机能训练中,促使声带变薄是科学发声的关键,气息支持是声音的保障,声音安放在头腔(高位置)才能获得共鸣。打开胸咽腔,打开喉咽腔,打开鼻咽腔,即打开全部腔体,才能放声歌唱。  相似文献   

14.
高芳梅 《科技信息》2007,(15):194-195
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教学与高师声乐课教学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何创造出一条适合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的路子是一个新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声乐教学中成人自己的声音与演唱儿歌声音即音色上的和谐,教学方法上教师的授业与学生学习的和谐,教材的选择和处理上的教材、技术、情感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在各个高等院校纷纷开设艺术专业的今天,音乐专业新生的声乐存在问题偏多、水平普遍下降的严峻事实。如何使新生摆脱原来过多声乐理论的束缚,尽快掌握基本正确的发声方法尤为重要。在新生的声乐教学中,让学生确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16.
魏玉梅 《科技信息》2009,(36):I0254-I0254
意识分为两种,它们是有意意识和无意意识。在声乐学习中要训练的有意意识,它们分别是:呼吸意识、声音的高位置意识和咬字吐字的意识。通过这三种意识的训练最终把有意意识训练成无意意识。认识意识在歌唱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更有利于歌唱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王黎 《科技信息》2009,(28):294-294
歌唱艺术,既是一个技能展现过程,更是一个情感演绎过程。声音的高、低、强、弱、快、慢、长、短,以至共鸣、色泽和风格,无不反映歌唱者的内心世界,并且从情感意识上打动听众。如果忽视音乐作品情感的表达,而一味追求音量和音色,那么再好的声音也不会感染观众,更不会引起观众的共鸣。所以“声情并茂”是声乐的应有之义,是对歌唱者的最基本要求。那么如何“声情并茂”歌唱呢?我感到应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赵亚伟 《科技信息》2011,(16):I0247-I0247
歌唱是最美丽的语言,而这一语言又通过声乐艺术来体现。本文从声音的感觉、演唱的感觉和伴奏的感觉三方面来阐述如何做到很好的演唱,以期为声乐学习者提供的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技术已逐步渗透到声乐教学领域,为声乐教学提供测量声音质量的科学标准,使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可视、可听、可延续的新型声乐教学模式。本文分别从如何借助数字技术调整歌者的状态和修正音准等视角着手,探讨在声乐实践中实施"数字化"教学的途径,以期运用数字技术对声乐教学起到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今,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脚步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学习声乐的队伍,这支队伍还在不断地壮大。声乐专业成为了艺术院校中学习人数较多的一个专业,教师在声乐课的教授上各有各的教法,那么如何能使声乐课上得高质、高效呢?今天我们就这一问题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