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和布克河流域是新疆比较特殊的一个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水资源分布不均,气候多变,生态系统脆弱.本文分析了流域概况、气候及水文特性,有助于对干旱区和布克河流域水文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和布克河流域是新疆比较特殊的一个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水资源分布不均,气候多变,生态系统脆弱。本文分析了流域概况、气候及水文特性,有助于对干旱区和布克河流域水文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新疆开垦河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垦河流域是天山北麓东坡诸小河区中的最大河流,特殊的地形构造使开垦河流域成为天山北坡的一个高降水量地带。采用开垦河水文站46年水文资料,利用水文统计从气候、径流、洪水、泥沙、水质等方面分析了流域水文特性的变化,为合理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小河流域水文预报时,由于流域水文资料缺乏,洪水发生时间短,传统的水文模型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基于平通河流域研究了分布式水文模型DHSVM的建立过程、建模方式以及模型的结构和参数,探讨了分布式水文土壤植被模型在平通河流域的适用性.并结合平通河水文资料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DHSVM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流域日径流水文过程,模拟的相对误差均在10%以下,模型在平通河流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从模型的结构角度对结果产生的误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SWAT模型的水量平衡及其在梭磨河流域的应用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SWAT模型是一种基于GIS基础之上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SWAT模型能够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空间信息模拟多种不同的水文物理化学过程,如水量、水质、以及杀虫剂的输移与转化过程。主要介绍SWAT模型水量平衡模块的原理和结构,并在梭磨河流域应用,旨在揭示梭磨河流域的气候波动和土地覆被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世纪60—90年代,梭磨河流域的径流变化中,由气候波动引起的约占3/5~4/5,由土地覆被变化引起的约占1/5。  相似文献   

6.
黄河无定河流域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地区,水文时空变化大,观测站点有限,水文过程的非线性问题和人类活动影响问题比较突出.本文针对黄河无定河流域内不同尺度水文循环模拟问题,对作者开发的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进行了改进,拓展到了月、日、时三个时间尺度,应用于无定河内的大理河、小理河及岔巴沟三级不同空间尺度的流域.研究表明: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是水文系统非线性理论与分布式流域水文模拟结合的一种新途径,水文系统模拟的精度比较满意.该模型为分析土壤湿度的时空分布与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提供了一种量化分析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7.
侯佳音 《甘肃科技》2016,(15):100-102
铁路水文计算与流量验证是铁路桥涵设计前期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晋南地区某铁路勘测设计工作,针对鄂河流域进行了水文计算与流量验证,通过勘测实践过程及计算结果分析,总结了晋南地区铁路大中流域及小流域的水文计算方法与流量验证结果分析,为本地区类似工程的水文计算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阜康市主要河流降水、径流、蒸发及泥沙等水文特性分析,反映了阜康市境内中、小河流水文基本特点与规律,以利中小流域综合规划.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了地表河流系统的自然功能及其生命体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水文区位指数及其计算方法.整个系统中各个自然节点间势能向动能的转换为基础的流动性就是其生命体征的核心指标.水文区位就是河流系统的自然节点以及人为节点在河流系统中的位置.水文区位指数是人为节点加入某河段前后河流流动性变化程度的量化指标,可用该河段动能之比来计算.作为评判河流系统生命体征的主要量化指标,该指数可用于有效地修复并维系河流系统的自然功能.为维系河流系统的生命和流域可持续发展,建议借鉴都江堰两千余年川流不息的经验,将0.4定为河流系统各河段的水文区位指数的参考下限.为实现流域内社会经济与自然水文循环的同步可持续发展,作者探讨了基于水位区位指数的可调控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和城市发展模型.  相似文献   

10.
玛纳斯河流域水文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玛纳斯河是天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河,玛纳斯河流域是自治区重要的粮棉基地和开发区之一,它的开发和利用,在新疆山溪性河流的开发治理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了解玛纳斯河流域的水文特性,对流域内工农业生产和防洪工作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玛纳斯河流域多年水文观测资料,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特点出发,分析了玛河流域降水、蒸发、径流、洪水、泥沙和水质等方面的水文特征,分析了各水文要素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针对半干旱地区的降雨径流机制比较复杂这一特点,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一种较适合于水文实测资料缺乏情况下的中长期预报方法,建立了岚河流域径流中长期GM(1,2)时滞预测模型。运用该模型对岚河流域的未来径流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模型具有比较高的预测精度,且考虑2年时滞效应的灰色预测模型具有比较好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2.
岚河流域产沙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岚河流域土壤侵蚀现状及降雨、径流、泥沙资料的研究,发现该流域年有效降雨量、有效降雨强度、年洪峰总量与流域产沙量之间有着较好的相关关系。这一发现不仅满足了流域产沙预报的要求,而且还为该流域的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深入分析藏东南尼洋河流域水文特征及产汇流机理,对该流域降水径流水量平衡问题进行研究。基于尼洋河流域工布江达、巴河桥、更张等水文站日降水、流量等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对采用传统泰森多边形法计算的尼洋河流域面平均雨量小于径流量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提出降雨径流水量平衡问题;针对尼洋河流域地形地貌特征、降水空间分布规律和测站分布的实际情况,提出尼洋河流域面平均雨量分布式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实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目前对尼洋河流域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缺乏正确认识;采用传统的泰森多边形法计算面平均雨量是导致出现水量不平衡问题的主要原因。指出尼洋河流域面平均雨量计算应考虑降水的垂直分布差异。  相似文献   

14.
甘肃河西地区近50年气象和水文序列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应用累积滤波器和秩次相关法 ,对甘肃河西地区近 5 0年气象和水文序列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该区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流量变化趋势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布 ,并受海拔高程的影响 .这可能是不同的下垫面对全球变暖的不同响应 .该区气候总体趋于暖湿 ,这同GCMs模拟成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好水川流域全年降水的60%~75%集中在汛期(6~9月),是地表径流的主要来源.利用距离倒数加权法对区域及周围站点降水资料进行空间插值并绘制汛期降水量等值线,分析汛期降水随空间要素的变化规律,可为流域水库及淤地坝工程的蓄水及调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淮河流域蚌埠闸以上173个雨量站1956—1997年共41年的日降雨资料,采用Hurst系数法和信息熵方法分析了淮河—沙颍河流域降雨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淮河干流与沙颍河中上游大部分地区的Hurst系数都小于0.5,而涡河流域则大于0.5,淮河—沙颍河流域与涡河流域降雨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性;在流域南部,各站的年降水在时间上具有比较强的随机性,降水量的大小也比较接近,该规律在流域北部不明显;全流域与1号、2号和3号子区域的空间熵的变化有较高的相似性,与4号、5号和6号子区域的相似性则比较小,主要原因是4号~6号子区域同属涡河流域,与淮河—沙颍河流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与基于Hurst系数方法得到的结果类似。  相似文献   

17.
北江下游河段的水文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实测水文资料出发,应用石角、三水水文站长期的降雨量、月平均水位、流量及含沙量资料。对北江下游河段的水文特征进行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雷达估测降雨与水文模型的耦合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尝试将雷达降雨数据作为水文模型的输入用于洪水预报中.流域面上的降雨分布是不均匀的.比较雨量计和雷达两种方式估测的降雨场分布,后者更接近于实际情况.从流域地形分布来看也证实了这一点.从实时洪水预报的角度出发,选择进行校准雷达降雨的雨量站个数与水情部门采用的报汛站的个数接近.由于雷达估测的降雨数据为分布式的降雨数据,需要采用分布式的水文模型.结合淮河史灌河流域蒋家集站进行洪水预报,预报结果表明,雷达测雨在洪水预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定量表征淮河流域降水量非均匀性特征,建立年降水质心时间指标,以概化年内降水过程时间分布,从时域、空域、频域3个维度解析流域近55 a降水质心时间的总体格局与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各典型站点近55a降水质心时间序列中全部存在28a的第一主周期;年降水质心时间序列突变年份多发生于1975—1989年,突变主要集中于淮河上中游地区;年降水质心时间序列多呈现不显著的增加趋势,说明流域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集中期有微弱的后移倾向;年降水质心时间随纬度增加而呈现明显的后推趋势,流域南北地区年降水质心时间可相差20 d左右,经度变化对年降水质心时间没有明显影响;淮河流域暴雨与大雨质心时间普遍迟于其他等级年降水质心时间,流域年降水质心时间对暴雨、大雨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20.
具有物理基础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通常采用DEM栅格作为计算单元,对地形信息具有均化作用,使得提取的坡度为非真值,且不同尺度栅格对应的该非真值差别明显,导致基于不同计算单元边长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的模拟结果具有显著差异。为了解决不同分辨率DEM模型对于模拟结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栅格尺度与提取的流域坡度之间关系的归一化表示方法及对应的坡度矫正方法,该矫正方法中引入了可用于模型流速计算公式的坡度矫正系数。研究结果表明,计算单元边长对模拟结果的影响规律与对提取的流域坡度的影响规律完全一致,且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消除栅格均化作用对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模拟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