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静 《科技信息》2011,(28):130-130
中国式英语,即"Chinese English"或"Chinglish",在大学生英语学习和教学中很常见。这种不合乎英语文化习惯的英语表达,影响了对外交流和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本文通过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大学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中国式英语产生的社会语言根源,主要表现形式以及纠正错误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是英语国家使用的语言跟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客观存在.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使用英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中国特点,具有了中国特点的中国英语随着中国国际社会地位和国际话语权的逐步提高,将会越来越多地被国际社会接受与认可,并在传扬中国优秀文化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这里的中国英语绝不能等同于中式英语(Chinglish),笔者认同"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虽然同在一个连续体上,但是后者向前者的转化非常有限"这一观点,认为中国英语在句法层面亦有体现.通过英汉民族思维模式的差异比较,可以说明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之间的联系以及两者之间的有限转化.  相似文献   

3.
China English(中国英语)和Chinglish(中国式英语或中式英语)在内涵和外延上存在差异,其中China English还具有组块性特征。China English组块是人们付出很少努力就可以从大脑调出的整体使用单位。在英语专业的文化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一整体性特点,熟记大量China English组块,尽可能减少负迁移,避免Chinglish,改善语言材料的提取速度以及表达的准确性,从而有利于语言的流利和得体。  相似文献   

4.
景劭鑫 《科技信息》2011,(16):153-153
Chinglish,即"中式英语",指带有中文语音、语法、词汇特色的英语。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在使用英语时,因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的影响,人们往往先用汉语打腹稿或列出中文提纲,再把汉语一句句机械地转换成英语,拼造出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具有中国特征的英语,带有明显的汉语痕迹,因而不能被以英语为母语者所接受。这是中国人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必然的语言现象。中式英语如何形成以及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怎样避免和修正中式英语,是本文将要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很多学者认为,在中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英语变体一中国英语。然而,使用一些语言特点和语言使用的标准来检验母语为汉语的中国人使用的英语,中国英语却缺乏存在的证据。本文将探讨确立语言变体的因素,并将使用它们对在印度和中国使用的英语进行分析。通过与公认的英语变体一印度英语的比较,可以对在中国使用的英语进行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飞速发展,英语成为一个国际化通行证。然而,在中国人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我们称之为"中式英语",即Chinglish。本论文正是从此入手,进行大量的例证说明,提出了这一问题的一些具体应对方法 ,从而使英语学习者增强意识,避免犯中式英语的错误。  相似文献   

7.
中式英语(Chinglish)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由于受到母语的干扰,在英语交际中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规范的英语.它是一种错误的语言形式,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的英语写作中.本文以大量的写作语料为基础,归纳了中式英语在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各种表现形式,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即负迁移的影响,包括语言负迁移、思维方式负迁移和文化负迁移.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英语(Chinglish)是中国的英语习得者受到母语的干扰或由于英语体系本身的庞杂,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所犯的语音、词汇、句式、语篇甚至标点上的错误。拟探讨中国式英语的定义,并从语音、词汇、句式、标点、语篇等层面讨论中国式英语的表现形式,分析中国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中国英语习得者在英语学习中所犯的错误。  相似文献   

9.
方亚琼  黎纯阳 《科技信息》2010,(30):I0166-I0166
本文以"Have you had your meal?"为例,分析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的区别,及英语教学中该怎样看待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提倡英语教师应该以用联系的眼光和全面的视角来看待以上问题,强调英语学习与教学所应追求的目标为使用英语这门国际语言,传达自己的文化身份,与不同文化的英语使用者进行真正的跨文化沟通。  相似文献   

10.
林炳申 《龙岩学院学报》2005,23(Z1):104-105
Chinglish(中式英语)指的是在使用英语时,因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的影响而生搬硬套、拼造出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具有中国特征的不规范的或畸形的英语.这是中国人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普遍出现的,尽管暂时、却是必然的一种语言现象.探究Chinglish产生的原因有助于学习者避免和消除Chinglish,习得比较地道的字正腔圆的规范英语.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中国英语”有其鲜明的特色和产生发展的原因。分析文化和思维方式对语言的影响,来揭示中国英语形成的内在原因及其特点,进而说明“中国英语”是英语与中国文化结合的产物。它以标准英语为基础,但在词汇、语法、语篇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语言与文化的交流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所以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人们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式思维的了解,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中国英语”将最终被世人所接受而不再被称为畸形英语。  相似文献   

12.
Chinglish,是“Chinese”和“English”的英文混成词,是中式英语的意思,也被称为“山寨英语”,指带有中文语音、语法、词汇特色的英语。Chinglish在中国很多见,无论是在地铁里还是高级酒店,身边都不乏用中国口音讲英语的入。而书面的Chinglish在生活中更是常见,从菜单到招牌,乃至公共场合的标识都有令老外一头雾水却能让国人会心一笑的错误英语。 说到“山寨英语”,不得不提及“山寨”和“山寨文化”。“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多指盗版、克隆、仿制等行为,其主要特点为小规模、仿造性、快速化和平民化;“山寨文化”是指以低廉的成本模仿主流品牌产品的外观或功能,并加以创新和改良,最终在外观、功能、价格等方面超越品牌产品的一种现象。最初山寨产品多集中于IT行业,涉及手机、游戏机等多种电子产品,目前“山寨风”已波及多个领域,山寨机、山寨明星、山寨鸟巢、山寨《红楼梦》、山寨《百家讲坛》、山寨春晚等相继涌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喜闻乐见的就是“山寨英语”。  相似文献   

13.
周妍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28(B06):116-117
本文分析了Kachru和Yono's同心圈理论,得出对中国英语的启示并由此出发对中国语境下如何教英语以取得理想效果。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Englishes而非仅English,随着地球村的到来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是一种国际通用语言,不再是某国的特有产物,笔者认为英语应是一种承载着各国文化,精华的特殊交际工具,应存在英语变体,中国英语将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Kachru和Yono's同心圈理论,得出对中国英语的启示并由此出发对中国语境下如何教英语以取得理想效果.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Englishes而非仅English,随着地球村的到来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是一种国际通用语言,不再是某国的特有产物,笔者认为英语应是一种承载着各国文化,精华的特殊交际工具,应存在英语变体,中国英语将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中国英语是讲汉语的人使用的以规范英语为核心,用来表达中国特有事物和现象的一种英语变体,它的运用有利于促进中国同世界的交流,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中国式英语是受汉语影响的不规范英语,它的运用会阻碍中国同世界的交流。两者既相互联系又有本质区别,因此我们要区别对待,大力发扬中国英语,尽量避免中国式英语。  相似文献   

16.
“中式英语”指带有中文语音、语调、语法和词汇特色的英语,是一种洋泾浜语言.“中式英语”在英语中被称为“Chinglish”,是“Chinese”和“English”混合而成的合体字.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中的“中式英语”不符合英语口语规范,并且在大学生英语学习和运用中经常出现.这些“中式英语”表现在英语口语的各个方面,对当代大学生的英语表达与交流造成了极大的阻碍.本文主要是通过口语交流记录及问卷调查等形式,对陕西师范大学及其周边各大高校在校大学生英语口语输出中的“中式英语”表现形式及造成这种现象的内在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英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经济、文化现象。使用美国当代语料库检索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英语词汇,根据检索结果说明中国英语在美国社会的接受程度,探讨中国英语的发展前景和其对世界语言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它是文化输出的重要媒介。中国英语作为英语的一种区域变体,其存在在中外语言学界已普遍得到肯定,它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其存在和发展对中国文化的输出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语言与文化输出的关系,对中国英语中蕴含的中国文化进行了研究分类并阐述了中国英语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加深,英语俨然已经成为一种通用的国际语言。在中文与英文的碰撞当中,中文的句法也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文的句法。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后起的“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句法特征上。以“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句法为出发点,分析中文句法对英文句法的影响,总结从中得到的启示,以更好地服务于英语语言教学。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芳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1):102-105
英语与中国文化的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变体——中国英语(ChinaEnglish)。中国英语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将随着中国人使用英语的普及和中国特色的形成而逐渐发展,从而丰富和发展英语与世界文化。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存在区别,也有其联系。中国式英语(Chinese English)是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由母语的负迁移影响而形成;中国英语表现在语音、词汇、及语篇层次上,这启示我们在英语学习与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中国英语这一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