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国宣纸,传承千年,成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书画宗师,大量的书画名迹和古籍善本保存至今,成为祖国民族文化遗产中价值连城的艺术珍品,令人赞不绝口。从研究祖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概述文房四宝,宣纸源流,宣纸与中国书画结下的千年不解之缘。利用徽州地区的宣纸制作技艺以及画谱文献等方面的资料,从中梳理出宣纸的历史衍进,宣纸书画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确,独特风格的中国书画艺术只有依托"千年不朽"的宣纸工艺特色,才能显示出东方文明感人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云锦是中国汉族传统经典丝制品之一,在元、明、清三代均为皇家御用供品。其复杂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华一绝”。2009年,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文章通过简述云锦的发展历史,阐述其织锦技术的人文价值。云锦织造技术特点及工艺流程印证了云锦的经济和文化价值,而最能体现出社会价值的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独特的传承方式,它既是云锦制造技艺传承需要面对的危机,也是其发展的契机。就云锦织造技术的继承与发展机制提出若干问题,以期启发人们对  相似文献   

3.
0 引言 刚过完年就收到黄飞松先生的大作《宣纸》[1].其实他早就和我说过该书的框架和大致内容,然而通读全书后,其精彩出乎我的意料.为更好地了解该书,先了解黄飞松先生的经历不失是一较为理想的途径.黄飞松先生于1986年进入安徽省泾县宣纸厂(现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从事宣纸中非常辛苦且对技术要求又非常高的抄纸工种,每天工作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他用心钻研,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了抄纸技艺,并在第三年开始授徒.与此同时,他还不断自学宣纸制作技艺、宣纸文化等相关知识,并利用周末及休息时间,广泛走访宣纸老艺人,用文字、录音、照片等方式记录宣纸技艺与文化.  相似文献   

4.
造纸术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工艺,笔者以工艺调查与技艺的活态传承为考察重点,实地调查了浙江富阳传统手工竹纸制作技艺,对其采用的原材料特征、纸张制造流程以及造纸过程中使用的主要加工器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富阳地区的造纸工匠、学者、企业家等人进行了访谈调查,进而从非遗保护的视角讨论浙江富阳传统竹纸工艺的现状和传承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黄山茶叶传统制作技艺保护与传承情况的实地调查,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参考有关专家的意见,构建保护与传承影响因素评价因子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黄山茶叶传统制作技艺保护与传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崇尚科学 爱我中华"第五届全国少儿书画大赛暨青少年发明创新大赛来稿选登宣城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文化底蕴深厚,是宣笔、宣纸及徽墨的重要产地。由笔、墨、纸、砚组成的文房四宝,在宣城已有上千年的制作历史。宣笔、宣纸、徽墨不仅品质独特,而且制作工艺令人叹服,被视为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以宣纸制作技艺为引子、徐徐展开的一幅中国画卷,让全世界认识了文房四宝。  相似文献   

7.
传统手工艺凝结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与实践,是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海省东部地区的传统弓箭文化历史悠久,在多民族间传承和扩布。传统弓箭制作技艺见证了这一地域汉藏两族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随着时代的演进以及现代弓箭的崛起,传统弓箭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只有更新传承理念,解决传承危机,在保留核心技术前提下合理创新,充分发挥生产性传统手工艺在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才能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现活态传承和韧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三路居新善吉庆开路会是北京丰台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其历史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学术研究价值、生活实用价值以及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传承制度的革新、表演器械的改良、招式动作的创新、媒体平台的运用、海外影响力的拓展等进行研究,指出开路会这种传统非遗技艺在传承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提出对传统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徐青 《长春大学学报》2014,(9):1288-1291
地域性特色文化产品是文化积淀的产物。新时期各地域性特色文化产品面临着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因此,包装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选取安徽地域性文化中的特色产品宣纸为例,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发现宣纸包装设计存在诸多问题。从文化、包装材料、品牌形象等多重方面对现在市场宣纸包装设计提出改进,强调优秀的包装设计思维和理念对宣纸的保护与传承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卓 《甘肃科技》2008,24(9):148-149
为了便于砖雕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本文总结、介绍了临夏砖雕的工具材料以及生产过程中的三种不同制作技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口述历史研究方法,对土家族木雕传承人陶代荣进行了深入访谈。阐述了滴水牙床的制作技艺及文化表现,认为湘西土家族的滴水牙床面临技术传承的断代及技术与文化脱节的困境,因此,如何传承这些依赖口传心授的技艺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2.
对广西隆安联造村壮族纱纸制作工艺技术及相关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其制作工艺技术特点、销售状况及经济效益、传承与保护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调查发现联造村黄国价夫妇生产的纱纸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产量小.虽然"隆安构树造纸技艺"已入选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但其传承与发展,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3.
从设计艺术学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探求保护与传承的积极有效方案。认为赫哲族以人口少、居住域特殊、民族特色浓重、原生态保护较良好而著称。其代表性造物鱼皮服饰与桦树皮制作技艺虽已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资助项目,但其先祖传承给子孙后裔的传统技艺已经濒临消亡状态,如何挽救并有效推动渔猎民族之传统技艺传承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实地考察了贵州省石阡县香树园村仡佬族白皮纸的制作工艺,并对其工艺技术特点、销售状况及经济效益、传承与保护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调查发现,香树园村仡佬族白皮纸制作尚保存着大量的传统手工造纸技艺,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5.
"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技能传授方式,从本质上讲,现代学徒制和传统学徒制是一致的,即都有师傅、徒弟以及师傅对徒弟的培训和指导,都强调"做中教、做中学",但是现代学徒制形成的基础、意义和价值与传统的学徒制有很大的不同,学徒制的主体、形式、制度以及师生关系均发生了变化。随着消费市场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日益增加,学徒制形式又回归到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该文就学徒制技艺传承模式在当代手工艺行业的继承和发展进行研究,提出学徒制传承手工技艺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史籍文献记载,对蒙元蒙古族乳食品的历史源流及其传统制作技艺进行了考证.通过实地调查,对兴安盟牧民保留的传统乳食品制作技艺进行了全程记录,并对其关键质量控制点做出解释说明.将古今蒙古族乳食品相比较,认为二者在制作技艺方面既有传承又有所创新和发展,二者在具体操作技术以及所使用的制作工具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当前蒙古族乳食品的实际操作较古代更为便捷和实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代表性传承人、土家族木匠彭善尧师傅的访谈,梳理了湘西土家族传统民居营建过程中的仪式、习俗与技艺等内容,分析了土家族传统民居营建技艺传承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与传承建议。  相似文献   

18.
提出传统手工技艺保护的五种形式:资料性保护、记忆性保护、政策性保护、扶持性保护和维护性保护;现存的手工技艺传承方式有师徒、家族传承和社会传承两种,其长期并存并起互补作用;指出传统手工技艺的振兴有赖于市场开拓.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隆回县滩头手工抄纸技艺作为一种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精神高度的活态文化,关注对它的保护、传承以及如何发展的问题,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对于促进人类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滩头手工抄纸的文化遗产价值出发,通过实地调研,对其传承、保护与发展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量的石构建筑形成了惠安沿海居民住宅的特殊风貌.本文就惠安石构建筑的营造者———石匠师产生的背景、专业体系及其石工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今后石匠师技艺的传承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