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选择256份我国各大豆栽培区代表性地方品种,以国际通用的美国000-X熟期组的48份标准品种为对照,在南京进行分期播种及光照处理试验,制订出与国际相衔接的我国大豆生育期生态类型划分标准,将我国大豆划分为000-Ⅸ熟期;明确我国淮海大豆区春豆归属Ⅰ-Ⅲ组,夏豆归属Ⅱ-Ⅵ组,分析了黄淮海大豆区春夏豆品种熟期组地理分布概貌。  相似文献   

2.
选择256 份我国各大豆栽培区代表性地方品种为材料,以国际通用的美国000~ X 熟期组的48份标准品种为对照,在南京进行分期播种及光照处理试验, 制订出与国际相衔接的我国大豆生育期生态类型划分标准,将我国大豆划分为 000~Ⅺ 熟期组; 明确我国长江中下游大豆区春豆归属 0~Ⅳ组、 夏豆归属Ⅲ~Ⅷ组, 并分析长江中下游大豆区春、夏豆品种熟期组地理分布概况.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冀东地区三年的田间试验和室内测定,探讨了来源于不同地区的大豆品种在冀东夏播条件下的农艺性状、生育期结构、器官平衡和产量构成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原产地不同的品种在冀东夏播条件下,农艺性状、生育期结构、生育期比(R/V)、生物学产量、经济系数等都呈现规律性变化。夏大豆籽粒产量与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均呈正相关。从回归方程算出冀东地区夏播大豆品种要获得150~200kg/mu的籽粒产量,对主要农艺性状的要求是:株高65cm以上,主茎16节左右,分枝数1~1.28个。在2.5~3万株/mu的密度条件下,单株荚数25个左右。单株粒数45个左右,百粒重15g以上,单株粒重在7~9.5g左右。生物学产量应达到450~600kg/mu,经济系数达到0.35,全生育期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冀东地区夏大豆较佳的生育期结构是:出苗至开花期(V_~R_1)30~35d左右,开花至成熟期(R_1~R_8)60d左右,全生育期90~95d左右,生育期比(R/V)值在1.8~2.1左右。吉林、辽宁、北京及石家庄的大豆品种可作冀东地区夏播大豆的重要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豆成熟期光温综合反应与短光照反应间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取256份我国各地代表性大豆品种在南京分期播种与短光照处理。以大豆品种在不同播期间全生育期标准差作为该品种成熟期光温综合反应的指标,以春播自然光照与11小时短光照下全生育期相差天数作为成熟期短光照反应的指标。通过研究我国大豆不同熟期组类型及不同品种的成熟期光温综合反应与短光昭反应间关系,澄清大豆对光温综合条件反应中光照的反应是主导因子的事实。  相似文献   

5.
玉米生育期和品质性状的纬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玉米生育期和一些品质性状的纬度效应及玉米优质栽培的布局问题,用不同玉米品种在南北纬度不同的南京、北京、沈阳、辽中和法库5个试点,进行了生态试验.结果表明,在海拔高度相近的同期播种条件下,在低纬度试点,玉米品种的生育进程加快,生育期长短与纬度呈正向对应关系;在海拔基本一致的前提下,玉米品种的籽粒脂肪含量与纬度有正相关趋势,r=0.8586*;而籽粒粗蛋白含量与纬度有负相关趋势.r=-0.7862.因此,纬度是影响玉米生育期和品质性状的重要地理因素.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泸县几个田坎大豆地方品种的生育期,形态特征,植株及产量性状的表现。喻寺金色大黄豆产量较高,粒形椭圆,种皮黄色,商品性较好,是优良的大豆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大豆品种不同生育时期的根瘤菌差异,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12份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引物组合扩增位点的平均多态性为68.86%.基于遗传相似系数,对12份材料的UPGMA聚类分析共划分为4大类,与大豆品种类型和生育期相关,第一类为黑河41苗期(V_4)、绥农14苗期(V_4)、黑河41盛花期(R_2)、黑农40苗期(V_4)、秣食豆苗期(V_4)和秣食豆盛花期(R_2);第二类为黑农40盛花期(R_2)、黑河41鼓粒期(R_6)、黑农40鼓粒期(R_6)和秣食豆鼓粒期(R_6);第三类为绥农14盛花期(R_2);第四类为绥农14鼓粒期(R_6).为进一步开展大豆根瘤菌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切花向日葵进行的引种栽培方面的研究,观察到播种期不同,其生育期长短、植株高矮、叶片数多少、花径大小等也不同.这对延伸切花向日葵的供市期间安排和品种错觉有实际意义.研究表明,作为切花,向日葵的栽培宜采用直播法.  相似文献   

9.
李平  李莉 《应用科技》1999,(8):30-30
小塑料薄膜拱棚,进行超时令栽培“毛豆”(大豆嫩荚),其生长期70天左右,上市期提早20-30天,经济效益可观。其主要经验是:选用早熟品种,播前精选良种大豆属短日照作物,北种南引,生育期缩短。根据这一特性,为争早市,早春棚栽“毛豆”直选用我国东北地区的尖叶大豆品种,如红丰3号等。播种前精选粒饱满、无病虫的种子,并选择晴天晒种1-2天,这是早春提高大豆种子出苗率的有效措施。施足基肥,精细整地于播种前7-10天亩施腐熟人畜粪1500-2000kg或灰杂肥1000-1500kg,过磷酸钙25-30kg或三元复合肥20-25kg,耕翻整地,耙碎大块,…  相似文献   

10.
玉米生育期和籽粒淀粉含量的海拔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使高海拔地区玉米生产布局和品种类型利用更加合理,采用作物生态学田间试验为主要研究方法,开展了玉米生育期和籽粒淀粉含量的海拔效应研究.用3个统一参试品种,于2006-2007年在甘肃省38°56'N,100°26'E范围内,布设了5个试点,分别是海拔1 280.0、1 506.5、1 706.5、2 000.0和2 231.5 m,进行了垂直生态试验.结果表明,在播期大体相同的条件下,玉米成熟期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相应延迟.反映生育期长短的播种-成熟天数与海拔高度之间呈0.01水平的正相关.海拔高度每升降100 m,参试玉米品种生育期延长、缩短4~5 d.直链淀粉/粗淀粉与海拔之间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铁胁迫对大豆POD和EST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垂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了2个品种的大豆--浙春3号和1601在不同时期、不同浓度铁胁迫下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和酯酶(EST)同工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浙春3号的2种同工酶酶谱的变化基本一致,随铁浓度的增加酶带数和强度都有所增加;而1601的2种同工酶,在高浓度铁处理时,酶带数和强度都减少.2个大豆品种不同时期的POD和EST同工酶酶谱对铁胁迫的反应也有差异.不同品种大豆的同工酶酶谱的变化,与其对铁胁迫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抗水解稳定离子钛在大豆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抗水解稳定离子钛溶液在大豆的初花期进行喷施试验,在盛花期、结荚期、收获期对株高、干物重、固氮酶活性、蛋白质含量进行测量、化学分析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抗水解稳定离子钛和对照比较差异显著,喷施后对大豆的品质、产量都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选用14个在不同时期推广的冬小麦品种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对氮素养分的吸收累积动态的规律变化是一致的,但在小麦生长的各生育时期对氮素的吸收累积量有所差异。开花期,氮素在穗中的分配比例前期品种低于后期品种;成熟期,滞留在营养器官中的氮量高于后期品种。随着品种的更替,花后吸氮能力增强,氮素利用效率增强,最大吸氮速率出现的时间延迟10d左右,后期品种对氮素的吸收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4.
以河北省平原区大面积种植的4个不同类型品种为材料(包括强筋小麦藁8901、高产品种石4185、高蛋白品种河农341和耐旱高产品种河农859),对不同类型小麦植株的氮素同化、运转和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4个类型相比,高蛋白品种阶段吸氮量和总吸氮量较多,但阶段吸收比例前期相对较低,开花后较高。而耐旱高产品种开花前吸收氮素较多,开花后吸收较少。各器官氮素含量、积累量和分配率,拔节期和开花期互有高低,成熟期以高产品种较高。耐旱高产品种开花前吸收的氮素向籽粒中输出量、输出率及输出氮素对籽粒的相对贡献显著较高,而高蛋白品种相对较低。高蛋白品种和强筋品种旗叶氮素对籽粒的贡献大于耐旱和普通高产品种。强筋小麦品种对氮素的运转和分配规律与高蛋白小麦类似,但其吸收积累量显著低于高蛋白品种。普通高产品种氮素吸收积累量显著较少,且营养器官中积累分配较多。建议在生产中对高蛋白品种增施氮肥,注意增加后期氮素追施比例,基肥、拔节肥、灌浆肥氮素分配比例为4∶4∶2,对于抗旱品种,重视前期施氮,尤其拔节期增加施氮比例,氮素分配比例--基肥∶拔节肥为4∶6,强筋品种和高产品种氮素分配比例--基肥∶拔节肥为5∶5。  相似文献   

15.
大豆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对锰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2个大豆品种(华春18和浙春3号)在不同时期、不同锰浓度(0,0.01,0.10,1.00,10.00,20.00 mg/L)处理下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和酯酶(EST)同工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锰浓度的增加,华春18的2种同工酶的酶带数和活性变化较大,浙春3号的2种同工酶的酶活性和酶带数目比较稳定.此外,大豆在中等程度的锰胁迫下能适当产生一些补偿性的酶带,但酶活性已受到一定的抑制.2个大豆品种不同时期的POD和EST同工酶酶谱对锰胁迫的反应也有差异.不同品种大豆的同工酶酶谱的变化,与其对锰胁迫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对藜的利用做了研究和探讨,试验采用加热絮凝的方法,从藜的地上部分提取叶蛋白,对不同生育期、不同收获时间、不同存放时间对藜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开花期提取叶蛋白,效率较高(3.26%),提取物纯度较高(产品中CP为51.86%),有效成分含量大(8.867g/株);在开花期白天不同时间收获的藜,叶蛋白提取率差异不显著(P>0.05);采集物应在24h内及时进行提取,延长时间会降低叶蛋白提取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7.
超早熟大豆育种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确立超早熟大豆育种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推广地区的生态和自然条件因素,同时兼顾其他农艺性状;在超早熟大豆育种的亲本选配上,应选择双亲生育日数差值小、花期短、鼓粒快、株体繁茂、中日性、耐低温的极早熟种质资源作为杂交亲本;在杂交亲本组配方式上,以极早熟、丰产、抗病品种间杂交为最佳组合方式;大豆生育期性状遗传,属于简单的数量性状遗传,以基因累加效应为主,通过有性杂交获得早熟性基因累加超亲遗传后代,进而可以创造出更早熟的杂交后代材料。  相似文献   

18.
以2个大豆(Glycine maxMerrill.)品种华春18、浙春3号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的铝处理进行土培,研究铝对大豆主要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铝处理对大豆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铝会对大豆产生不利影响,阻碍大豆株高、茎粗、叶面积、比叶重的增长.2个品种比较,浙春3号抗铝胁迫的能力大于华春18.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选用抗旱性不同的大豆品种,运用盆栽的方法,研究了叶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与其抗旱性关系,指出植株遇旱SOD活性增强,且以抗旱性强的品种增加幅度较大。在整个生育期间,以植株生长最旺盛的盛花期SOD活性最高。通过研究其与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关系,发现该酶能够维持细胞膜系统的完整性,有利于植株逆境条件下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以宁夏盐池县本地苜蓿XM及宁夏益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的15个美国紫花苜蓿品种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生育期、株高、密度、产草量、茎叶比、越冬率等指标,开展苜蓿引种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以本地种XM为对照,15个外引种紫花苜蓿在生长发育特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品种ZHM,E3006,D4,D2表现较优,其返青早,青绿期长,鲜草产量分别是对照的1.52,1.45,1.28,1.25倍,干草产量分别是对照的1.46,1.25,1.22,1.19倍,且抗旱性强,品质优良,适宜在宁夏盐池县等中部干旱带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