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武凝 《科技信息》2011,(32):383-383
本文针对西安地铁二号线通信传输系统,介绍了多业务传输平台及其工作原理,叙述了地铁传输设备的性能和系统组网方案,分析了传输系统的带宽分配,总结出多业务传输平台满足地铁通信传输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GPRS远程采集地震记录的传输质量控制解决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震记录采集系统的独特性,决定了选择无线传输应用平台的重要性,而利用GPRS平台达到远程传输要求,传输质量控制技术是关键.在分析地震远程传输平台的基础上,结合地震远程传输的需求,研究了可供选择的各种传输质量技术,最后解决了传输中的丢包、延时、数据变形等问题,为地震记录远程采集提供了一套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参数对传输效率的影响,提高传输效率,首先,分析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电路等效模型的频率响应,求解出系统传输效率与参数之间的关系,验证了过耦合条件下的频率分叉导致系统传输效率降低;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动控制获取最佳系统共振频率及线圈方向角的最大传输效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方法.Multisim仿真结果表明,在过耦合情况下,本系统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其传输效率可提高43%以上.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光信号在石英光纤中的传输能力和传输效果,对石英光纤紫外传输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掺杂对光纤紫外传输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石英紫外传输光纤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于燕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7):4936-4940
测量高压纳秒脉冲时,采用同轴电缆传输受电磁干扰严重,测量精度不高,光纤传输可有效克服此缺陷。叙述了光电转换、光纤传输测量系统的原理,给出了光发射模块及接收模块的电路结构,并用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进行了仿真。对所设计的光纤传输测量系统与同轴电缆传输测量系统进行了对比试验,光纤传输测量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测量精度高、长距离传输不失真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无人值班变电站监控系统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人值班变电站监控系统中,图像的传输是个关键问题。图像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出现延时、抖动、失真等。本文对图像传输中的压缩标准,传输协议,传输方式,以及传输软件设计等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为提高图像传输质量提出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钢管传输概念入手,通过对钢管传输设备能力的对比,对诸多常见传输设备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了钢管传输设备的选择方法和思路,指出了在选择设备过程中应考虑的因素和注意事项。为钢管生产企业选择传输设备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SOAP数据类型,分析了常用SOAP传输方法,针对其无法满足多媒体数据高效传输的不足,以及使用RTSP协议传输经常被中断的问题,提出了一个传输多媒体数据的平台——基于Web服务的协作式框架,以及在此平台上的传输机制—SOAP直接因特网消息封装附件,很好地解决了多媒体数据的高效传输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光纤传输网络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传输网络的数字视频传输系统的应用和优势,并介绍了光纤传输特点。数字视频的指标、光纤视频传输设备,最后给出了一个基于多层光纤网络结构中系统设计时的应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模拟网络编码和压缩感知的思想,提出传输链路上的节点可进行同时传输以降低传输所需时隙开销,设计了一种在链状拓扑中的联合模拟网络编码和压缩感知的传输方案.基于分簇压缩感知方案可有效减少传输量的思想,提出了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划分为簇,在簇间采用联合模拟网络编码和压缩感知传输方案的模拟网络编码分簇方案.与传统的压缩方案相比,该方案降低了传输量,节省了节点能耗,且减少了传输所需时隙开销,提高了系统吞吐量.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输电线路低压侧杆塔上的在线监测设备供电,提出了一种新型沿悬式绝缘子串进行电力传输的方法,以悬式绝缘子串作为能量传输的载体,将输电线路上在线取能装置获得的电能通过高频变换的方式传递杆塔一侧,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搭建了绝缘子串传输特性实验平台,并对频率、绝缘子串数量和绝缘子型号对传输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绝缘子串为载体进行电能传输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如500 kV输电线路用30片绝缘子串传输效率为72.6 %,而220 kV输电线路用14片绝缘子串的传输效率可达91.27 %。由此可见利用悬式绝缘子串作为能量传输载体为杆塔在线监测设备供电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磁力金属带传动效率的理论计算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磁力金属带传动(MBDM)是基于摩擦传动理论和电磁学理论构建的一种新型摩擦传动.研究了MBDM的功率损失及传动效率,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结果表明,MBDM通过电磁吸引力和初张力的耦合作用产生摩擦力,传递运动和动力,具有传动功率大和效率高等特点.MBDM稳定运行时的传动效率可稳定在95%~98%,并随磁感应强度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3.
换档电磁阀是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接口元件,其工作时序反映了变速器的控制思想,通过采集换档过程电磁阀的占空比,再结合油路可以分析出变速器换档过程的控制逻辑.对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电液换档控制技术,进而开展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的国产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美国ALLISON公司生产大功率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HD4070PR设计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的数据采集系统,对其电液换档控制技术进行研究.重点解决了多路电磁阀占空比的测量问题,并对换档电磁阀的工作时序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传输线的基本理论,根据传输线模型和正弦波激励信号分别推导出半无限长传输线在低频和高频下的瞬态响应公式,说明了如何使用HSPICE软件对传输线的瞬态响应进行仿真,最后简述了传输线理论和仿真波形在电缆测试仪器频响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文件传输时间的长短是评判一种传输机制传输效率的直接因素。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大数据量文件的传输效率提出了一种新的传输方式。目的是为了缓解文件传输时网络发生拥塞或因带宽利用率不高时而出现无法传输的现象。本文主要研究了使用并行路径传精大数据量文件,以及在传输过程中若遇到未知的网络状况导致文件无法传输时动态管理副本传输的可行性。这种文件传输方式在加快文件传输速率,减少文件传输时间,提高传输稳定性等方面有明显效果。既完成了该传输模型的仿真效果,又针对仿真程序的结果完成了具体实现。本文对此分析了传统的单一副本数据传输方法以及多副本数据传输方法的区别,最后通过仿真程序和实现程序对三种传输方法做了比较。实验证明,基于网格环境下自适应动态路径文件传输模型具有较好的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16.
在对特高压交流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损耗特性进行研究时,需计算输电线路损耗值,传统方法需通过实测方式获取输电线路损耗值,而受到压等级和导线方式的影响,当前还没有有效的实测方法,实现困难。为此,提出一种新的特高压交流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损耗特性研究方法。对某地区双回1000kv和双回500kv特高压交流同塔双回输电线路进行研究。采用π型等效电路对输电线路进行描述,依据电路分析结果对输电线路电阻损耗进行计算。依据不同天气下电晕损耗计算原则,在采集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一定范围内输电线路单位长度电晕损耗计算公式。研究不同天气环境、输送量、输送距离、负载率对输电线路损耗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4分裂导线单位长度电晕损耗低于8分裂导线;下雨情况下电晕损耗显著高于干燥情况下的电晕损耗;输电线路损耗率随输送量无显著变化,随输送距离的增加而增加,随负载的增加而增加,1000kv输电线路损耗率随复杂率的涨幅比500kv输电线路低,优势高。  相似文献   

17.
用传输矩阵法计算模拟掺杂(含缺陷)一维光子晶体模型(ABCnAB)m的透射谱,当n=1,(ABCAB)。的透射谱出现了有规律的共振透射带,具有宽带滤波的特性,当m=10时,(ABCAB)10随缺陷层C的折射率以的变化,禁带中心频率处(1.0ω/ω0)出现了一个带宽由大变小变化的透射带,且每个透射带又分裂为恒定透射率的多个透射峰;当m=10,n为奇数时,模型(ABCnAB)10的透射谱出现奇数个透射带,n为偶数时,出现偶数个透射带,且每个透射带均分裂为9个透射峰。这些特性可用于设计可调性多通道滤波器等。  相似文献   

18.
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是供电企业的一项基本工作.线路运行管理是有效保证输电线路及其设备安全的一项基础工作.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输电线路运行管理方法已很难满足电网发展的要求.本文设计的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能够为输电线路运行管理提供极大的便利,有效满足线路巡检工作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利用传输矩阵法研究了含有多个缺陷且缺陷等距分布的一维光子晶体的透射谱.通过计算一个由1/4波片堆组成5个缺陷的一维光子晶体的透射比,发现缺陷间的距离每增加1个周期,禁带中的5个透射峰均向中心波长靠近,且1号峰向长波方向移到距离增加前2号峰的波长处,5号峰向短波方向移动到距离增加前的4号峰波长处.通过镀膜工艺,制备了这种缺陷结构,并用MP-5000分光光度计对其特性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一致.缺陷层之间距离与透射峰位置的对应关系,对于多通道滤波器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The transmission ratio is the key parameters influence power performanc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electric vehicle (EV). As a class of heuristic algorithms, Dynamical Evolutionary Algorithm (DEA) is suitable to solv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s.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method to optimize the transmission ratio using DEA. The fuzzy constraints and objective function of transmission ratio are established for parameter optimization problem of electric bus transmission. DEA is used to solve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is also designed based on the optimization result. Optimization and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dynamical evolutionary algorithm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solve transmission parameter optimization probl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