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在认知世界的同时习得了母语,所习得的母语具有思维和交际二元性,而二语习得实质上是习得了对原有知识的另一套符号表征系统,所习得的二语仅有交际性功能;母语习得主要是认知图式的创造过程,二语习得则包括了图式增加、调试和创造三种过程。基于对二语本质及其习得过程的探讨,试图对二语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介语指的是出现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系统,它对二语习得有很大的影响,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并及时纠正习得中的错误对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十分有益。我们可以使用否定的认知反馈和肯定的情感反馈,增加目的语材料的输入,引导学习者进行文化融合,培养学习者的交际策略观,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学习者中介语僵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石明芳 《科技信息》2012,(8):199-200
中介语理论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研究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使第二语言研究与教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本文通过对中介语产生的原因和特征的介绍,并结合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中介语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以促进以英语为二语的习得者更好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4.
谢浩琴  刘也玲  程铖 《科技资讯》2010,(34):196-196
中介语石化是二语习得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本文对二语习得,中介语,以及石化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评述。文中探讨关于这方面历来的研究手段,观点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中介语石化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三语习得和二语习得密切相关,但三语习得的内涵比二语习得更丰富、更复杂。由于三语习得者所面对的是三种不同的文化,文化差异对三语习得的影响较二语习得也更为严重。因此,三语习得作为一种独特的现象,应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中介语是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中介语的石化是二语习得中的普遍现象。中式英语是中国人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是一种中介语现象。文章在中介语理论的基础上从不同层面描述了中式英语的表现,并探讨了中式英语的成因,提出了避免中式英语产生和中介语石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现如今,对于二语习得的研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细。学习者可以根据习得规律并结合自己的优劣势,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就是从二语习得中的个人影响谈具有高职高专特性的二语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敏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6):88-89,50
本文从第二语言习得的角度探讨二语学习者是如何实施和习得道歉言语行为的,旨在研究二语学习者道歉语的中介语语用能力,并指出外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提高与语言能力的发展相适应,呈现内在规律性和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王俊英 《科技信息》2009,(31):307-307,348
在二语词汇深度习得过程中,语块是语言及其运用中的一个重要元素。而语块来自于心理学概念——组块,记忆的组块效应证实了语块的心理现实性。利用语块学习策略可以快速地提高词汇习得的效率,并有效地避免语际负迁移,从而不断提高二语学习者的词汇能力。  相似文献   

10.
张丽丽 《科技信息》2012,(28):189-189
语言迁移一直是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的中心问题。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难免受到母语的种种影响,这种影响就是母语的迁移。负迁移,又称为干扰,是使用目的语时学生套用目的语的句型或规则,导致犯错误或对目的语使用不当。本文旨在从文化、词汇与句法三个层面研究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二语习得中的动机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探讨了二语习得中动机的定义、分类及激发动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对语言迁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片面逐渐走向全面、从肤浅逐渐走向深刻的过程。而对语言迁移全面、完整的认识,并且同时从虏时的角度加以分析,对理解二语习得的本质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武凌云 《科技信息》2011,(10):I0162-I0163
语言学习是否存在关键期是二语习得研究中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焦点。本文从语言学、心理学、神经语言学等角度对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进行了重新审视,得出下述结论: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不能成立,而且也不能解释二语习得中所存在的年龄差异,至多只能说明年龄因素会对二语习得产生影响。影响语言习得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从语言习得的本质来看,思维和知识体系的因素才是影响二语习得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中介语理论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中介语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其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作用,为探索第二语言习得规律拓展了一个新界域.本文从中介语的性质、产生根源以及它与偏误分析的关系入手,探讨了该理论对第二语言教学的作用与启示.  相似文献   

15.
构式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也是语言习得的起点。构式的习得过程就是语言的习得过程。语言习得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过程,语言必须是一个一个语言单位的习得。构式的习得是由输入驱动的。高频出现的词语在记忆表征中得到了强化,并产生语块化,而作为语块的那部分,则作为整体存储在心理词库中。  相似文献   

16.
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误。学习者错误是错误分析理论,乃至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学习者对二语习得中的错误应该持积极的态度,并进行错误分析。从另一个角度讲,错误分析肯定了学习者错误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它能帮助学习者改正错误、防止错误发生,并且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7.
柴春丽 《科技信息》2010,(18):154-155
二语习得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一直以来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在不同时期各种学派,有各种各样的观点。联结主义是一种用计算机技术构造学习模型,将计算机隐喻转换成大脑隐喻的理论。该理论研究动态的语言习得过程,与二语习得者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和使用目的语相似,能更好的解释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些现象。  相似文献   

18.
田娟  牛跃辉 《科技资讯》2014,(26):161-162
无论是母语习得者还是二语习得者,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都会发生某种偏误。本文从对比分析、偏误分析和中介语三个角度出发,阐述英汉被动语态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以及它们给外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任何一种语言的习得总会伴随着文化的习得与接受。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这一角度,结合日常交谈与谚语的冲突与通约、词汇的文化内涵冲突与通约、思维模式和价值观的冲突与通约,探讨二语习得过程中文化接受的前提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二语习得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文化的习得,培养学习者的文化习得意识,接受不同的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王建娜 《科技信息》2009,(32):I0384-I0384,I0386
第二语习得者在语言能力的习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同于目的语的变异现象,本文对高级二语习得者与本族语者在语言产出中的变异表征做了概述,并从石化和学习者的潜力受限两个角度分析了这一变异的成因。文章还就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习者克服非目标语行为,以更好地习得目的标语能力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