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喜欢观察动、植物,我更喜欢了解古生物的进化,我经常把我能理解的知识记下来。这些知识的神秘性,使我爱上了自然博物馆。有一次,在动物园里,我观看那些奔跑的驼鸟,突然想起了影片中的恐龙。我问爸爸:“我怎么总感觉到驼鸟和恐龙有许多相似的地方?”爸爸说:“鸟类可能是某类恐  相似文献   

2.
亚洲第一龙?     
“恐龙沟有新发现,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对恐龙化石进行大规模挖掘。”一收到消息,我立刻整装待发,去恐龙沟可一直是我这个恐龙迷的心愿呀!先介绍一下“恐龙沟”吧,其实,一听名字你就知道,那里是一个出土很多恐龙化石的小山沟。目前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中加马门溪龙就是在那里出土的,  相似文献   

3.
《科技知识动漫》2014,(10):24-26
植食性恐龙在进化过程中不断进化着“武器”以便抵御猎食恐龙,三角龙就是其中“武器”开发的佼佼者之一。 经过很多世代的反复试验,三角龙最后统一了认识,决定让三支长矛一样的角就长在头上,虽然模样有点另类,但能有效地恐吓、攻击敌龙比什么都重要!  相似文献   

4.
“哐!”你眼前的巨型铁门缓缓打开,紧接着,一些稀奇古怪的远古植物便映入你的眼帘。等等,不远处那些大块头的家伙是谁?恐……恐……恐龙?!没错,这儿就是大名鼎鼎的“侏罗纪公园”!接下来,你将和我玩一局史上最炫酷的冒险游戏,之前.踏上一段与恐龙为伴的惊险之旅!不过在这请先去领取游戏任铲巴!  相似文献   

5.
《科学世界》2006,(6):82-83
副栉龙是植食恐龙,其标记为头顶部向后延伸一个长长的头冠,是被称为“鸭嘴龙”的植食恐龙种群中的一员,也是其中进化程度最高的恐龙。  相似文献   

6.
科技的进步把人类的种种幻想都变成了现实,就连上古时代异想天开的“神仙造人”,也将在当代科学家手中诞生。以人造肌肉组成的“类人机器人”正款款向我们走来。如果说机器人把“人”变成了工具,那么,人造肌肉则把机器变成了“人”。从这个特定的角度看,人造肌肉的出现,将从根本上加速人类探索自然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当今在全世界正掀起恐龙热的同时,恐龙足迹热也在不断地升温。“恐龙足迹学”已成为一门新的学科。这主要因为:通过反复地实践,人们终于认识到,恐龙足迹能提供骨骼化石无法揭示的信息,是全面了解恐龙秘密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真所谓恐龙足迹信息多。对恐龙足迹的曲折认识在人类历史的黎明时期,有些氏族曾经把恐龙足迹作为“图腾”予以崇拜。在北美与拉丁美洲,在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岩画旁边往往会找到恐龙足迹岩层的露头。古代的印第安人在跳舞时手里拿着蛇,穿着祭祀用的特制的围裙,围裙上装  相似文献   

8.
假如你穿越回史前时代,变成了一只恐龙,那么你会选择成为一只脾气温和的梁龙,还是一只让猎物们闻风丧胆的霸王龙?你是想成为一只身披“铠甲”的角龙,还是想成为一只拥有五彩羽毛的华丽羽王龙?你是想变成翼龙在天空翱翔,还是想变成蛇颈龙在大海中畅游……假如你变成了一只恐龙,那能不能请你告诉大家——恐龙从地球上消失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生物课本的第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这句活揭示的,是人类作为“达尔文”学说而存在于进化链中的一部分。从细菌、爬行类动物、灵长类,再到人类的诞生。人可以说是从尘埃而来,可真相果真如此?  相似文献   

10.
球球最喜欢玩卡通恐龙 蛋。每个恐龙蛋里都装着零件,按 照图示可以自己组装不同类型的恐 龙,真棒!  相似文献   

11.
笑话三则     
美式交际舞“警官先生,刚才在‘维多利亚’酒吧间里,有一个穿得很体面的男人把一个很阔气的夫人当着二百多人的面给掐死了。”“当着这么多人,还在一个灯火通明的大厅里,难道没有人去阻止他么?”“没有呀,因为大家都以为他俩在跳着什么新式舞哪。”经济学家的回答一个英国的大学生请教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问他什么是“不景气”、“危机”和“恐  相似文献   

12.
人是以地球为生存环境,是在地球的条件下进化产生的。虽然物理世界的自然规律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己经存在了,但物理学理论却是人的创造性劳动的成果,因此它必然包含着以地球中为心的“人类文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爆料     
恐龙爆料人:福建省龙岩市李微姨姨到家里做客,小文却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去恐龙标本馆看恐龙。”妈妈立即怒声斥道:“看什么恐龙,你姨姨在这,你还看什么恐龙。”  相似文献   

14.
鳄是爬行动物,俗称“鳄鱼”,其实它与鱼类并无亲缘关系。不少人都知道它们会吃人,甚至自相残杀,字典中(如《新华字典》也说它是“一种凶恶的爬行动物”。至于“不要相信鳄鱼的眼泪”这句谚语,引用的人也不少。实际上鳄是不会流眼泪的,只有部分种类的鳄才对人类的生命构成一定的威胁。作为一种食肉动物,与狮子、老虎和豺狼一样,猎取食物是其天性,说它残忍只是我们人类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来认识的,更何况像扬子鳄、澳洲鳄等,根本不可能吞食人类。就保护地位而言,迄今仍广布在亚洲、非洲、北美、南美和澳洲的23种鳄还是恐龙的堂兄弟,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动物,它们都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  相似文献   

15.
因为关怀     
一天,学校门口的消息栏前围满了人。路过的胖子陆和瘦子吴不屑地说:“嗨!这些人就喜欢瞎凑热闹!”这时嘻嘻哈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呼哧呼哧直喘,看见胖子陆他们,高兴地说:“喂,胖子陆,你大展才华的机会到啦!”“我有什么才华可以大展呀?”“哈哈!就是你的这个大胖子呀!嘻  相似文献   

16.
古生物学家不仅对保存完整的恐龙骨架感兴趣,事实上,关于恐龙的任何一点儿蛛丝马迹都令他们着迷。如果古生物学家发现了恐龙的脚印、恐龙蛋,甚至是一颗不起眼的牙齿,他们同样会激动地跳起来。  相似文献   

17.
《奇闻怪事》2013,(7):52-53
虽然可能看不出来,但其实人类本身一直在慢慢地进化着,那么你有没有想过,数百乃至一千年后人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据《信息时报》报道,一组英国科学家日前就对1000年后人类可能进化成的"新模样"进行了大胆预测。毛发消失研究人员认为,由于智能手机和计算机等高科技产品应用日广,生活环境改变,人类将拥有更高的个头、更小的大脑、更大的眼睛、更少的牙齿、更长的手臂和更多的皱纹,以及毛发变少。  相似文献   

18.
《华东科技》2012,(6):76-76
一个古老的问题流传已久: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如果以进化的观点来回答这一问题,那么答案很明显:先有蛋。恐龙——作为鸟类的祖先,就是产蛋的,因此,在属于鸟类的鸡出现很早之前,就有蛋了。在化石证据与进化观点的辅佐下,回答这个问题很轻松。对恐龙进化的研究,会提供许多鸟类显著特征的进化路途,如中空骨骼、温血、羽毛及飞行能力等。  相似文献   

19.
很久以前,有一种巨大的动物在几乎全球范围内的陆地上繁衍生息,普通人类的身高甚至不及它的膝盖。这就是植食恐龙的一种——“蜥脚类”恐龙,  相似文献   

20.
奇妙的蝙蝠     
翼手目动物俗称蝙蝠,是世界上分布最广、进化最成功的哺乳动物类群之一。追根溯源,早在七千万年到一亿年前,当恐龙逐渐走向灭绝的时候,蝙蝠的祖先就在天空中飞翔了。它们昼伏夜出,食物范围广泛,出色的适应性使它们在很短的时间里辐射到世界各地。除南极洲和大洋中过于偏远的荒岛之外,到处都有蝙蝠的踪迹。人类很早就认识蝙蝠,有些民族很喜爱蝙蝠。在吉卜赛方言中,说一个人长着“蝙蝠骨”是说他是一个幸运儿。在中国,由于“蝠”与“福”同音,蝙蝠是吉祥的象征,画有或刻着蝙蝠的礼物常用来祝愿幸福和好运。事实上,蝙蝠的确给人类带来了福音。蝙蝠能发出超声波,并能根据回声判断环境的情况,寻找食物。人们通过研究蝙蝠这种独特的本领,发明了雷达。医学上从吸血蝠唾液中提取的抗凝血因子可用于溶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