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不仅伦敦如此,法国巴黎、西班牙巴塞罗那等欧洲主要城市也先后实行自行车化。到如今,在欧洲大城市里,私家汽车逐渐消失,只有自行车、公交和出租出没。英国歌手梅鲁阿有一首风靡全球的歌儿叫《北京有九百万自行车》,闹得全世界都知道唯独我作为当事人之一不知道的事。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但我还真不清楚梅鲁阿说的是否属实。尤其是现在,稍微有头有脸的北京人都开着汽车朝"钱"奔,  相似文献   

2.
正城市政府通过转让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广告权,把开发权交给开发商,不仅保证了系统的质量,也从开发商手里得到可观的收益用于公共事业。自行车也能很智能观察国外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多数城市依靠政府与企业合作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在很多人的想象中,中国仍然是自行车王国,但实际上,中国已经成为机动车大国,2007年,中国汽车有0.57亿辆,2015年达到1.72亿辆,年增长率约14.8%。照这样的发展速度,预计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突破2亿辆。汽车的快速增长也给中国带来诸多问题,最严重的  相似文献   

3.
几年前,英国乐坛流行一首单曲《Nine Million Bicycles》,歌中唱道:"北京有九百万辆自行车,这是一个事实。我们无法否认,就像我的爱至死不渝。"正当这首歌唱遍全世界的时候,中国的汽车和电动自行车数量均已突破1亿辆,  相似文献   

4.
在西德,平均三人拥有一辆小汽车,1/7的公民离开汽车便无法生活。然而位于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的明斯特市却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自行车城”。异乡游客初来乍到,不用人提示就会发现自行车在这个城市生活中的地位。早晨明斯特市民上班的场面很壮观:马路上不见汽车奔驰,但见自行车一辆尾随一辆汇成不尽的洪流。骑车者有去高等院校讲课的教授,有去维修管道的勤杂工,有去机关上班的公职人员,也有去教堂做礼拜的修女。邮差骑着清一色的黄自行车送信;警察骑着清一色的黑自行车执勤;连市长上班亦是自行车代步。  相似文献   

5.
只要留心,你就会发现,被誉为"未来世界工程材料"的金属镁及其合金已经逐渐包围了我们的现代生活:一辆够档次的自行车,许多零部件,甚至骨架都是镁合金材料制成的;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镁合金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材料;在奔驰、宝马等高档汽车上,镁合金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镁及镁合金产品已经不只是一个流行的概念,而真正以低碳生产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所有这一切,都与我们这座城市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
《世界知识》2008,(18):11-11
国际油价一路“高烧”,号称“车轮上的国家”的美国首当其冲,其一直引以为豪的汽车文化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美国人在选车方面“以大为关”的倾向正在发生改变,小排量和混合动力汽车日益受到青睐。另外,自行车这种相对“原始”的交通工具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欢迎。纽约、西雅图、波特兰等许多城市都已经开始增设自行车专用道。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这个自行车的王国,多数自行车分享计划让被通勤者避而远之。他们对自行车的回避,导致了这个世界最大规模项目的失败。
  中国公共自行车的低使用率与全球自行车分享计划的成功形成了鲜明对比。根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交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全世界共有712个城市设有公共自行车,拥有自行车总数逾80万辆。  相似文献   

8.
陶芒 《今日科技》2003,(10):45-46
全世界有六七亿辆汽车在马路上奔驰,相当多的城市中汽车天天在马路上“接龙”。严峻的两大难题摆在燃油汽车面前:石油日渐枯竭;尾气污染日益严重。 石油资源成了世界强国争夺的对象,中东石油资源纷争不已,经常牵制着各国经济产业的神经。汽车的数量年年在增长,而石油资源却是日日在减少,用一桶就少一桶,最乐观的估计,全世界的石油,仅能维持四五十年。我国目前每年进口石油六七千万吨,随着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加快,石油的需求量会成倍  相似文献   

9.
本发明是一种用电池为能源的自行车胎充气装置。 现有的自行车气筒都是以人力为动力的,体积大而笨重,使用费力,很不方便;电动气泵只能作为固定设施,不能携带;近年出现的便携式气泵用汽车蓄电池供电,而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以干电池或小型蓄电池为能源,用微电机  相似文献   

10.
<正>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早已成为了街谈巷议的话题,而中国搜索引擎巨头百度研究无人驾驶自行车的消息震惊了整个亚洲。据报道,百度正启动一项新研发项目无人驾驶自行车,按照规划,预计产品将会于年内问世。相比于无人汽车,无人自行车更符合发展中国家国情。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交通法律体系相对不健全,无人驾驶汽车将面临严峻的法律政策争议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通勤人员来说,解决每日通勤的"最后一公里"有许多替代方案。在中国这个自行车的王国,多数自行车分享计划让被通勤者避而远之。他们对自行车的回避,导致了这个世界最大规模项目的失败。中国公共自行车的低使用率与全球自行车分享计划的成功形成了鲜明对比。根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交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全世界共有712个城市设有公共自行车,拥有自行车总数逾80万辆。出于环保原因,中国政府最近几年一直试图重建那  相似文献   

12.
<正>徐娘不老看着看着,我儿时的最爱——安徒生的童话浮现于我的脑海。我凝视眼前年代悠久的店铺及其用花体书写的招牌,觉得没准在哪个屋檐下就站着《卖火柴的小女孩》。不知不觉地,我对荷兰的抵触情绪冰释,融化于马城对罗马时代的美好回忆里。在马城的心腹地带,安东旋转方向盘,左拐右绕,我们便钻入一条小巷。这里是单行道。汽车要是行驶,自行车就得止步,自行车要是走,汽车就得原地踏步。安东打开车门,请我下车。  相似文献   

13.
请您回答     
]、10月12日在秘普伊卡闭幕的拉美八国首脑会议发表了以债务和反毒品等问题为主的_。 2、10月佰日是“__日”,今年的主题为“", 3、目前世界最大的潮汐发电站是__国的_,装机容量为24万千瓦,每年发电多亿度。 4、据世界观察研究所公布,世界上现有自行车_辆,是汽车数量的两倍;自行车的年产量是_辆,是汽车年产量的了倍。 J、了988年啤酒产量居世界前五位的依次是:、、中国、、日本。《请您回答》答案I、《伊卡宣言》2、借界根食;根食与环境了、法;朗斯河口4、8才乙;I了乙J、美国;联郑德国;英国请您回答~~…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剧,城市已经成为了人类生活主要的栖息地。长久以来城市文学对城市的想象和建构一直都有悲剧化和悲情化叙述的倾向,但人类一直没有放弃在城市中寻找诗意的可能。城市中的“人”与“诗意”是城市文学想象与构建的一个重要且颇具争议的话题。通过对城市中的“人”与“诗意”的讨论,我们力图用一种新的创意和想象,来建构新的诗意,实现人类在城市诗意的栖居。  相似文献   

15.
正城市公共自行车交通指的是供公众免费或以较低的费用使用,停放在公共场所、并能实现各服务点之间统一租借和归还的自行车交通方式。这种慢行交通方式是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有效补充,它减少了我们所生活城市的交通拥堵,给我们带来方便与快捷。只有车辆完好才能满足经营城市公共自行车的基本要求。每位骑车人都盼望所骑行的自行车是完好的,希望车辆完好率能达到城市公共自行车运营的基本要求。城市公共自行车完好率是指被抽检  相似文献   

16.
当世人追赶"汽车梦"的速度远远超出最大胆的想象,拥堵停滞的车流正在刺痛着大多数城市的"神经"。当一个城市拥有了数百万辆汽车后,堵车已非单纯的交通或者城市规划问题,其得失必须从这个巨大的系统中进行考虑。它涉及到我们究竟需要一种怎样的汽车文明,以及一种怎样的智能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7.
曙光将临大地,天空还是一片灰暗,城市就已经从睡梦中苏醒了。这苏醒的显著标记就是大路上的喧嚣和繁忙,成千上万辆车子开始在道路上奔驰。宽平的马路上有风驰电掣的摩托车、轿车、吉普车、旅游车;有似庞然大物的公共汽车、载重车、电车;还有无数的自行车、三轮车等等,它们象鱼群似的簇拥着从柏油路上迅速滑过。渐渐的,比较僻静的小街也热闹起来,汽车、自行车和三轮车拥挤着,还夹着马车和木板车。甚至在狭窄的胡同里,还有老人推着的小木车,儿童车;以至儿童们玩耍的小滑车……到处都是车子。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年来,城市面积和规模的不断发展与扩大,传统的自行车作为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不仅显得速度慢,而且能耗大,已然不能够满足城市人们的出行需求了。高速的汽车价格又较为昂贵,目前还无法大面积进行普及。这时,电动自行车自身的轻便、快捷、经济等诸多优点开始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自行车,成为了现代城市交通工具的主力。但伴随着其日益的普及与运用,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性问题。特别是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时有发生。该文即是针对此社会现状,结合电动自行车引发建筑火灾的时间、区域、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加以归纳总结,以借此结合实际提出行之有效的预防对策。为今后加强城市内电动自行车的运用及管理、预防电动自行车引发建筑火灾提供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各国现代化城市的十字街头,可以看到种种交通景象。它既显示了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汽车成灾车祸严重据有关资料统计,现在全世界共有汽车 3.35亿辆,平均每13人就有一辆。越来越多的汽车阻塞交通,迫使街道不断扩大,占地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20.
铭心 《创新科技》2005,(7):32-33
自主创新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根本出路要让中国汽车跑遍全世界,而不是让全世界的汽车跑遍中国,这是我们中国汽车工业的追求。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是必然的,我们一直在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