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n—Zn铁氧体聚苯胺复合旋波介质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备了以Mn-Zn铁氧体与苯胺聚合的Mn-Zn铁氧体聚苯胺复合物为基底的旋波介质材料,利用开槽波导测量线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改变旋波介质的基底能够作为调节手性介质电磁性能的一种方法。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定性的分析,并与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不同浓度螺旋体旋波介质手性参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不同浓度的旋波介质进行了测量,给出一种在自由宽间测量旋波介质手性参量的方法。通过测量介质板的两次反射系数,透射波偏转角和椭偏率,计算得到介质的手性参量和电磁参量。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以Mn Zn铁氧体与苯胺聚合的Mn Zn铁氧体聚苯胺复合物为基底的旋波介质材料 ,利用开槽波导测量线进行了测量 .实验结果表明 ,改变旋波介质的基底能够作为调节手性介质电磁性能的一种方法 .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定性的分析 ,并与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 .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浓度的旋波介质进行了测量,给出一种在自由空间测量旋波介质手性参量的方法.通过测量介质板的两次复反射系数、透射波偏转角和椭偏率,计算得到介质的手性参量和电磁参量.对手性参量及偏转角、椭偏率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以波导测量线为主要测量装置,测量方法简便,与国外网络分析仪测量结果比较,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PAN和MnZn铁氧体复合基质手性材料电磁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导电聚苯胺与MnZn铁氧体的复合物为基质,以碳纤维螺旋体为手性掺杂体,制备了复合手性材料.用微波圆波导法在8.5~11.0GHz内测量了手性材料的旋波性、圆二色性及电磁参数,分析了MnZn铁氧体浓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将旋波媒质中电并矢格林函数方程分解为无旋和无散部分,提出了一种在旋波媒质中推导谱域电并矢格林函数无散分解式的新方法,而旋波媒质中谱域电并矢格林函数无旋分解式则和通常非旋波媒质中无旋分解式完全一样。  相似文献   

7.
应用文献[1]的方法给出了旋波媒质中电磁场矢量的无散并矢格林函数的普遍形式,然后由此构造出旋波媒质中辐射场的无散磁矢势,并且以电偶极辐射为例,进一步研究了旋波媒质中电磁波的辐射问题。  相似文献   

8.
应用矩量法导出了旋波媒质中电磁场并矢格林函数的一般形式,给出了将旋波媒质中矢量波方程问题化标量波方程问题求解的新方法,应用这个新方法可以方便地求解旋波媒质中现在应用并矢格林函数的本征展开法所能求得的各种并矢格林函数。  相似文献   

9.
手征媒质的二色性和旋波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手征媒质中平面波的传播,给出色散关系,结果表明手征媒质具有二色性和电磁旋波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日地空間中大尺度渦旋波的特征。結果表明,在日地空間中大尺度渦旋波依然存在,且其色散关系与文献[1]—[3]中相类似。因此,仍可应用我們的渦旋波模型来解释行星际磁場的扇形結构。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给出了旋波媒质中电矢量的本征函数,并由此得到相应的并矢格林函数,应用这种方法使旋波媒质中电磁场边值问题得到普遍的解决.  相似文献   

12.
该文研究了非旋波近似下级联型三能级原子与单模相干态光场相互系统粒子布居几率的时间演化规律;讨论了初始场的平均光子数n^-(初始场强),原子-光场的耕合系数λ和光场频率ω对粒子布居几率的影响,比较了在相同的初始场强n^-下,旋波近似与非旋波近似下粒子布居几率演化曲线的差异,结果表明:非旋波近似下,由于虚光子过程的影响,受激辐射场粒子布居几率的演化曲线出现了“小锯齿状”,表现为系统的量子噪声,随着光场频率ω的增大,系统的量子噪声将逐步减小,直至消失,而随着初始场强n^-的增大,系统的量子噪声逐渐增大,同时,初始场强n^-和原子-场的耦合系数λ还影响了受激辐射场粒子布居几率演化的曲线量子崩塌-复苏的周期。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微扰扰理论来讨论强耦合作用下非旋波项对原子动力学行为的影响。通过二能级原子布居的分析,发现在较弱的耦合强度下旋波近似和非旋波近似吻合得很好,但是系统进入超强相互作用区间,非旋波项必须考虑,随着耦合强度的增强,旋波近似不再有效。  相似文献   

14.
在采用单色近似和旋波近似方法上,求得了两种立方非线性邻近相互作用双原子链振动频率位于系统线性频率带的带隙中的解析解,发现其振幅分布包络为脉冲型孤击波,且与非线性项的形式无关。  相似文献   

15.
利用共生纠缠度(concurrence)研究了一个运动的二能级原子与一个双光子J-C模型相互作用,在热平衡态下,讨论了在旋波近似和非旋波近似下原子与腔场之间的纠缠随时间的演化.结果表明,需使原子与腔场形成纠缠,在旋波近似下,该系统有一个临界温度,并且该温度和腔场的结构以及原子的运动状态有关,如果耦合常数一定,原子与腔场的纠缠随着时间呈周期性变化,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共生纠缠度C逐渐减小,如果原子的运动状态一定,则C随着耦合常数的增大而增大;在非旋波近似下,C随着耦合系数比的增大而增大,如果耦合系数比一定,则C也随着耦合常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减小,和旋波近似有相似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钩端螺旋体引起的钩体病是一种严重人兽共患传染病,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与科研中经常使用钩端螺旋体菌种,钩端螺旋体按常规方法保存一般每月传代1次,超过这时间易于死亡,频繁传代,费时费力,也增加钩端螺旋体菌种污染机会。目前在国内多数单位无特殊设备情况下,能否长期保存钩端螺旋体,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通过对3种途径保存方法进行比较,经过多年的实践,培养钩端螺旋体传代时间延长至90d,而安瓶封闭保存至少达到6年以上。1材料与方法 按以下顺序配置无血清的柯氏培养基,其成分为国产蛋白陈 0.4 g、NaC1 0.7 g…  相似文献   

17.
我们利用相干态正交化展开方法, 研究了二项式光场作用下, 非旋波Jaynes-Cummings模型(JCM)的布居数反转以及光场的反聚束效应. 讨论了参数h 和失谐量对反聚束效应的影响, 同时也讨论了强耦合情况下的反聚束效应. 研究表明: 当耦合强度较大时, 光场的二阶相干度在旋波近似与非旋波近似下有较大的区别. 在非旋波近似下, 随失谐量的增大, 光场处于聚束效应的时间先增大后减小, 最终完全呈现出反聚束效应.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肠道螺旋体分类地位的变化,以明确密螺旋体、蛇形螺旋体和短螺旋体种的由来,并对两种致病性的短螺旋体感染防治动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9.
考虑原子间的相互作用,给出了旋波近似下双模光场与Ⅴ型三能级原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BEC)相互作用系统的哈密顿量,求解了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研究了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对光场正交压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子间的相互作用缩短了光场正交分量的涨落随时间变化的周期.  相似文献   

20.
从电偶极近似和旋波近似下开放的V型无反转激光系统的密度矩阵运动方程出发,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探测场和驱动场失谐情况下系统原子响应的瞬态演化规律,并与探测场和驱动场皆共振时的情况进行了比较,我们发现失谐对原子响应的演化规律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