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矿井下供电电气设备所处的环境恶劣,极易引起供电线路及设备缺相或短路,传统的保护方式采用“鉴幅式”,由于目前使用的电动机,其启动电流与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的电流相接近,因此.当启动电流较大时,不能分辨出是发生了三相短路还是电动机正常启动,容易发生误动作。利用单片机控制的相敏保护装置,克服了上述保护装置的缺点。较模拟电子电路组成的保护器及其它的相敏保护装置在准确性、可靠性等方面有显著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李斌 《科技资讯》2007,(16):62-62
供电线路的距离保护是根据短路故障点至保护装置距离远近确定动作时间而采取必要保护措施的一种装置。短路距离越近,保护动作时间愈短,这样就可以保证有选择地切除故障线路。供电线路的距离保护在线路保护中具有优越性,供电线路的距离保护的原理决定了其使用的重要性。目前,在矿山供电范围内,由于环境特点,供电事故繁多,极易造成误动作,甚至发生越级跳闸事故而大面积停电。距离保护不仅能准确、迅速地保护近距离发生的短路故障,防止发生越级跳闸事故,同时在后端的线路保护中能够有选择地保护线路事故,而不致于发生误动作,还具备电流保护的优点,供电距离保护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任阳 《科技信息》2012,(9):260-261
低压供电线路漏电故障在线检测电路是指当电网发生漏电故障时,能够检测出故障信号或切断故障支路电源。从而减小故障停电范围,便于寻找漏电故障,缩短漏电停电时间,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本文在分析目前低压电网漏电保护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以AT89C52为核心,基于附加直流电源检测和零序功率方向的新型选择性漏电保护方案,介绍了基于这种新型选择性漏电保护方案的低压电网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该装置在总馈电开关处的漏电保护装置使用附加直流电源原理,在分支馈电开关处的漏电保护装置使用零序功率方向式保护原理。该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简化了传统保护装置的设计,可以改善低压电网漏电保护的动作性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复杂配电网发生短路、接地等故障时难以快速准确找到故障点的问题,设计基于微功率无线组网技术的配电线路智能在线监测系统。系统由故障指示器、不对称电流源、配变监测终端和监控中心组成。故障指示器实时监测配电线路,在发生相间短路、接地故障时翻牌和亮灯,并通过无线组网技术,将信息发送到监控中心;结合不对称电流源的线路电流变化和故障指示器检测的突变电流来进行精确位,提高接地故障位的准确率,最后监控中心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线路抢修。  相似文献   

5.
基于暂态分量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目前应用小波变换技术进行配电网单相接地选线方法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瞬时零序功率的选线新方法。通过分析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暂态过程,给出了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时零序电压和各条线路的零序电流的瞬时表达式,定义了瞬时零序功率并将其作为故障选线特征量。结合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大量仿真分析,应用小波包将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暂态信号逐层剥离,提取最大分量的信号频段为特征频段;根据各线路特征频带的零序电流、零序电压计算每条线路的瞬时零序功率,在短路第1个周期内,具有最小瞬时零序功率的线路为故障线路。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选线方法对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配电网都适用,而且不受短路时刻、线路长度的影响,抗电弧过渡电阻能力强。  相似文献   

6.
在对目前应用小波变换技术进行配电网单相接地选线方法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瞬时零序功率的选线新方法.通过分析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暂态过程,给出了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时零序电压和各条线路的零序电流的瞬时表达式,定义了瞬时零序功率并将其作为故障选线特征量.结合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大量仿真分析,应用小波包将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暂态信号逐层剥离,提取最大分量的信号频段为特征频段;根据各线路特征频带的零序电流、零序电压计算每条线路的瞬时零序功率,在短路第1个周期内,具有最小瞬时零序功率的线路为故障线路.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选线方法对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配电网都适用,而且不受短路时刻、线路长度的影响,抗电弧过渡电阻能力强.  相似文献   

7.
在电力系统运行出现短路时,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选择性动作影响较大。本文对单电源供电线路发生短路时过渡电阻及双侧电源供电线路发生短路时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动作的影响作了分析。并讨论了几种距离保护装置中避开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测量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两相短路后,传统方法是切除故障线路,但这可能导致系统潮流大转移并可能引起系统不稳定,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为此提出一种新型的故障电流控制器及与之对应的控制方法。故障电流控制器由串联变压器、并联变压器、2个可调电感以及有载调节开关构成,嵌入在线路的两端,工作时等效于电压源和电感的串联。两相故障后,改变与并联变压器原边相连开关的位置,将改变故障电流控制器等效电压源电压的相位,使故障相线路发送端(接受端)的电压源电压与超前(滞后)于故障相的电源电压同相,再协调控制2个可调电感,能独立控制其等效电压源电压的幅值和电感值,适当地控制这2个分量,能控制故障相间的线电流等于正常电流,该状态下线路的故障电流不仅为0,同时故障线路的电流也等于其正常运行时的电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相短路故障电流的控制策略,建立了与之对应的控制系统。该方法能保持故障线路的继续运行,提高了线路供电的可靠性。实验证明了故障电流控制器能控制故障线路上的电流,使其等于正常运行电流,同时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也证明了提出的故障电流控制器以及与之对应的两相短路电流的控制原理、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邱枫 《科技信息》2010,(29):321-322
作者对一次系统实验时的A相单相瞬时性接地短路故障进行了分析,主要通过介绍系统接线方式,用序网图进行系统单相接地短路时的短路电流分析计算,故障录波图的分析,保护装置动作报文的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作者希望通过本文加强超高压继电保护工作者对750kV线路保护功能配置、简单的故障分析等知识的掌握,希望对广大继电保护工作者日常分析事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张前进 《科技信息》2013,(17):409-409,440
小接地电流系统是高压电力系统的供电方式,单相接地故障是该系统经常发生的故障类型。我们分析清楚这种故障特点,认识它有随着时间延长或者电缆线路太多,接地电流增大的趋向,发生两相短路的危险也越来越大。我们采取合理的措施降低小接地电流系统电流,以及采用合适的绝缘监察和继电保护方式,来控制故障发生或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单相自动重合闸永久性故障识别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识别高压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类型的新方法.高压输电线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两侧断路器完全开断后,从线路首端检测线路对地电流,瞬时性故障时为很小的本线路电容电流;永久性故障时为较大的电磁耦合电流.通过检测故障线路对地电流的大小实现短路故障类型的判断.该方法可有效识别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类型,有一定耐过渡阻抗影响的能力,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运行时线路发生短路故障,识别故障线路所在以及解决电网短路电流快 速上升产生的过能量难题,提出利用输电线两端加装电感的电压信息作为故障判据的线路保护方法。 该方 法利用短路发生后电流上升,使得电感感应电压的极性发生变化的原理确定故障线路并启动直流断路器,此 为主保护;主保护拒动时,启动后备保护,通过检测电感感应电压是否超过整定值以确定故障线路并断开,利 用设计的 BPI(Buffer Protection Identification)将线路中的过电流缓冲吸收以保护整个故障线路;在 PSCAD/ EMTDC 上搭建三端环状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模拟线路发生单极短路、双极短路,仿真结果表明:线路发生故 障时,主保护可以快速识别故障线路所在并切开线路,提高了故障识别的灵敏性,主保护拒动时,后备保护启 动识别故障线路,提高了线路整个保护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海洋石油平台的中压电动机相对于陆地使用的中压电动机容量小、供电线路短。按照常规方式做纵联差动保护配置时存在使用两组电流互感器成本较高、接线复杂、误动作较多等问题。通过使用自平衡差动保护,可以减少一组电流互感器设置和接线,降低差动保护的成本,同时提高差动保护装置的灵敏性,降低误动作几率。海洋石油平台中压电动机及应优先使用自平衡差动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线路两相电流差的特性,指出不论在短路点发生什么类型的相间短路,两相电流差总是相同的。然后用动模实验验证了该理论分析,进一步说明线路发生相间短路时,两故障相间的相差电流大小等于三相短路时单相电流的倍,与非故障相有关的两相电流差则小于故障相间的两相电流差值,且两故障相间电流差的大小与短路类型无关。最后,根据两相电流差的特性提出用相差电流作为相间短路保护的判据,该保护自动具有故障类型自适应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种对煤矿供电系统输电线路进行保护的装置.该装置以32位ARM处理器MB9BF518S为控制核心,以CAN总线为通信网络,实现了对煤矿供电系统输电线路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参数的测量和监控,并可以对输电线路发生的短路、过电流、低电压等故障进行有效的保护.叙述了保护装置的总体功能和基本结构,给出了信号变换电路、CAN总线接口电路和开关量输入电路的设计方案,分析了电流速断保护和反时限过流保护的保护逻辑,并给出了保护装置的部分测试数据.该保护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高,能够满足煤矿供电系统对输电线路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当前10kV、35kV线路大部分未安装故障测距仪及线路故障仪,线路出现短路跳闸故障时,该线全部停运,全靠抢修人员现场巡查发现故障点后,再制订运行方式,再对故障隔离、抢修。主要针对在受资金限制,在不增加额外资金的投人下,利用原保护装置及设备对短路故障进行分析及故障点区域的确定。介绍了传统故障检修的弊端,分析利用原保护装置及设备进行检修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两个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传统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是按躲过被保护线路末端短路时的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以适应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和故障类型的变化,保证系统保护的选择性。但是,这种整定方式得出的定值,在最小运行方式或最不利的故障情况下,保护范围很小,甚至有可能是零。许多专家和学者对此提出采取自适应电流保护。  相似文献   

18.
当客运专线AT供电牵引网发生接地故障时,馈线保护装置会发生拒动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利用电路基本原理,采用数学方法建立故障模型并进行理论推导计算,将其与短路故障的阻抗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断线接地故障是一种高阻状态时的接地故障,阻值远大于短路时的阻抗,超出了馈线保护阻抗的整定值范围.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牵引网故障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证明了本文理论推导计算的准确性,找到发生断线接地故障时馈线保护装置拒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正> 1 漏电保护器的保护方式1.1 目前常见的保护方式及存在问题 目前装设漏电保护器最常见的有两种保护方式:一种是在变压器低压侧装设总保护,另一种是在线路末端装设末端保护。这两种保护方式都存在一定的缺点。总保护的缺点是当线路末端发生接地故障时,保护器动作,整个供电范围全部停电。总保护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三端环形直流配电网发生故障时故障电流上升快且幅值大而导致的区内外故障判别困难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信息的保护策略。主保护提出在故障暂态下先闭锁换流器,停止各端电源功率传输,利用此时线路中故障电流的方向判别区内外故障;为了弥补主保护在换流器出现闭锁故障时拒动的缺陷,配备以故障电流突变量变化率极性为判据的后备保护,构成三端环形直流配电网的保护策略;在PSCAD/EMTDC环境中搭建三端环形直流配电网,在发生极间短路故障工况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保护策略中的主保护系统能有效判断故障线路,其他线路断路器不会误动;当主保护拒动时,后备保护启动,判别区内区外故障,保证配电网安全运行,从而验证了所提保护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