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郭晶  魏宗寿  黄志红 《科技信息》2009,(28):I0203-I0203
移动闭塞是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发展方向。本文比较了基于通信的列车控(CBTC)的移动闭塞列车控制方式和传统闭塞方式之间的不同。介绍了移动闭塞的工作原理、组成。指出移动闭塞和CBTC必将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得到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信号控制技术在近年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基于移动闭塞技术的信号系统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控制系统。本文主要针对一种基于移动闭塞技术的列车自动驾驶(ATO)系统的功能和基本原理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3.
吕永宏  刘红燕 《甘肃科技》2008,24(1):102-104
城市交通运输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很多城市纷纷开始修建各自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列车控制系统(ATC)是信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与提高运营效益的重要设备,担负着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提高运营效率,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要求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介绍SelTrac MB移动闭塞控制系统列车运行几种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技术已经历了传统运行方式、列车自动控制(A TC)技术、全自动无人驾驶方式等几个发展阶段,从间断、间接的控制到连续、直接的列车控制,人们逐步实现了更加安全、有效和经济(节能)的列车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5.
广州地铁四、五号线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一个适应线性电机运载系统的移动闭塞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由计算机联锁系统(故障导向安全),列车自动防护(ATP,故障导向安全),列车自动驾驶(ATO),列车自动监督(ATS)四个主要子系统组成。其中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主要对列车驾驶进行防护,对与安全有关的设备或系统实行监控,实现超速防护、列车间隔控制等功能。  相似文献   

6.
丁洪东 《科技信息》2010,(35):J0061-J0061
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最重要的部分。它实现了列车指挥和运行的自动化,最大程度地保证列车的安全,提高其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7.
纪开权 《科技信息》2011,(1):I0054-I0054
相对传统的固定闭塞系统,移动闭塞系统具有诸多优势。本文在阐述了移动闭塞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应用在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的移动闭塞系统进行了组成要素分析、功能分析。  相似文献   

8.
移动闭塞作为一种最新的闭塞制式,可以在确保列车运行安全的前提下,使列车的追踪间隔达到最短。针对移动闭塞条件下列车追踪间隔,给出了列车对区间的时间占用带计算方法,利用时间带重叠法设计了基于闭塞时间理论(Blocking Time)的移动闭塞追踪间隔计算方法。对于影响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影响要素,在visual studio平台上设计了不同的仿真实验方案,利用本文给出的追踪间隔计算方法,对影响追踪间隔的要素进行定量分析,得到了各因素对列车追踪间隔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
虚拟重联是一种使列车以编队方式在轨道上追踪运行的技术,从而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灵活性和提升线路的通过能力.本文围绕虚拟重联运行仿真和性能衡量,探讨了虚拟重联技术需要的安全制动模型,针对车站瓶颈区域提出了虚拟重联模型和车站追踪改进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和计算机仿真建模的方法,对提出的模型进行了仿真验算,结果表明:车站追踪改进模型与相对移动闭塞通过能力相当,虚拟重联模型通过能力最大;系统受到初始延误后,虚拟重联模型的延误恢复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0.
周炜 《科技资讯》2013,(1):87-87
基于移动闭塞条件下列车完整性检查的必要性,根据当前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本文针中主要提出对其长度测量的方法、无线呼叫应答的方法以及有线呼叫应答的方法等三种完整性的方案的优劣势进行简要的分析。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铁路运输发生巨大的变化。针对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明显,因此,我国相关部门提出了采用移动闭塞式方案加强对列车的调整,以此提高列车运输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技术对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能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技术的发展,正在逐步走向自主化发展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交通信号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进行了研究,提出具体的发展思路,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技术的自主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列车追踪运行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列车追踪运行仿真系统将不同闭塞制式下的追踪列车间隔算法应用到cBTc仿真系统中,并在该系统平台上,分别模拟了不同闭塞制式(固定闭塞、准移动闭塞、移动闭塞)下列车追踪运行.对最小追踪列车间隔时间进行了验算,得出了3种闭塞制式下最小追踪列车间隔时间的计算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固定闭塞的最小追踪列车间隔时间最大,准移动闭塞次之,移动闭塞最小.  相似文献   

13.
杨燕 《科技信息》2009,(14):74-74
本文简述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及其功能,同时分析了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ATC系统发展状况和趋势,并对我国列车控制系统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对铁路信号系统和城轨信号系统在发展现状、设备布局及应用、联锁方式、信息传输方式、测速测距等多个方面做了对比分析,总结了两者的异同;通过比较总结发现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技术更精尖.得出了高速铁路应在技术上借鉴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技术,并进行改造和创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苏晓峰 《科技信息》2012,(14):396-397
西安地铁二号线正线信号系统采用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具有完整ATC功能的移动闭塞制式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同时还提供了连续式ATP功能丧失情况下的点式ATP列车超速防护系统。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有着大容量、高密度的客运要求,对列车控制系统尤其是无线通信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该文通过介绍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性能需求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LTE系统的特点及其相较于WLAN的技术优势。LTE系统的高速率、低时延、抗干扰、高移动性能等特点都更满足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需要。所以可以采用LTE技术作为车-地通信方案。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区间闭塞方式的几种典型方式,包括人工闭塞、半自动闭塞和自动闭塞。并对几种闭塞方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CTCS-4级列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安全高效地实现跨区域列车高速运行,并降低运维成本,提出了CTCS-4级列控系统将移除轨道电路等设备,移动闭塞列车追踪间隔数学模型,基于GPS差分技术的列车完整性检查,基于GNSS/INS的列车组合定位和LTE-R车地无线通信等关键技术.仿真结果表明:运用这些技术后,相比于既有的CTCS-3级列控系统,CTCS-4级列控系统在安全性、性能和成本等方面均有提升,运行更稳定和高效.  相似文献   

19.
张磊 《科技信息》2013,(36):127-127
现今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而信号系统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关键之一,由于轨道交通工具的特殊性,司机只是承担其中列车的控制功能,而列车的驾驶则是通过车载信号系统来完成,在此过程中逐步实现无人驾驶。目前,我国主流的列车控制系统是基于轨道的列车控制系统,也称ATC系统。它通过轨道电路来确定列车的位置,向车载设备传递包括线路、机车等相关设备的基本信息。本文主要研究ATC具有哪些功能,以及实际情况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工程建设过程中,信号设备供应商需要将业主设定的总体运营安全指标分配给信号系统的各个子系统.首先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体系架构、安全功能和安全指标,然后针对设计的三种安全指标分配方法,分析这些方法的具体要求和原则,结合系统架构、安全逻辑模型和具体工程建设参数,利用三种不同方法,将整个系统总体安全指标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