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时事概览     
胡锦涛强调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3月4日下午,胡锦涛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民革、台盟、台联委员时强调,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胡锦涛指出,台湾问题事关祖国完全统一,事关国家核心利益。  相似文献   

2.
在多年的海峡两岸交流的过程中,经贸交流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两岸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成为影响两岸关系的核心因素。文化交流成为两岸关系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如何改进两岸文化交流的机制,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促进两岸长久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11月7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这次会面对当前和未来的两岸关系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对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具有里程碑意义,双方对两岸关系66年来发展历程的回顾.尤其是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果的肯定,  相似文献   

4.
正11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国民党主席洪秀柱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并就两岸关系发展提出六点意见。2~3日,"两岸和平发展论坛"成功举行。在当前两岸关系深陷冷冻僵局之际,洪秀柱坚定展开"和平之旅",国共两党盛大举办"习洪会"及"两岸和平发展论坛",预示着未来两岸交流将进入"绿暗蓝明""官暗民明""台暗陆明"新时期。特别是在会晤期间习总书记就两岸关系发展提出的六点意见,作为新形势下指  相似文献   

5.
在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首次把达成两岸和平协议的主张载入的正式政治文件中,明确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统一的政策立场.结合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历次涉台讲话及两岸关系发展的现状,两岸达成和平协议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也必须认识到"台独"分裂势力是达成和平协议的最大障碍.达成和平协议,应做好几点工作:首先要促进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尽快恢复两岸平等谈判;其次是推进两岸"三通",开创两岸经济交流和合作的新局面;再次是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第四是建立最广泛的反"独"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6.
两岸合作仍然会受到既有政治思维与政策的限制,两岸协商将进入所谓的"深水区"。马英九成功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避免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形势的逆转与倒退,也为下一步两岸关系发展、规划创造了重要条件与难得的历史机遇。但马英九连任后,能否开创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局面、深化经济合作、促进两岸真正和解与社会融合?可以预期,未来四年,两岸在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方面会有重大发展,但要打破两岸政治僵局,讨论或协商敏感的政治议题仍面临  相似文献   

7.
汪曙申 《世界知识》2013,(14):46-47
6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率领的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一行,两岸执政党高层通过国共平台对新形势下如何深化两岸关系发展提出了新的愿景。“习吴会”紧随“习奥会”而来,这一安排本身充分说明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两岸执政当局政策议程中的优先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正>面对即将到来的台湾"大选",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的两岸政策主张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蔡英文在4月9日民进党举行的2015年首次"中国事务委员会"上通过民进党发言人郑运鹏转述了其讲话与立场:"她充分理解各界关切,也体认民进党重返执政在两岸关系上必须承担责任,‘我们有信心可以处理好两岸关系,避免意外,更不会挑起矛盾、冲突和对立’。民进党处理两岸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维持两岸现状’,即维系台海和平及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王耀媛 《科技信息》2011,(24):I0044-I0045
由于国共两党进行了不懈地努力,2010年两岸关系稳步推进,并向更宽领域、更大规模、更深层次、更稳步调迈进,两岸协商也取得重大突破。但我们也看到,由于美日以台制华的战略、台独分裂势力的干扰以及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结构性问题仍未解决,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将可能呈现和平发展格局不变、复杂变数影响增强、发展速度有所减缓、政治对话难以突破的态势。  相似文献   

10.
《科技智囊》2008,(6):89-89
1.4月28日,贾庆林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夫人及随行人员。他高度评价连战为促进国共两党关系和两岸关系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希望两岸同胞更紧密地团结起来.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时事概览     
中台办国台办受权就当前两岸关系发表声明5月17日,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受权就当前两岸关系问题发表声明。声明首先指出:坚决制止旨在分裂中国的“台湾独立”活动,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是两岸同胞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声明随后剖析了陈水扁四年来的“台独”行径后指出:“台独”没有和平,分裂没有稳定。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决不妥协,争取和平谈判的努力决不放弃,与台湾同胞共谋两岸和平发展的诚意决不改变,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决不动摇,对“台独”决不容忍。现在,有两条道路摆在台湾当权者面前:一…  相似文献   

12.
20年前即1992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推进两岸协商过程中,就一个中国原则问题达成重要共识,即两岸"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所谓的"九二共识".这一重要共识的达成,排除了两会接触和协商以来所遇到的重要障碍,为签署相关协议创造了政治条件,也揭开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新篇章.此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证明,"九二共识"是两岸两会协商的政治基础,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13.
<正>5月3~4日,朱立伦主席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出席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并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朱立伦此行是在两岸关系处于新的重要节点背景下的重要活动,对于提升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巩固国共两党互信和制度化交往、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文忠 《世界知识》2013,(21):50-51
作为扩大两岸互信的一部分,台湾思想库(智库)在两岸的政治协商与对话中发挥着重要的“二轨”作用。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智库外交”受到大陆、台湾以及欧美的高度重视。台湾当局表示,可以通过两岸智库的先期交往,促进彼此沟通。  相似文献   

15.
国民党内部与执政当局内部对于两岸关系发展仍存在不同意见,政治分歧仍是开创两岸关系发展新局的重要障碍。 新春之后,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北京之行使人们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增添了一份期盼。两会召开期间,新一届中央领导再次重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本国策,并提出“两岸同胞共同来圆中国梦”与“共同开创中华民族新的前程”的重要主张。然而,  相似文献   

16.
正国共两党应该加强交流、总结经验、开拓创新,擘画两党关系发展新前景,共同开创两岸关系未来、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新加坡与马英九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此次会面双方以两岸领导人身份和名义举行。尽管这是一次"不签订协议,不发表声明"的会面,消息一出,福建自贸区概念股强势领涨。而在去年5月,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朱立伦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习近平强调,国共两党应该加强交流、总结经验、开拓创新,擘画两党关系发展新前景,共同开创两岸  相似文献   

17.
日前,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首度正式与到访的台湾方面大陆委员会负责人王郁琦在南京会面,双方达成多项共识,并确立两岸制度化的沟通机制。“张王会”的顺利进行,是两岸政治互信积累到一定程度的集中体现,也反过来促进两岸互信的进一步提升,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再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8.
王建民 《世界知识》2012,(23):50-52
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共中央对台方针政策进行了高度概括,正式确立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的历史定位,对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与部署,提出了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四大途径"与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三大政治愿景"。  相似文献   

19.
两岸经贸关系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轴 ,也是两岸关系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台湾大选后 ,两岸经贸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既面临进一步发展的机遇 ,也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因应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所面临的新的政经情势 ,是两岸关系发展研究中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正>日前,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首度正式与到访的台湾方面大陆委员会负责人王郁琦在南京会面,双方达成多项共识,并确立两岸制度化的沟通机制。"张王会"的顺利进行,是两岸政治互信积累到一定程度的集中体现,也反过来促进两岸互信的进一步提升,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再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