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3 毫秒
1.
正曾经看到这样一个话题:"哪些城市,是可以为了吃而专门跑一趟的?"作为一个常年愿为吃在一个陌生的城市耗上整个周末的人,当然知道顺德、潮汕、沙县、香港等美食城市,但没想到,关于扬州的回答赫然排名前列。扬州的烟火气体现在市井小巷,一步一景,宛若走在江南的水墨画;也体现在早上"皮包水"(吃早茶),晚上"水包皮"(泡澡)的生活节奏。饮茶小憩,清风徐来,任是有雄心壮志,内心也愿水波不兴。  相似文献   

2.
食肉者不鄙     
正《左传》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食肉者在古时候是少数人。《礼记》规定,猪、牛、羊三牲是供给天子的日常饮食,诸侯平时只能吃羊肉,大夫可以吃猪肉和狗肉。当时多数家禽和家畜都用粗饲料喂养,四处走动,如果是牛马,还要承担体力劳动。这种辛苦的生活方式,很难长胖。肉食之稀少,导致"食肉者"的奢侈。  相似文献   

3.
正"吃土"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网络用语。每当各种电商购物节或者是商场打折购物花完钱以后,很多人都会叫嚷着:接下来要吃土过日子了。这当然是一句玩笑话,怎么可能真的去吃土呢?但殊不知,土味不一定只是一种形容,也可能真的是一种味道。  相似文献   

4.
您一定记得,前些年北京人见面的最常用问候语是:“您吃了吗?”日常的问候语往往反映着人的一种生存状态,些许地,亦反映出一种时尚或者说潮流。 1997年,“上网了吗?”作为老朋友们见面的问候语,日渐升温,大有成为青年人之间的问候语之势。而到1997年底,上网,网虫,网友,等等的名词似乎已经不再是最新鲜最时尚的名词了,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使得这些时尚一时的词几乎已经成为最最平常不过的日常用词了。  相似文献   

5.
在巴西北部亚马孙河流域的河流、湖泊里,生长着一种以血腥味食物为生的热带鱼——吃人鱼,巴西人称之为"比拉尼亚"。吃人鱼是一种俗称,这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吃人鱼属银元鱼类,最大的体长的60厘米,最小的不足10厘米,吃人鱼有一副掠食者的凶恶面貌,它身体侧扁,腹部呈金黄色,头部和背部为黑色,长一对赤红色的凶狠眼  相似文献   

6.
吃昆虫对绝大多数西方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这是因为在他们看来,昆虫既肮脏,又是病原的携带者,它们只是饥荒年代的最后选择。奇怪的是,几乎所有社会都曾有过把昆虫(包括像蚯蚓、蜘蛛和蝎子那样的其他无脊椎动物)当作他们日常食物的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7.
正前段时间,沈阳一名30岁吃播,在直播前突然头晕目眩,后经连日抢救无效身亡。原来,在此前半年间,他在镜头前大量品尝肘子、红烧肉、烧鸡、烤鸭等食物,体重在短期内从100千克飙升至140千克。虽然"过量进食"给他带来一众网友关注,但也摧毁了他的健康。专家说,日常饮食中虽然对进食量没有硬性要求,但正如老话常说的,要学会"适可而止"。长期过量进食造成身体损伤2016年以来,我国短视频行业兴起,观看直播成为一种风尚,各类美妆、护肤、健身主播层出不穷,而吃播也因自带"美食诱惑",大受欢迎。像沈阳那名"大胃王"就是"吃播圈"的重要一员。  相似文献   

8.
正都说荆州人会吃,他们会一早起来,去人气最旺的面馆排长队,吃上一碗早堂面;也会熬到很晚,特地去灯火通明的老街尝一碗牛肉米粉,配上一笼蒸饺;他们会在铺着一次性塑料桌布的家常小馆里吃油腻腻的牛肉锅子、羊杂汤、羊肉串;也会到人满为患的本帮菜餐厅"温习"八宝饭、排骨藕汤、杜家鸡、鱼糕等荆楚老味。与其说荆州人会吃,不如说荆州人会做。勤劳聪明的荆州人利用得天独厚的食材,巧做出一系列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美味菜肴,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9.
吃前先喝汤 吃前先喝汤是日本传统的最佳减肥法之一.上主菜之前先喝汤,尤其是青菜肉汤.汤当然占地方,当你已有"饱"感时,正餐自然就吃得少.一个为期两年的研究项目发现,每周喝汤5~6次的人,其BHI值(肥胖指数)极有可能低于23,而那些不经常或者从来不喝汤的人的BHI值大约在27左右.  相似文献   

10.
对于和电脑"朝夕相处"的人来说,辐射的确是个让人忧心的"副产物".即使每天涂隔离霜、吃大量的抗氧化剂,再加上防辐射的显示屏罩,许多人还是觉得不安心.不过,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每天喝两杯绿茶、吃一个橘子,就可以帮助常用电脑的人抵御电脑辐射.  相似文献   

11.
容妃为啥叫"香妃"清代的乾隆皇帝,从新疆回族中选纳了一名嫔妃叫容妃。她不仅貌美出众,而且外秀内慧,又因身蕴异香,就深得皇帝的宠爱,被赐名为"香妃"。她的香是哪里来的呢?有人说她是生在香泉之中的,也有人说是常吃杏仁的缘故。其实,吃杏仁只能使皮肤滑润和鲜艳,却不会使她发出香气来。后经科学家研究认为,那香气是一种汗味。在人的汗液里,含有一种叫"丁酸酯"的物质。当汗流浃背  相似文献   

12.
吃前先喝汤吃前先喝汤是日本传统的最佳减肥法之一。上主菜之前先喝汤,尤其是青菜肉汤。汤当然占地方,当你已有"饱"感时,正餐自然就吃得少。一个为期两年的研究项目发现,每周喝汤5~6次的人,其BMI值(肥胖指数)极有可能低于23,而那些不经常或者从来不喝汤的人的BMI值大约在27左右。  相似文献   

13.
许多人类学家认为:吃大型野兽的肉,有助于把人从猿中区分开来,从而实现人脑、行为和制造工具方面的进化。但是,这种肉是通过捕猎还是通过寻觅得到的呢? 一些科学家认为在远古时代"人即猎人"。早期的人科成员断定打措取食是取之不尽的,并且是安全的,而觅食则只能勉强糊口,偶然性大且很冒险。另一些科学家却认为,在距今2000万年前,吃尸体可能比打猎更为普遍。人们在东非考古遗址中发现的头骨和肢骨,似乎证实了这一推测。据考  相似文献   

14.
<正>有许多人每日服药,但这些药可能害你生病。请看来自《新科学家》杂志记者克洛伊·兰伯特(Chloe Lambert)的报道。你上次吞下药丸是什么时候?不管你有多健康,你恐怕也会回答"我最近才吃过药"。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每天吃药,并非因为生病,仅仅只是为了预防它。最近一项调查发现,英国43%的男士和50%的女士在上一周服用过处方药,其中有一半的人吃了三粒药。  相似文献   

15.
说来令人奇怪,远古人的"茹毛饮血"成了现代人的时髦.每当我看到人们生吞活剥大嚼河海鲜,吃得津津有味之时,一股阴云袭上心头.不知你是否想过,饱了"口福",却惹下虫祸.  相似文献   

16.
报载,美国有一富翁,整日美食佳肴且不善于体育活动,致使体态肥胖,影响日常工作。一次,他无意中听人说细嚼慢咽能预防疾病,就规定自己每次用餐必须咀嚼2000次,约半小时,结果效果惊人,饭量降至以前的一半,四个月后体重由原来的90公斤减至70公斤。一般来说,胖人往往食欲好,吃的多,进食速度也快,他们在同样的时间内吃下了比正常速度多得多的食物,但他们产生饱的感觉的时间与正常速度进食时是相似的,因为饱感与进食持续时间的关  相似文献   

17.
问答     
正冬吃萝卜夏吃姜有科学依据吗大家一定听说过"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这句民间谚语,有很多人可能不了解,冬天很冷为什么还要吃凉性的萝卜,夏天很热为什么要吃姜呢?专家解答在《黄帝内经》看来,冬天的时候,人体气机慢慢地开始外散,到夏天的时候,所有的阳气已经外散到了末梢,就会出汗。由于夏天阳气到了末梢,人体内部就形成了一个寒的格局,就是我们的五脏六腑里是寒虚的,是阴的格局,  相似文献   

18.
正在台北这个"十步之内必有芳草,陋巷之中别有洞天"的地方,美食更是被人们津津乐道。这里有面向世界的星级餐厅,有游客口耳相传的传世老字号,也有让人眼花缭乱的繁华夜市……有美食家之称的蔡澜曾说,活着,大吃大喝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台湾人看重"吃",对吃的追求,让台湾地区随处可见各式的美食:上海生煎包、温州大馄炖、福州鱼丸、川味牛肉面、日本寿司、五花八门的闽南菜  相似文献   

19.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恰如其分地道出了吃的重要。然而,如何吃,吃什么?却是大有学问的,尤其是爱美之心甚于男性的小姐女士,若在"吃"字上做文章,可能有助于你吃出美丽来。美国一位美肤专家说:"不要相信广告宣称的这种那种润肤霜会营养‘你’的皮  相似文献   

20.
称呼美国人的称呼与中国人有所不同,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称"小王"、"老张",而美国妇女愿意被称作"某某女士"或"某某小姐"。如果你称呼一位年龄稍大的女士为"小姐",不管她婚否,她都很高兴。因为"小姐"意味着年轻化,谁也不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