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台湾“3.20大选”在即,陈水扁原以为可以在选战中“一剑封喉”的“公投牌”一时几乎成了“烂牌”。国际社会并不相信陈水扁打“公投牌”仅仅是作为胜选的工具,强烈质疑陈水扁借“公投”启动“切腊肠效应”,即是由2006年“公投制宪”改变现状,达到2008年“台独建国”目标。没想到陈水扁却无视国际社会的主流声音,硬说“公投”有其必要性与神圣性,一意孤行,并抛出所谓“和平公投”,正式走向其宣称为“圣战”的“台湾历史上的第一次公投”。“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谁都不敢担保会不会有一个政党会孤注一掷,把两岸推向战争的深渊。本刊记者特地…  相似文献   

2.
时事概览     
陈水扁公布挑衅和平的“320公投”议题1月16日台湾“总统”陈水扁公布所谓“320和平公投”的两个题目。一,“如果中共不撤除瞄准台湾的飞弹,不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你是否赞成‘政府’增加购置反飞弹装备,以强化台湾自我防卫能力?”二,“你是否同意‘政府’与中共展开协商,推动建立两岸和平稳定的互动架构,以谋求两岸的共识与人民的福祉?”据台媒体报道,此“公投”内容,已与美方沟通过。为此,我外交部发言人孔泉进行严厉批驳。他说,“陈水扁罔顾台湾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打着和平与民主的幌子,一意孤行地推行挑动两岸民众对立…  相似文献   

3.
近段时间以来,关于“核四公投”、“世卫公投”、“防御性公投”的争论令台湾政局乱象丛生。阮次山认为,抛出“公投”议题只是陈水扁的竞选“招术”,大陆在坚持“一个中国”底线的同时,对其伎俩不必理会。  相似文献   

4.
借“公投”公然把“台独时间表”摆上桌面,渐进式“台独”演进成激进式“台独”。“立法院”虽对“公投”做出了条件式和程序式限制,但仍然留下隐患。  相似文献   

5.
2007年岁末,美国针对台湾“入联公投”掀起新一波反对高潮。随着台湾“大选绑公投”日益临近,美国正为后扁时代的美台关系做准备。  相似文献   

6.
2004年8月15日,有一个人的命运走到了至关紧要的十字路口。这一天委内瑞拉举行了一场全民公决,时代“独行者”,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获胜,连任总统。刚过完50岁生日的查韦斯雷厉风行、个性鲜明,深受委内瑞拉下层老百姓爱戴。由于敢对西方国家说“不”而被誉为卡斯特罗的接班人。6月3日,委内瑞拉全国选举委员会宣布,反对派征集的签名已超过了宪法规定的最低门槛,可以申请进行关于罢免总统的全民公投。这一天,查韦斯发表讲话,表示接受罢免公投。“我们将举行罢免公投,这对我们国家意义深远,让我们逐步尝试建立最基本的、充满活力的民主制…  相似文献   

7.
赵俊杰 《世界知识》2014,(19):30-31
<正>喧嚣一时的苏格兰独立公投事件以失败收场,多数苏格兰选民选择留在英国版图内,公投的策划人、苏格兰政府首席部长萨蒙德引咎辞职。虽然萨蒙德心有不甘,声言独立不会放弃,将继续力争下去。但是,英国中央政府未来还会允许苏格兰搞独立公投吗?萨蒙德还能东山再起吗?作为关注者,我们刚旁观了一幕跌宕起伏的公投情景剧,苏格兰公投事件的确值得我们深思和回味。  相似文献   

8.
<正>19世纪初期的拿破仑战争之后,近代和平主义萌生。两次世界大战进一步促使人类思考战争与和平。1942年,美国历史学家昆西·莱特提出“积极和平”与“消极和平”的概念。1969年,挪威学者约翰·加尔通进一步将“消极和平”定义为“非战争状态”,将“积极和平”定义为“不仅没有战争,也意味着消除了贫困、剥削、歧视等结构性暴力的状  相似文献   

9.
2月18日,由江宜桦率领的台湾当局“新内阁”正式就任.开启马当局执政后的第四个“行政院”行政团队。尽管外界给予“新内阁”高度期待,但往政治对立、社会撕裂、朝野对决、选举至上的恶劣环境下,由于岛内各界对诸多改革与重大事务缺乏共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公投”解决“核四”争议.不仅难以达到目的,而且可能对未来台湾政治与两岸关系发展投下难以预估的重大变数。  相似文献   

11.
一段时间以来,陈水扁不计后果、疯狂地利用“统独议题”制造事端,并将“一边一国对一个中国”作为竞选主轴,声言“总统可以不当,公投一定要搞”。陈水扁的所作所为使岛内“台独”气焰更为嚣张,再度加剧了两岸的紧张关系。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王在希11月18日警告说,“台独”就是战争。那么,为什么说“台独”已走到了危险边缘?  相似文献   

12.
以“防卫性公投”为标志,台湾问题进入一个更为急迫的新阶段。在面临战略抉择时,我们不妨重温历史。  相似文献   

13.
<正>非洲地域广袤,达3000万平方公里,林立着54个国家。长期以来,一些弱小贫穷的非洲内陆国家鲜少受到关注,但它们地位独特,也蕴藏着不一般的发展潜力,南苏丹便是这样一个国家。“东非之心”南苏丹位于东非的心脏地带,有“东非之心”之称,历史上这里曾是非洲大陆与外部世界往来交汇之处,具有重要的枢纽意义。2011年7月9日,根据苏丹北南《全面和平协议》和苏丹南部地区公投结果,  相似文献   

14.
肯尼迪9月25日在十六届联大上吹起他的“和平”法螺,妄想采取主动,发动“和平攻势”,借以挂羊头、卖狗肉,掩盖世界人民的耳目,挽回对美帝国主义越来越不利的困难局势。全世界人民要求和平的呼声日益高涨。肯尼迪不能不看到,美国的侵略和战争政策是极端不得人心的,肯尼迪于是就不得不口是心非地说几句“探求和平”的漂亮话。什么战争“不再能有助于解决争端”,“人类必须消灭战争”,  相似文献   

15.
正公投,很可能是最近一两年里出现最频繁的政治词汇。10月初,意大利议会决定于12月4日就修改宪法进行全民公投。此次公投不仅将是意大利总理伦齐政治生涯中的关键时刻,也将是意大利政治体系的"十字路口"。公投结果将直接影响意大利未来的政局发展,并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宪法公投,意欲何为?修改宪法是伦齐于2014年民主党大会上提出的,目的是废除现行的  相似文献   

16.
“禁政”,指国民党政府关于限期禁绝种植、制造、运输、贩卖、吸食鸦片等毒品的政务。本文拟根据有关档案材料,对40年代黔东南当局办理“禁政”的情况,以及当时国民党政府的“禁政”略作论述。一 1940年12月30日,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制定并颁行《肃清烟毒善后办法》,通饬各地  相似文献   

17.
“和平发展论”是趋势论而非时代论十几年前,我们提出这个“和平与发展论”干什么?作为在一种特定时代背景下提出的理论,“和平与发展论”对较长时期(至少10年~20年)的国际趋势(不仅是形势)做出了实事求是的判断,为整个国家成功实现内政与外交的战略转移与政策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是一种服务与服从于中国改革与开放特定历史时期的国际趋势论。与“邓小平理论”的其他观点一样,“和平与发展论”具有拨乱反正的特定作用。70年代末和80年代  相似文献   

18.
日本自民党在经过朝野的激烈辩论之后不得不于11月8日宣布,“联合国和平合作法”(简称“和平合作法”)在本届临时国会成为废案。这表明,在日本政治潮流中,反对向海外派兵、要求走和平发展道路仍为主流。然而人们认为,日本的这场“和平合作法”之争所反映出来的政治动向在今后仍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问题的提出“和平合作法”是在8月底出笼的。在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对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实行经济制裁后,8月29日海部首相宣布了“为中东做贡献”的措施,其中  相似文献   

19.
今年年初以来,陈水扁废除“国统会”和“国统纲领”,其“台独”步调越走越急,大有“不撞南墙不回头”之势。其实,透视陈水扁上台六年多来在两岸关系上的一系列政策的出笼,可以发现:其真正的决策核心范围相当小、决策过程比较“短平快”、决策思维以保住权力(包括选票)为第一考量。首席军师邱义仁在陈水扁的两岸政策智囊中,现任“国安会”秘书长邱义仁是一只“领头雁”。这位新潮流系的精神领袖,毕业于台大哲学系,前后辅佐过民进党的江鹏坚、姚嘉文、许信良、施明德、林义雄五任党主席,先后当过民进党、“行政院”、“国安会”与“总统府”的…  相似文献   

20.
刘娟 《世界知识》2012,(8):64-65
这次就俄语问题的公投是拉脱维亚继加入北约和欧盟之后"去俄近欧"的又一次明确表态。2012年2月18日,波罗的海国家拉脱维亚就"是否给予俄语为拉脱维亚第二官方语言地位"进行了全民公投。此次投票率高达69%,这一数字远超此前的历次选举和公投。公投结果显示,只有24.88%的民众同意俄语成为拉脱维亚的第二官方语言,而持反对意见的民众达到74.8%,3.2%的投票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