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失踪的民族     
传统与轶闻 很久以来,人们传说大约距今1万年前,在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有一个很大的岛,叫大西岛.这个岛气候适宜,绿草如茵,百花争艳,四季如春.岛上居住着一个智慧的民族--大西洲人,他们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文化水平,而且凭着他们的强大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曾经远征过欧洲和非洲.  相似文献   

2.
远古时期,在大西洋中有个大西洲,经济文化相当发达。可在1万多年前的某一天,大祸突然降临在大西洲,它在一夜之间沉入了大西洋底,神秘消失得杳无影踪。  相似文献   

3.
探寻大西洲     
在西方提起“亚特兰蒂斯”就如同在中国说到“桃花源”一样家喻户晓。千百年来西方以“亚特兰蒂斯”为背景的神话、传说经久不衰。无数的学者、探险家不断地探求“大西洲”的遗址。各种推测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圣经》中的诺亚方舟便是从“亚特兰蒂斯古国”出发的;有的学者认为埃及韵金字塔、复活节岛上的巨大石像、印加帝国的“海底金字塔”等遗迹便是“亚特兰蒂斯”古人留给后世的遗迹;另有学者认为,“亚特兰蒂斯”人有别于我们人类、是天外来客的后裔。关于“大西洲”的遗址,学者们更是莫衷一是:大多学者认为遗址在直布罗陀外的大西洋中的某处海底;有的学者认为小亚细亚西岸的“特洛伊”就是大西洲;在大航海时代后,又有学者提由“大西洲”在太平洋中:还有学者认为在美洲大陆。《Discovery》与《国家地理》也制作了不少有关“大西洲”的专题节目。而编者接触最早、印象最深的便是少年时代看的以“亚特兰蒂斯”为背景的著名卡通片《蓝宝石之谜》和《大白鲸》。  相似文献   

4.
大西洲的故事 2 3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对话录《泰密阿斯》和《克里斯阿提》中曾经说过:9 000多年前,大西洲的居民已经有了很高的文明,其中心是一个已经沉没了的巨大的阿特兰提达岛.该岛位于大西海口,被古人称为海克利斯之柱的地方.该岛土地辽阔,面积比亚洲还大,而且地处航海和交通要道上.岛上有高山平原,有各种飞禽走兽,花茂果盛,犹似天堂.岛屿中心有一座都城,该城气势宏伟,呈圆形,共5圈.各地舟楫云集此城,商贾成群,热闹非凡.城中央坐落着宫殿和神庙.神庙顶端呈黄色,外部呈银白色.神庙内有金银象牙装饰,波塞冬神像屹立在庙中.大西洲岛上有10个国王,富足威严.臣民们遵守着波塞冬神为他们制定的法律,人民生活和平、幸福,强大而可畏的联合帝国扬威四方.  相似文献   

5.
激战疯狗     
12岁的汉斯和10岁的帕莉是一对亲兄妹,他们的父亲拉曼和母亲诺玛两年前离婚了,诺玛带着一双儿女生活在香浓河下游的一个偏僻的农场里,那是诺玛的祖父很多年前买下的土地,不过后来因为没人经营而成了一片荒原.陪伴他们三人的还有一条名叫"杰姆"的忠实的德国牧羊犬,它给汉斯和帕莉不幸的童年多少增添了一点快乐.  相似文献   

6.
美国加利福尼亚技术学院、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的地球物理学家运用地震层析X射影技术,绘制出了地球内部的地图,从而发现在地下3200公里的深处分布着广袤的高山与峡谷.这些山谷由熔岩构成,分布在地球液态地心与半熔融态地幔之间的边界处,与这两层犬牙交错,忽高忽低.已经测得到一条山脉高10公里,长达近万公里,还有一条峡谷的深度与长度与此相近. 先前地球物理学家一直认为地心是一个表面光滑的液态球体.新的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地球的  相似文献   

7.
"一大群热闹的茨冈, 沿着柏萨腊比游荡, 他们今天过夜,就在那 河上搭起破烂的篷帐. 自由自在的,还有天做他们的篷, 好快乐的过夜,他们的和平的梦. ……" 这是伟大的俄罗斯诗人普希金著名长诗<茨冈>的诗句. 俄罗斯人说的茨冈人,就是吉卜赛人.多少世纪以来,吉卜赛人一直是作家、诗人、音乐家和戏剧家经常描写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科学信息     
·Discover《发现》Vol 9.No.4,1988年 1.当好科学家变坏时最近,有两名颇受人尊敬的科学家在成名的道路上选择了一条“近路”——研究作假,但是他们被人捉住了把柄。这仅仅是被发现的两个人。 2.如果你喜欢黑洞,你就喜欢宇宙线如果这些宇宙中薄薄的、能量裂纹确实存在,它们就可说明我们星系中的秘密。  相似文献   

9.
1947年12月,一艘从纽约开往卡塔赫纳的希腊定期远洋轮"桑特一壳拉拉号"发出了一条不寻常的消息:"撞死了一条人所不知的海洋动物."他们叫它"海蛇".  相似文献   

10.
早在2100多年前就已见诸文字的古楼兰王国,在丝绸之路上作为中国、波斯、印度、叙利亚和罗马帝国之间的中转贸易站,当时曾是世界上最开放、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然而,公元500年左右,它却一夜之间在中国史册上神秘消失了,众多遗民也同时"失踪"。他们到底去了哪里?多年来这一直是个难解之谜。1998年春节过后,忽然从新疆传出一条"爆炸性"新闻:人们在大漠边缘的米兰,发现了原属楼兰王国臣民的古罗布泊人后裔!他们真是谜一样的"楼兰遗民"吗?阿不旦渔村,"楼兰遗民"的最后聚集地翻开中国地图,在新疆南部,有一块布满黑点的硕大空白区。这里没有城镇村落的圆点,没有河  相似文献   

11.
<正>心脏,是血液循环的中枢。总体而言,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在个别时候,它又是很脆弱的。为了拯救一条条在凄风苦雨中备受煎熬的生命,医学勇士们开始了艰难的跋涉……早在25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列子·汤问篇》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扁鹊吩咐徒弟把治疗外伤的"毒药",泡成"毒酒",又把割肉用的小铁刀磨得亮闪闪的,浸在酒中。接着,他让鲁公扈和赵齐婴这两个心脏病患者,喝下"毒酒"并脱去上衣后仰躺在木板床上。不久,两人便失去了知觉,脉搏却还在跳动。扁鹊立即拿起"手术刀",接着剖开他们的胸膛,把鲁公扈和赵齐婴的心脏互换了。结果两人都很快恢复了健康。  相似文献   

12.
拒绝输水     
22世纪60年代的一天早晨,华盛顿一架载着世界各国最杰出的科学家的大型客机,飞往了百慕大三角.他们将要揭开这个几百年来一直困扰地球人的谜底--几百年来,在这个被称作"死亡之海"的地带,有多少船只、飞机经过这里时,总会悄无声息地消失.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檀香山市的一个大水池里,两只母海豚在夏威夷海洋哺乳动物实验室主任路易斯·赫尔曼的指挥下进行训练,两名助手分别站在50英尺长的水池东西两端.当路易斯·赫尔曼下达了"来一个有创造性的配合行动"的指令时,他们先各自高高地竖起一根手指,要求海豚"注意";接着两人将左右手的食指相互敲击,意指"配合行动";然后,他们有力地伸出双臂,挥一圈,表示"创造性".  相似文献   

14.
内华达地下花园城 小说家弗兰克·赫伯特于1965年在他的科幻小说<沙丘>中描述了一个几乎完全沙漠化的星球.星球上的居民住在被称为地下绿洲的地方,从而将他们与外界严峻的环境隔绝开来.这些地下绿洲叫做西斯,它实际是储存地下水的"水银行",在那里,水就是财富,人们按照严格规定限量供应水,秘密保存并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5.
荷兰的医护人员若坚持某些准则便可实行安乐死。但是许多病人未经本人同意便受到致死注射。进入安乐死这个伦理学的是非之地的医生一样,鲍莱夫斯也曾被这种责任感所吓倒。"要了结一条生命时,我怎么可能是决足其生死的人呢"?鲍莱夫斯受理过两人的安乐死,还答应受理另一些人。他们都是晚期爱滋病患者.这种病最终剥夺其生命之  相似文献   

16.
失踪的民族     
夏阳 《科学之友》2009,(10):37-37
在茫茫无际的宇宙中,在奥妙无穷的大自然里,至今仍有一些人类无法解释的远古疑案——大西洲之谜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7.
《大自然探索》2010,(1):6-6
<正>考古学家近日宣布,在德国中部一条高速公路施工前进行的勘探中,他们发现了图1中这具"非常特别"的呈坐姿的女性人骨架。这位女性  相似文献   

18.
修路问题     
《科学24小时》2009,(3):47-47
一位数学家雇用了两名工人挖一条从新房子到公路的百米小道。他同意支付100美元,不管他们两人如何分工。两人从头开始向中间挖路。从房子一头开始挖路的工人倒土需要走的路要长一些,但是土的数量少一些。因此,两人商定这名工人每挖一米得90美分。另外一人每挖一米得1.1美元。路修好之后,他们按照协定计算,两人各得50美元,于是他们两人平分了100美元,而数学家雇主却认为,根据他们两人的协定,他们不可能算出相等的报酬。这让两人都不高兴。请问,两人要得到相同的报酬,他们各应该干多少工作?  相似文献   

19.
故事之一。一位农夫请了工程师、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来帮自己,用最少的篱笆围出最大的面积。工程师用篱笆围出一个圆,宣称这是最优设计。物理学家将篱笆拉开成一条长长的直线,假设篱笆有无限长,认为围起半个地球总够大了。数学家好好嘲笑了他们一番,他用很少的篱笆把自己围起来,然后说:"我现在是在篱笆外面"。故事之二.在一次企业管理的培训班上,老师把十几个学员平均分为两队,要他们把放在地上的两串钥匙捡起来,从队首传到队尾。规则是必须按照顺序,并使钥匙接触到每个人的手.比赛开始并记时。两队的第一反应都是按老师做过的示范:捡起一串,传递完毕,再传另一串,结果都用了15秒左右。老师说:"动动脑筋,时间还可以减半."一个队先"悟"了,把两串钥匙捡在一起同时传,这次只用了5秒钟.老师说:"时间还可以再藏半,你还有潜力可挖!"怎么可能?学员们很不自信。这时场外没参加游戏的人急忙提醒道:"只是要求按顺序从手上经过,不一定非得传呀."一个队明白了完全抛开了传递方式,开始飞快地把手扣成圆桶状,探在一起,形成一个通道,  相似文献   

20.
《科学24小时》2013,(1):55-57
<正>01电车难题"电车难题"是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一,其内容大致是: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个疯子在那另一条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考虑以上状况,你应该拉拉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