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足口病误诊为疱疹性咽峡炎2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宇璇 《甘肃科技》2011,27(8):157-158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同时,对误诊病例报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2011年宜春市各医院疑似重症手足口病病例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从而为本地区手足口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对宜春市各医院采集的218份疑似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咽拭子、疱疹液、粪便、肛拭样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 A16(COX16)以及肠道病毒通用型(EV)的核酸检测.结果218份不同类型样本中,EV71病毒114例、COX16病毒4例、EV病毒20例.阳性率分别为52.29%、1.83%、9.17%.病例人群男性高于女性(1.38:1),1~2岁年龄段病例数最多,4~6月份为本年度重症报告病例最多的月份.结论2011年宜春市手足口病引起重症病例的病毒株主要以EV71型为主,应特别加强对EV71引起的重症病例的监测,提前落实抢救措施,防止病情恶化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4.
肠道病毒71是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中的一员,常在婴幼儿中引起手足口病的大范围爆发流行,并能导致重症、甚至死亡病例的发生。1998年中国台湾地区129106例的手足  相似文献   

5.
许姝 《少儿科技》2008,(6):39-39
小玲玲:前不久,安徽省阜阳市发生了儿童感染肠道病毒EV71疫情。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种肠道病毒吗?老博士:肠道病毒EV71感染,它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手足口病。这种病是在手足和口腔里面感染的,绝大多数都是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一小部分  相似文献   

6.
 手足口病是幼儿和儿童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严重时会引起患者死亡。EV71病毒(人肠道病毒71型)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一种主要病毒。为寻求一条快速诊断EV71病毒感染的新方法,将兔抗EV71多克隆抗体,通过戊二醛交联法偶联在氨基硅烷修饰的磁性纳米颗粒表面,获得抗EV71多克隆抗体偶联的靶向磁性纳米颗粒用于EV71病毒的检测。通过酶联免疫、免疫荧光方法证实了抗体耦合在磁性纳米颗粒表面,并通过BCA法测得其耦合的效率为94.1%。采用抗体偶联的磁性纳米颗粒对EV71病毒液中的病毒抗原进行吸附,通过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病毒含量的变化,并对磁性纳米颗粒表面吸附的病毒进行免疫荧光和核酸PCR检测,证明了抗体偶联的磁性纳米颗粒可以与病毒抗原特异性结合。由于该纳米颗粒同时具有抗体的靶向性和磁性颗粒的磁响应性,对病毒抗原有较好的特异性吸附能力,可以用于低浓度大样本的EV71病毒抗原的富集检测。利用抗体偶联的靶向磁性纳米颗粒,同时具有可在病毒感染的细胞周围特异性富集和磁颗粒可在交变磁场下感应升温的双重功能,将其作为磁感应热疗的靶向介质,有望研制出病毒感染性疾病磁感应热疗的靶向介质,为靶向热疗病毒感染性疾病提供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肠道病毒EV71 型是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3C 是其编码的蛋白酶之一.3C 在切割病毒前体蛋白为成熟蛋白的同时,切割一些具有重要功能的细胞蛋白,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 为进一步了解EV71 与宿主的关系,明确EV71 致病机制的细节,在前期以3C 蛋白为诱饵开展的酵母双杂交工作的基础上,选取了5 种细胞蛋白,分析其是否是3C 蛋白可能的切割底物. 发现ZMYM2 蛋白可以被3C 切割;这一切割效应是依赖3C 蛋白酶活性的特异性切割,无需RNA 介导. 上述发现为进一步揭示EV71 致病机制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8.
肠道病毒71型SHZH03株VP2和VP4 基因的进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SHZH03株、SHZH98株、亚洲流行株(中国台湾98年、日本99年及新加坡2000和2001年流行株等)以及一部分欧洲流行株等的VP2和VP4基因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方法:在对肠道病毒71型中国(深圳)分离株SHZH03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的基础上,利用DNA-STAR软件对VP2和VP4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SHZH03和SHZH98与亚洲流行株中的中国台湾98流行株、日本99流行株的遗传距离较近,而与新加坡2000和2001年流行株的遗传距离较远;SHZH03株与一些欧洲流行株有较大的差异.结论:中国深圳地区流行的肠道病毒71型有可能来源于中国台湾1998年EV71大规模流行时的毒株.  相似文献   

9.
5月6日下午,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肠道病毒EV71感染重症监护室,金色的阳光透过窗纱洒在5名危重患儿的身上。他们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与负责救治他们的医护专家一起,和体内的肠道病毒EV71进行生与死的较量。这一非法定传染病毒已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夺走几十个鲜活的生命,使不少家庭和幼儿生活在恐惧之中,正是这样,一场以卫生部长为首的抗击手足口病的战斗正在打响。  相似文献   

10.
李皓 《科技潮》2008,(6):26-27
今年手足口病在全国范围疫情的报道,让我们看到了肠道病毒EV71的传播对儿童的危害.这是一种伤害力很强的病毒.笔者手中有一本1994年德国出版的<医学微生物>教科书,其中就有对EV71病毒致病性的记载.  相似文献   

11.
肠道病毒71型SHZH03株VP1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扩增得到肠道病毒71型(EV71SHZH03)外壳蛋白VP1基因,经序列测定证实后,构建重组表达质粒VP1/pPIC9K,转化Pichia pastoris 酵母宿主菌Gs115,以Myc-Tag多克隆抗体作为一抗,利用双层滤膜法筛选酵母转化子.甲醇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显示:表达产物的分子量约为30000,与天然VP1大小一致,ELISA实验表明,表达上清液可与EV71患者急性感染期血清呈阳性反应,表明重组蛋白VP1具有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2.
应用组织培养,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法,对146例孕妇进行病毒感染调查.结果:从117例宫颈分泌物中分离出肠道病毒3株.114例血清检测,巨细胞病毒(CMV)阳性率为87.1%.疱疹病毒(HSV),柯萨奇病毒(CV)中和抗体检测,与正常人群比较,经t检验表明,仅CVB1型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  相似文献   

13.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克隆肠道病毒71型SHZH98株外壳蛋白VP3基因,连接T载体,经序列测定后,构建酵母分泌型表达质粒pPIC9K/VP3,经序列测定证实-factor信号肽和VP3的序列和阅读框正确后,用SacI酶切使之线性化,电转化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宿主菌GS115基因组上;经转化子表型筛选和PCR分析鉴定后,甲醇诱导,筛选到5株高效表达VP3蛋白的工程菌株.ELISA实验表明:重组蛋白VP3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4.
《科技潮》2008,(6)
今年手足口病在全国范围疫情的报道,让我们看到了肠道病毒EV71的传播对儿童的危害。这是一种伤害力很强的病毒。笔者手中有一本1994年德国出版的《医学微生物》教科书,其中就有对EV71病毒致病性的记载。书中所列的病症有:手足口疹、无菌性脑膜炎、脑炎与瘫痪。这一病毒的致命之处在于:它能通过扁桃体或肠壁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朱黄青霉(Penicillium minioluteum )α-葡聚糖酶(Dextranase)基因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中的表达水平。【方法】根据毕赤酵母的密码子偏爱对酶基因进行优化与合成。优化后的基因片段与载体 pGAPZαA 连接,转化毕赤酵母 KM71 H。【结果】获得组成型分泌表达α-葡聚糖酶的工程菌 KM71 H/pGAPZαA-dex。发酵工艺试验中,摇瓶培养144 h,酶活为153 U/mL。6.8 L发酵罐补料分批培养92 h,酶活达到1218 U/mL。【结论】该工程菌以甘油作为碳源,发酵调控简单,产酶水平较高,具有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介绍1种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塑料螺纹管对低位直肠癌行结肠-肛管吻合术(Parks)。结果 本组72例,完全恢复正常排便功能的71例(71/72),1例轻度排便失禁(1/71),术后并发症1例(1/71),局部复发1例(1/72),无手术死亡,随访率100%,平均48个月。结论 塑料螺纹管明显提高了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成功率,并发症低,局部复发未见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细胞是进行病毒分离时常被选用的基质,为了分离肠道病毒CVA16型,我们选取了两种细胞,从中筛选出肠道病毒CVA16型的最敏感细胞。方法 将20份样本通过核酸检测确定其中的CVA16型阳性样本,通过对比RD、VERO这两种细胞的分离效果来比较细胞的敏感性。结果 核酸检测20份样本中确定9份样本为CVA16型,9份样本在RD细胞中分离出6株毒株,在VERO细胞中分离出8株毒株。结论 CVA16型对VERO细胞的敏感性高于RD细胞,实验中分离CVA16型应首选VERO细胞。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尿道干裂是小儿常见畸形之一,成形方法很多。我院自1988年9月开始采用带带阴囊正中皮瓣成形尿道,且在明茎头部形成正位尿道外四,明茎背例皮片胶侧转移一期修复尿道下裂对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1例,年龄4-16岁,平均7.4岁。其中,阴茎型尿道下裂8例(38.l%),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12例(57.l%),会阴型尿道下裂1例(4.8%),本组采用阴囊皮管法形成尿道15例(71.4%),皮条法形成尿道6例(28.6%)。1.2手术方法1.2.1矫正阴茎下曲:阴茎头用丝线维穿牵引,向上拉直阴茎。于冠状…  相似文献   

19.
基于Halliday(1967)提出的英语语调三重系统-语调短语划分(Tonality)、调核位置确定(Tonicity)、调型(Tone),本研究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调型(Tone)为切入点,考察了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对调核调型的感知及理解情况。结果表明: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能够较好的感知到对比组中两个句子调核调型的不同,但不能较好地理解由于调核调型不同而引起的两个句子在意义上的不同。尤其对由让步状语从句和时间状语从句构成的对比组,由让步状语从句和条件状语从句构成的对比组的理解较差。本研究启示我们在今后的英语语调教学中更要注重语调的交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报告46份AFP粪便标本用Lα、RD和Hep-2三种细胞作病毒分离,阳性率分别为26.09%、60.87%、43.48%。同步分离出脊灰病毒Ⅰ型3株,Ⅱ型2株,Ⅲ型4株,Ⅰ+Ⅱ型1株,Ⅰ+Ⅲ型1株,混合P2+E1株。脊灰病毒总分离阳性率为28.95%。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阳性率分别为0%、36.96%、23.91%。从6份第1次分离结果阴性的高危病例和高度临床病例粪便标本重新分离出1株Ⅲ型脊灰病毒和3株非脊灰肠道病毒。应用Lα细胞不仅能作型别鉴定,而且能区别脊灰病毒和非脊灰肠道病毒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